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取材自元代的三国志平话

貂蝉在元代杂剧里是工具人。<关公月下斩貂蝉>相当于元代<三国志平话>的同人创作之一,比演义是要早一些的。正因为貂蝉不是什么正面人物,为了展示关羽忠义的效果如果斩了不算什么。水浒里比较重要的李师师在原型《大宋宣和遗事》直接就是泼妇了。
貂蝉的后续结局,得看时代了,古代女性地位不高的你懂的。
无论平话还是演义都是没交代貂蝉结局,也不要用现代人的观念去看关公斩貂蝉这种,古代文学有时候少一点逻辑性是正常的,这种小故事分开讲的,自由空间很大,那时能造福百姓就好。
曹某人可是抢关羽的杜氏的人,不会送一个更漂亮的貂蝉。时代受众群体不一样的,现代人很挑,你写个网文文笔再华丽,逻辑不合理也会被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