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五条的咏唱词很有意思🤔️。
我认为“位相(日文表达,其实就是”相位”)”和“偏光”一样,取的是波(循环往复,无限)相关的概念,“相位”是波特定时间点的位置,其实是一个“校准”的概念。
所以“苍”和“赫”咒词的第一句“位相”可以理解成在校准、定位,毕竟是很强调精度的术式。
“黄昏”逢魔的含义我是赞同的,“苍”也是六眼“智慧之瞳(其实就是佛家五眼之一的“慧眼”,同时“智慧”也是“十波罗蜜”之一,通往赫的基石)”的颜色,所以苍的咏唱词按我的理解类似于“校正弹道—于咒灵喧嚣的逢魔之刻护我周全的苍蓝慧眼”。
“赫”那边,“波罗蜜”还是佛家的说法—“到彼岸去/究竟圆满/步向大悟”,毕竟赫发动的前置条件“反转术式”的领悟对悟来说是个很有意义的时点(对其他家主同理)。另外冥土也是彼岸,人死要超度成佛,可能也隐含着“超度对手”的意向。“光之柱”从字面上看就是大气“光柱现象”,日文中也称为“太陽柱”,日出日落时可见(见图),和“赫”动起来的轨迹类似。所以赫的咏唱词按我的理解类似于“校正弹道—渡向启悟彼岸的绝赫光柱”。
“茈”最难理解。“九”有“极大、极要”的含义,“綱(つな)”是“倚仗、命脉”,但这里的“九綱”读音却来自汉语,确实很可能是很多考据者提到的“九州”,引申到“全土、全方位”的含义,另外也可能反过来引申到构成日本国土的四大岛中的“九州岛”,古称“筑紫”,亦即“构筑茈的过程”。
“偏光”毫无疑问是物理学名词,理解的窍门在于“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一方面可能像德川大说得那样“增强集中性,减少非必要耗散”,一方面也可能通过“偏振光不可见”比喻“假想质量”。
“乌”是神使,可能引申为天照大神“太阳”,和“苍”和“赫”中日光的部分呼应;“声明(しょうみょう)”字面意思是“赞颂佛德佛恩的梵歌”。这一节我本来是完全不理解的,lz搬的up的解读让我恍然大悟—“唱乌(u)字时,出死瀑流,到彼岸声”,来自密教的典故,基本可以认为就是这一节的来历了,这里“乌”玩了个音声两别,音译的梵文“u”-汉字“乌”-训读“karasu”,蛮有意思的。我不懂佛学,无法理解密教的教义,不然肯定会更理解这一节的含义。
最后的“表里的间隙”很好懂,顺转为“表”,反转为“里”。
按照我的理解合起来大概是“蕴筑紫光,制散溢、颂真言,隙间迸虚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