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吧 关注:949,203贴子:32,358,891

【科普】圆桌骑士传记·高文&兰斯洛特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IP属地:广东1楼2023-08-24 23:27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24 23:30
    回复
      2025-08-30 02:35: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前言】《圆桌骑士传记》是我用在新小说连载(水字数)的一个附录性质的系列专栏,应该是目前比较完善的一个、面向大众的圆桌人物科普栏目。
      之前立过FLAG每个月24号做下神话传说科普;恰好日服泳活也是在搅圆桌,索性在想好下一个世界神系科普做哪里之前,这个月的就先把长江和文英的骑士传记扔上来吧。


      IP属地:广东3楼2023-08-24 23:31
      收起回复
        cy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24 23:32
        回复
          亚瑟王传说当中最举足轻重的圆桌骑士之列。亚瑟王的外甥,也是最早追随亚瑟王的三名圆桌骑士之一;其重要性,可与兰斯洛特、特里斯坦、帕西瓦尔相比较。其名在古威尔士语神话中写作高奇迈[Gwalchmei],含义为“五月之鹰”或“原野之鹰”。
          与凯伊不同,作为亚瑟的姊妹格维雅[Gwyar]的儿子,自最早的威尔士语神话开始,高文便一直是亚瑟王族的重要成员,也是“在野骑士”与亚瑟的宫廷之间的重要桥梁,其慷慨、温文与守礼节的特质,在各种文献当中反复受到称颂;《库尔威奇与奥尔温》如此描述他:
          “他若使命未达,从来都是不死不休绝不肯打道回府。马上马下,他都是最优秀的战士。”
          值得注意的是高文与亚瑟之间是舅甥关系;在古代欧洲、尤其是凯尔特人的传统当中,这种关系偶时会比父子更加亲密,如爱尔兰神话当中,阿尔斯特王康丘瓦尔最信任的第一勇士库·丘林,便是前者的外甥。与太阳的紧密联系、以及“斩首的契约”的故事等诸多特质,都暗示着高文拥有古老的凯尔特源流。
          许多证据表明以瓦尔文努斯[Walwanus](有诸多变体)之名,高文在十一世纪起,即开始在欧洲大陆流行的传说当中积聚了可观的人气。在杰弗里的《诸王史》、瓦斯[Wace]的《不列颠人功业录[Geste des Bretons]》莱亚蒙[Layamon]的《布鲁图[Brut]》当中,高文业已作为亚瑟王麾下忠勇兼备、性行纯谨的完美骑士形象为人所知。这些作品描述了他如何远赴罗马效忠教皇苏尔佩修斯[Sulpicius],被他册封为骑士、并赐他以甲胄;在亚瑟王登基后首先对亚瑟王效忠;在罗马战争当中他曾与勇猛的卢修斯皇帝相战,二人不分上下;最后,他牺牲于莫德雷德之乱。


          IP属地:广东5楼2023-08-24 23:32
          回复
            根据编年史与其改编的“编年体”诗歌为蓝本,诗人们开始将高文的故事改编为以其个人为核心的“纪传体”传奇故事,十二至十三世纪之间的的拉丁语诗歌《高文事迹纪[De Ortu Waluuanii Nepotis Arturi]》(注)是其代表,本于《诸王史》等记载的高文游历罗马一事,扩展了他出生前后的经历。诗中首先叙述尤瑟王的诸侯洛特与亚瑟之妹(此处遵循旧编年史传统名为安娜[Anna])私通,二人孕育高文后,秘密将他送往海外;幼年高文辗转被一位名为维阿蒙杜斯[Viamundus]的渔民收养,后者后来又抵达罗马,机缘巧合之下成为皇帝与教宗的近臣。维阿蒙杜斯死后,高文以“罩衫骑士(Miles cum tunica armature)”之名成为罗马城的青年俊杰,后来驰援围攻耶路撒冷的波斯人,在海战中又击败了使用希腊火(在诗歌中被描述为以红蟾蜍(Rubetae)与龟蛇(Chelyndri)等各种毒物的汁液熬制而成)的异教徒船队,打败了波斯骑士戈尔蒙杜斯[Gormundus];知晓自己身世后,他回到不列颠北方前线,先后击败亚瑟和凯伊,并帮助他们打退了撒克逊人,最后与母亲、舅舅等亲人相认。
            (注:直译为《亚瑟之甥高文成人事迹纪》,忽略画风,或许可以翻译为《高文立志传》或《高文道》。)


