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技术革新后的禧玛诺推出了他家首款细软胴,飞天弓 柳。而柳的推出后,感觉是渐渐进入了一个属于禧玛诺的新时代。
其实早有听说,在柳的上一款岚月发行的时候,禧玛诺就已经和东丽合作,并且在岚月上就已经使用了新型碳布,而在柳上,这点体现的淋漓尽致。柳的存在,将禧玛诺无腰这点历史彻底斩断。柳的腰身并不算强悍(同玄Y相比),12尺的柳相较于上代的细软胴新玄12,灵活度提升了一个次元。柳拥有你有足够的胆子,它就能给你弯足够的弧度,且在整个下弯过程中不会过快发僵,你觉得好像有点僵了,放心大胆的整,它还能再弯一些。曾经在二龙桥面对三斤起步的冲锋裸板时,柳12就做出了极限的弯曲,直接弯到手把然后弓断子线,而全程没有像新玄一样僵死住。
早期混贴吧的时候,有听过大佬解说,说禧玛诺死腰是一种保护机制。而这对于柳而言,却是完全打开的锁,在它的弹力之下,只要有勇气,它就能陪你冲到你放弃为止。男人嘛,玩的就是心跳
而柳,强大的点,不仅仅是腰身。45°碳布技术,别管各家怎么称呼,以那么浮夸的方式缠绕在竿子上的,唯柳一款。而这如此浮夸的缠绕下,带来了十分显眼的提升:柳确实拥有细身竿子中最为稳定的腰身。我接触过12起18止的柳,拥有三根标尺,正常使用过程中,针对不论半斤起步的鲫鱼,还是三斤起步的鲫鱼,柳的稳定性一直都是让人惊叹的。
说柳是禧玛诺一个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自此以后,禧玛诺出的竿子,共振感变得清晰了起来,柳拥有碾压新玄的共振感,以及更加清晰的边界感。而自此以后的竿子,不论低端高端,禧玛诺共振就没有差过,为什么没有岚月?因为岚月15尺共振变差,使用共振感受更加接近上代朱文峰神威,而柳的共振,中尺不论,长尺15,18面对半斤野生鱼时,就已经能给很好的回馈了,更难能可贵的是,18尺细腰身下,也依旧有清晰的共振感觉。而在这个尺寸下,更晚出来的旗舰枯7却只能给稍差的震感(但依旧不否定18的枯7优秀)。
而柳的强势点,却不仅仅如此。众所周知,禧玛诺家的持感一直都是三家中最好。而令人恐怖的是,禧玛诺的持感调整技术,用在柳身上却如此夸张,18尺的柳持感明显轻于15尺柳和16.5闪光l。曾经不止一瞬间让我产生了这是超轻量的感觉,而在频率抛投下(柳天生无法快频率),关节处的疲劳感确是实实在在的常规量级竿子的感觉。
柳还拥有很大的适应性,下至半斤,上至三斤,柳都能很好的发挥它的特点,手感传递也相对稳定,抛投也极为舒畅(快抛投使劲抛的大佬请不要说什么柳不好抛),微风环境下18尺柳可以以一种很惬意的方式随意使用1.6吃铅的浮漂,轻荡就能很准确的带入目标点。烟般粗的细身外带本身瓷实的量级,能很容易做到切风,抛竿过程很难感觉到风阻。
至于其他的,什么过硬的漆水啊,完美弧度过渡啊,简单提提就行了吧。
吹够了优点,就简单说说缺点吧。
硬伤颜值,不提也罢。
禧玛诺的竿子,一向很挑环境,柳无法面对半竿深以内的水,或者说柳并不能在这么深的水中有很好的表现。体现在这种深度的水下,很容易切掉深水环境下随便用的子线。
柳天生就不拥有强控制力,中尺相对玄Y控制力差了不少,以弹性为主的腰身面对三斤起步的鱼塘鲤鱼是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要不要溜你完全是鱼说了算。不过柳毕竟也是鲫鱼竿,鲫鱼领域中柳是真算得上通吃了大多数大小个体。
柳的竿身极为协调,即使是18也不会因为穗太小而感觉到突兀,但是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柳虽为软胴但是护线力相对差些。长尺用0.3 / 0.4都要很小心,一不注意就需要换子线。
柳拥有无与伦比舒适的手把,虽说都是同一代的手把,前有皆空岚月,后有狮子风切红月,没有哪款竿子手把舒适度能够达到柳的高度,使用过程请记得带妹,把自己真男人的一面好好向她展现。
柳作为一款高档价位的玩味竿,优缺点极为明显。在本该弱势的领域展现出了极强的一面,喜欢柳的玩家必定不喜欢玄y,因为上手后会发现,玄y只不过材料涂装比柳高级一些,其他的舒适感很难和柳拉开差距,关键价格还高出了半数以上。
