汉武帝刘彻吧 关注:39贴子:2,763
  • 9回复贴,共1

【整理】关于柏梁台的传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柏梁台,中国古代建筑。属于汉代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长安故城内。也泛指宫殿


IP属地:江苏1楼2023-09-07 14:22回复
    《缃素杂记》: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


    IP属地:江苏2楼2023-09-07 14:23
    回复
      2025-08-22 07:12: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汉书·武帝纪》
      太初元年冬十月,行幸泰山。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上帝于明堂。
      乙酉,柏梁台灾。


      IP属地:江苏3楼2023-09-07 14:24
      回复
        五行志有将柏梁台火灾和巫蛊之祸联系到了一起
        《汉书·五行志》
        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未央宫柏梁台灾。先是,大风发其屋,夏侯始昌先言其灾日。后有江充巫蛊卫太子事。


        IP属地:江苏4楼2023-09-07 14:30
        回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
          此则祖己之所以训高宗,高宗之所以享远号也。诏问隆:吾闻汉武帝时,柏梁灾,而大起宫殿以厌之,其义云何。隆对曰:臣闻《西京》: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以厌火祥 ……燔高原陵也。帝既毦弱,而张华又不纳裴頠、刘卞之谋,故后遂与谧杀太子也。干宝以为高原陵火,太子废之应。汉武帝世,高原便殿火,董仲舒对与此占同。


          IP属地:江苏5楼2023-09-07 14:48
          回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柏梁台 在汉未央宫北阙内,汉武帝元鼎初,起以香柏为之,尝诏群臣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坐


            IP属地:江苏6楼2023-09-07 17:16
            回复
              史记三家注-汉-司马迁
              其後则又作柏梁、【索隐】:服虔云:“用梁百头。”按:今字皆作“柏”。三辅故事云“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殿,香闻十里”。铜柱、承露仙人掌【集解】:苏林曰:“仙人以手掌擎盘承甘露也。”【索隐】:三辅故事曰“建章宫承露盘高三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故张衡赋曰“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是也。之属矣。


              IP属地:江苏7楼2023-09-08 17:02
              回复
                三国志高堂隆传这边也有把柏梁台火灾和巫蛊之祸联系到一起
                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迁侍中,犹领太史令。崇华殿灾,诏问隆:"此何咎?於礼,宁有祈禳之义乎?"隆对曰:"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也,惟率礼脩德,可以胜之。易传曰:"上不俭,下不节,孽火烧其室。'又曰:'君高其台,天火为灾。"此人君苟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应之以旱,火从高殿起也。上天降鉴,故谴告陛下;陛下宜增崇人道,以答天意。昔太戊有桑谷生於朝,武丁有雊雉登於鼎,皆闻灾恐惧,侧身脩德,三年之后,远夷朝贡,故号曰中宗、高宗。此则前代之明鉴也。今案旧占,灾火之发,皆以台榭宫室为诫。然今宫室之所以充广者,实由宫人猥多之故。宜简择留其淑懿,如周之制,罢省其馀。此则祖己之所以训高宗,高宗之所以享远号也。"诏问隆:"吾闻汉武帝时,柏梁灾,而大起宫殿以厌之,其义云何?"隆对曰:"臣闻西京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以厌火祥;乃夷越之巫所为,非圣贤之明训也。五行志曰:'柏梁灾,其后有江充巫蛊也卫太子事。'如志之言,越巫建章无所厌也。孔子曰:"灾者脩类应行,精浸相感,以戒人君。'是以圣主睹灾责躬,退而脩德,以消复之。今宜罢散民役。宫室之制,务从约节,内足以待风雨,外足以讲礼仪。清埽所灾之处,不敢於此有所立作,口莆、嘉禾必生此地,以报陛下虔恭之德。岂可疲民之力,竭民之财!实非所以致符瑞而怀远人也。"帝遂复崇华殿,时郡国有九龙见,故改曰九龙殿。


                IP属地:江苏8楼2023-09-11 11:26
                回复
                  2025-08-22 07:06: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9-16 19:41
                  回复
                    《尧山堂外纪》
                    元鼎初,帝作柏梁台成,至元封初,诏群臣,有能为七言诗,乃得上坐。帝首倡云:“日月星辰和四时。”梁孝王武云:“骖驾驷马从梁来。”大司马霍去病云:“郡国士马羽林材。”丞相石庆云:“总领天下诚难治。”大将军卫青云:“和抚四夷不易哉。”御史大夫倪宽云:“刀笔之吏臣执之。”太常周建德云:“撞钟伐鼓声中诗。”宗正刘安国云:“宗室广大日益滋。”卫尉路博德云:“周卫交戟禁不时。”光禄勋徐自为云:“总领从宗柏梁台。”廷尉杜周云:“平理清谳决嫌疑。”大仆公孙贺云:“修饰舆马待驾来。”大鸿胪壶充国云:“郡国吏功差次之。”少府王温舒云:“乘舆御物主治之。”大司农张成云:“陈粟万石扬以箕。”执金吾中尉豹云:“徼道宫下随讨治。”左冯翊盛宣云:“三辅盗贼天下危。”左扶风李成信云:“盗阻南山为民灾。”京兆尹云:“外家公主不可治。”詹事陈掌云:“椒房率更领其材。”典属国云:“蛮夷朝贺常会期。”大匠云:“柱开薄栌相枝持。”大官令云:“枇杷橘粟桃李梅。”上林令云:“走狗逐兔张罘罳。”郭舍人云:“啮妃女唇甘如饴。”东方朔云:“迫窘诘屈几穷哉!”(帝又于望鹤台西起俯月台,台下穿影娥池。每登台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笑弄月影,因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


                    IP属地:江苏10楼2023-11-27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