            IP属地:广东6楼2023-08-24 23:32
            收起回复
              而更早地,克雷蒂安在法语叙事诗中,即开始倡导另外一个高文的典型形象。在此处,高文作为代表亚瑟王廷的重要模范,既是主人公的友人,年轻骑士们仰慕、模仿的对象(“高文爵士比诸事件其他骑士,犹如珍珠比诸沙砾”)和其骑士道的导师,又是他们迈向成熟后超越的对象。也是在克雷蒂安的叙事诗中,开始令高文佩带亚瑟王的宝剑(写法为艾斯卡里博[Escalibor])。如是,将高文置于叙事中心的传奇,和将他作为重要配角的传奇,形成了古法语传奇的两个重要分支。
              随着时间推移,高文的形象,在不同语言的文学著作之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分化。一些作品,如德语的《王冠[Diu Crône]》与荷兰语的《瓦尔文传奇[Roman van Walewein]》,都将他作为中心人物予以歌颂,令高文在这些语言的使用地区,成为最具人气的圆桌骑士之一;《王冠》更将取得圣杯的天命也归于高文之身;晚期法语文学作品对待高文的态度则较为灵活,由于将他置于配角的写作倾向成为主流,高文虽然总地来说仍然是一个正面人物,但暴露出的缺点却开始增多,以利于衬托各自作品的主人公。


              IP属地:广东7楼2023-08-24 23:33
              回复
                散文体法语传奇中,高文开始变得负面,并开始被指为需要对许多优秀骑士,如佩林诺王与拉莫莱克的遇害负责;当然,在《正典系列》当中,对他仍有如下精彩的赞颂:
                “高文是他兄弟当中的长兄。他形貌俊美,体格匀停:身量高矮适中,观之悦目。在同龄时,兄弟当中他是最具骑士风范的。……而更可贵的是,他体恤贫苦之人,对他们既友善又富于同情心;比起其余骑士,他更愿意照顾麻风病人。还有一点使他英名万世流芳(若高文爵士没有这一天赋,许多骑士若足够顽强,或许会在亚瑟王的宫廷当中,比他更值得称道):那就是在中午时分,他的力量会增加一倍;故此,即便许多人枪马更为纯熟,也难以在剑斗中把他击败。然而,如他那般仁善爱民的骑士却是再也没有了。在战场上与其余骑士相争时,他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愿落于人后。高文爵士是一位秀出班行的骑士,气量宏大,一生忠诚主君,既不曾心怀歹念,也不曾生嫉妒之意;恰好相反,比起王廷其余骑士,他更谨守礼节,故此许多仕女倾心于他,并非因其武勋、而出于对其风度的倾慕。在同侪当中,他从不自言其功绩,总是显得聪敏温良,恶言恶行不出自其身,而夸耀自己的勇武便更是无稽之谈。”


                IP属地:广东8楼2023-08-24 23:33
                回复
                  2025-08-30 02:29: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英语作品,则基本上全面拒绝这种改编,提倡一种基于本土编年史传统的,更为坚毅、纯正的模范骑士形象。《高文爵士与绿骑士》以及《高文爵士的婚礼》,都是这种创作思维的反映。
                  《高文爵士与绿骑士》是英语亚瑟王文学最著名的篇章之一。故事描述了在一次亚瑟王的宫廷宴会上,一位绿衣骑士邀请圆桌骑士们砍下自己的头颅,而自己也会在一年后砍下对方的头颅作为回应;只有高文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在一年后如约前往绿骑士的领地。途中高文经过一座城堡,受到城堡主与其妻子的接待,与堡主相约每日早晨交换彼此得到的事物。前两晚,高文都只接受了堡主夫人的亲吻,最后一晚却收下了一条能刀枪不入的魔法腰带。到了与绿骑士约定的时分地点,绿骑士连斩三斧,只有第三击伤到高文的肌肤。这时他显露出堡主的真容,指出,前两斧没有伤到高文,代表高文在城堡头两晚没有背信,第三斧伤了他,是因为第三晚时他没有交出夫人所送的绿腰带。他最后自言真名是“欧德塞堡的柏希雷克[Bertilak de Hautdesert]”,乃亚瑟王的姊妹摩根的爱人;而斩首之约为的,则是考验圆桌骑士们的勇气:高文虽然仍有缺点,但不愧是圆桌骑士当中最勇敢、最接近完美的一人。
                  而同为英语作品的《亚瑟王之死》,却几乎完全吸收了许多只存在于晚期散文体法语传奇当中的高文的负面特质。高文不仅在各种冒险当中频频出尽洋相,更因仇恨熏心,坚决要求亚瑟向兰斯洛特出兵,结果是自己被兰斯洛特所伤,令亚瑟最后不得不借重莫德雷德监国,间接导致了亚瑟王朝最后的崩溃。只有很少数细节当中,高文在绝大多数文学作品当中的优秀性格得到了马洛里的保留。