最后,贴一张全家福

其实早有听说,在柳的上一款岚月发行的时候,禧玛诺就已经和东丽合作,并且在岚月上就已经使用了新型碳布,而在柳上,这点体现的淋漓尽致。柳的存在,将禧玛诺无腰这点历史彻底斩断。柳的腰身并不算强悍(同玄Y相比),12尺的柳相较于上代的细软胴新玄12,灵活度提升了一个次元。柳拥有你有足够的胆子,它就能给你弯足够的弧度,且在整个下弯过程中不会过快发僵,你觉得好像有点僵了,放心大胆的整,它还能再弯一些。曾经在二龙桥面对三斤起步的冲锋裸板时,柳12就做出了极限的弯曲,直接弯到手把然后弓断子线,而全程没有像新玄一样僵死住。
早期混贴吧的时候,有听过大佬解说,说禧玛诺死腰是一种保护机制。而这对于柳而言,却是完全打开的锁,在它的弹力之下,只要有勇气,它就能陪你冲到你放弃为止。男人嘛,玩的就是心跳
而柳,强大的点,不仅仅是腰身。45°碳布技术,别管各家怎么称呼,以那么浮夸的方式缠绕在竿子上的,唯柳一款。而这如此浮夸的缠绕下,带来了十分显眼的提升:柳确实拥有细身竿子中最为稳定的腰身。我接触过12起18止的柳,拥有三根标尺,正常使用过程中,针对不论半斤起步的鲫鱼,还是三斤起步的鲫鱼,柳的稳定性一直都是让人惊叹的。
说柳是禧玛诺一个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自此以后,禧玛诺出的竿子,共振感变得清晰了起来,柳拥有碾压新玄的共振感,以及更加清晰的边界感。而自此以后的竿子,不论低端高端,禧玛诺共振就没有差过,为什么没有岚月?因为岚月15尺共振变差,使用共振感受更加接近上代朱文峰神威,而柳的共振,中尺不论,长尺15,18面对半斤野生鱼时,就已经能给很好的回馈了,更难能可贵的是,18尺细腰身下,也依旧有清晰的共振感觉。而在这个尺寸下,更晚出来的旗舰枯7却只能给稍差的震感(但依旧不否定18的枯7优秀)。
而柳的强势点,却不仅仅如此。众所周知,禧玛诺家的持感一直都是三家中最好。而令人恐怖的是,禧玛诺的持感调整技术,用在柳身上却如此夸张,18尺的柳持感明显轻于15尺柳和16.5闪光l。曾经不止一瞬间让我产生了这是超轻量的感觉,而在频率抛投下(柳天生无法快频率),关节处的疲劳感确是实实在在的常规量级竿子的感觉。
柳还拥有很大的适应性,下至半斤,上至三斤,柳都能很好的发挥它的特点,手感传递也相对稳定,抛投也极为舒畅(快抛投使劲抛的大佬请不要说什么柳不好抛),微风环境下18尺柳可以以一种很惬意的方式随意使用1.6吃铅的浮漂,轻荡就能很准确的带入目标点。烟般粗的细身外带本身瓷实的量级,能很容易做到切风,抛竿过程很难感觉到风阻。
至于其他的,什么过硬的漆水啊,完美弧度过渡啊,简单提提就行了吧。
吹够了优点,就简单说说缺点吧。
硬伤颜值,不提也罢。
禧玛诺的竿子,一向很挑环境,柳无法面对半竿深以内的水,或者说柳并不能在这么深的水中有很好的表现。体现在这种深度的水下,很容易切掉深水环境下随便用的子线。
柳天生就不拥有强控制力,中尺相对玄Y控制力差了不少,以弹性为主的腰身面对三斤起步的鱼塘鲤鱼是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要不要溜你完全是鱼说了算。不过柳毕竟也是鲫鱼竿,鲫鱼领域中柳是真算得上通吃了大多数大小个体。
柳的竿身极为协调,即使是18也不会因为穗太小而感觉到突兀,但是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柳虽为软胴但是护线力相对差些。长尺用0.3 / 0.4都要很小心,一不注意就需要换子线。
柳拥有无与伦比舒适的手把,虽说都是同一代的手把,前有皆空岚月,后有狮子风切红月,没有哪款竿子手把舒适度能够达到柳的高度,使用过程请记得带妹,把自己真男人的一面好好向她展现。
柳作为一款高档价位的玩味竿,优缺点极为明显。在本该弱势的领域展现出了极强的一面,喜欢柳的玩家必定不喜欢玄y,因为上手后会发现,玄y只不过材料涂装比柳高级一些,其他的舒适感很难和柳拉开差距,关键价格还高出了半数以上。
最后,贴一张全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