                  IP属地:广东9楼2023-08-24 23:33
                  回复
                    兰斯洛特/Lancelot
                    亚瑟王传说当中最举足轻重的圆桌骑士之列。在为人所知的大多数传说当中,皆作为卡美洛的“第一骑士”为人所认知;其重要性,可与高文、特里斯坦、帕西瓦尔相比较。
                    对于兰斯洛特是否存在于亚瑟王传说作为威尔士语神话的时代,以及若有,其形式又是何样,至今为止,学界仍有相当之多的争议。然而,即便他确实来自威尔士传说,也可以说他与高文、贝狄威尔、凯伊等角色不同,其形象几乎完全由欧陆的传奇塑造。
                    兰斯洛特这一形象最早见诸文字,来自克雷蒂安与乌尔里希的传奇。与大众印象并不相同,兰斯洛特并非一经创作出来,便是亚瑟王宫廷的“最强骑士”。《埃里克与伊妮德》当中,克雷蒂安为圆桌骑士排序座次时,点出高文是圆桌的第一骑士,叙事诗主人公埃里克居次,兰斯洛特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囚车骑士兰斯洛特[Lancelot, le Chevalier de la charrette]》是最早以兰斯洛特作为叙事中心的传奇文学;此诗歌描述兰斯洛特如何不惜折辱自己身份,坐着囚车、前往名为哥瑞[Gorre]的异界王国,自一名恶毒的骑士梅勒亚冈特[Maleagant]的魔掌当中救出了桂妮薇尔王后。此诗歌除这一主轴外,亦描述了兰斯洛特凭借武勇与法宝(包括一枚能够破除所有魔法的戒指),自一系列冒险当中生还;而最为艰险与著名的,则是他如何舍弃甲胄、不惜全身被利刃所伤,通过极为凶险的剑桥(le Pont de l'Espee)。故事的最终结局,是兰斯洛特手刃梅勒亚冈特,同时亦取得王后的谅解。
                    这篇故事当中,即有提到兰斯洛特与王后的私情。克雷蒂安所根据的资料,据信来自其赞助人之一、香槟的玛丽[Marie de Champagne]。而很多批评家注意到,他描写这段感情,很显然是借兰斯洛特这一形象,移情歌颂他所仰慕的中世纪著名贵族女性、阿基坦的埃莉诺[Aliénor de Aquitaine](“狮心王”理查一世与玛丽之母)。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8-24 23:34
                    收起回复
                      德语的《兰泽雷特[Lanzelet]》则只在克雷蒂安逝世稍后面世;乌尔里希宣称其资料来源于法文(注),证明克雷蒂安或许并非兰斯洛特形象的惟一创作者。《兰泽雷特》最早提到了兰斯洛特的早期身世,包括班恩(在此处名为潘特[Pant],是为被国民推翻的暴君)的败亡,以及湖上女仙如何收养兰斯洛特,赠与他纯白甲胄和宝马,令他前往亚瑟的宫廷受封这一系列早期经历。
                      (注:宣称自己的作品有一个虚构的法语来源,是德语的亚瑟王文学惯用的手段;但在乌尔里希的情况当中,我们可以相信,这个来源应当是可靠的。)
                      作品当中,兰斯洛特陷入过三段恋情;前两段分别为骑士加拉甘德雷兹[Galagandreiz]之女与少女雅德[Ade],第三段则是他命中注定要杀死、并由此证实自己是世上最强的骑士的伊维雷特[Iweret]的女儿伊布莉丝[Iblis]。他一度被魔法师玛布兹[Mâbûz]囚禁在“死亡堡(Schâtel le Mort)”,后又脱困;在普鲁利斯[Plurîs]城击败了百名骑士,而短暂地被留为该城女君的王夫。故事结束于兰斯洛特亲吻了一条巨龙,令它重新变为一位少女;这位少女留在了亚瑟的王廷,而他本人则与伊布莉丝一同返回家乡甘尼维斯[Genewis],在该处加冕登基,二人长相厮守。在作品中,兰斯洛特的“情深”并不显著;故事里有一段冒险涉及到营救桂妮薇尔王后,然而兰斯洛特却在此段冒险当中几近完全缺位。
                      值得注意,不管是认为兰斯洛特与王后确有私情的克雷蒂安,还是否定这些传说的乌尔里希,在这些传说里,兰斯洛特的恋情都与亚瑟王治世的终结并无关涉。直到散文体传奇《帕勒西沃斯》中,他作为继高文与帕西瓦尔后、第三位抵达圣杯城的骑士,被拒绝了进入城中,传说才开始责备他的这一行为。


                      IP属地:广东11楼2023-08-24 23:34
                      回复
                        十三世纪上半叶,法语文学当中出现了最早的散文体传奇、《湖上的兰斯洛特[Lancelot do Lac]》,这个以其好友加勒沃特之死为结尾的版本又被称为“非系列(Non-cyclic)”兰斯洛特传奇;它在稍后会被重编为《正典系列》当中的兰斯洛特故事,亦即兰斯洛特传说最知名的一个版本。
                        如同在《骑士传记·莱昂诺尔篇》、《埃克托篇》、《加拉哈德篇》以及《克劳达斯篇》所涉及过地,兰斯洛特(以及其子加拉哈德),是圣人亚利马太的约瑟与所罗门王的后裔,班威克的班恩王的惟一合法子嗣与继承人;他的乳名是加拉哈德,又依照其祖父“白城堡的兰斯洛特”起名,以此名讳行世。


                        IP属地:广东12楼2023-08-24 23:35
                        回复
                          在《正典系列》当中,对他有如下的描述:
                          “……他在他们的陪伴下表现得如此美丽,以至于每个看到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优雅的人之一。事实上,他确实是。他的嘴小而匀称,双唇鲜红而形状优美,其中分列着幼细、紧凑、洁白的牙齿。他的下巴骨肉谐调,只有一道小小的裂缝;鼻子略长。心情上佳时,他的双眼总是明亮、微笑、充满愉悦之色;但当他生气的时候,它们看起来就像发光的煤,似乎有鲜血从他的颧骨里滴出来;他会像一匹怒马地哼着鼻子,咬紧颞骨、齿关厮摩,口中吐出的气息仿佛也是一片赤红;然后,他会发出如同战号的怒鸣,将口中抑或手中的一切撕扯成碎片。简而言之。当他勃然大怒的时候,他会对身旁一切熟视无睹——这在很多场合都显而易见;他的满头秀发乃是迷人的金色,闪闪发光,在他年青时可谓优美绝伦。但当他到了留胡子的年龄——正如你所听到的——他的头发从纯金色变成了赤褐色,鬈曲、轻盈、夺人心弦。
                          “……他常说当他充满喜悦的时候。没有什么是他的心所不敢、身体所不能完成的。他信任这种快乐,这种快乐使他成功地迎接了许多巨大的挑战。但这种自信的话,被许多人误解,认为他这样说、是出于傲慢和自夸。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只是在表达他从快乐的源泉中找到的极大的自信。兰斯洛特为人便是如上所述。他的脸、身躯和四肢是如此优美,然而其高贵品质也毫无偏移,在同龄人当中最高贵、最善良。然而,他也知道如何应对心怀不轨之徒。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伟大的少年:他受人热情相待、而又如是对待同伴;对于出身高贵的人他毫无芥蒂地赞美;从未有人像他这样,谦和有礼、若非事出有因便从不令人起恶感,无人能指摘其言行。要击败他千难万难。他头脑敏锐,判断力很好。及至他过了十岁,便几乎从不偏离正道。若他心智当中认为一件事是行所当行,即便是他尊长的教诲,也不能停下他的所行。”


                          IP属地:广东13楼2023-08-24 23:35
                          回复
                            成年后的兰斯洛特来到亚瑟的宫廷受封为骑士;他目睹了桂妮薇尔,与她一见钟情。在湖上女仙的魔法武器帮助下,他收复了被骑士布兰丁[Brandin]占据的苦痛堡(Dolereuse Garde);这座城堡后来改名为无忧堡(Joyeuse Garde),乃是兰斯洛特的主城。他帮助亚瑟王征服了加勒沃特,与其成为好友;又击败了克劳达斯,为父报仇,同时也恢复了亚瑟王在阿莫里卡的统治。
                            兰斯洛特与莱昂诺尔、埃克托、鲍斯等几位兄弟经历了许多历险,建立了一系列武勋;然而,与桂妮薇尔的相恋却一直折磨着他,甚至数次令他步入疯狂。他与少女阿米提/伊莱恩生下了加拉哈德——后来的圣杯骑士。加拉哈德的出现与圣杯探索的经历,令兰斯洛特短暂地开始悔悟自己的不贞;但加拉哈德取得圣杯升天后,他重新与王后私通;如同《骑士传记·加赫里斯篇》与《阿格规文篇》所述,阿格规文与莫德雷德揭发此事,引致兰斯洛特格杀了一批亚瑟王的骑士;而后为了营救被处火刑的桂妮薇尔,又杀了更多。这让高文彻底与兰斯洛特对立,并在决斗中受了重伤;此后罗马人入侵阿莫里卡,亚瑟禁止班威克王国参战,率领不列颠本土军队平乱,圆桌遂为莫德雷德之乱彻底终结。此后,兰斯洛特击杀莫德雷德诸子,随后亦与兄弟出家、隐居辞世。
                            马洛里在其《亚瑟王之死》当中,承继了大部分这些晚期的兰斯洛特故事,惟将他的出场时间提前到亚瑟王早年的罗马战争当中,并令他在此战即开始建立功勋而已。


                            IP属地:广东14楼2023-08-24 23:35
                            回复
                              2025-08-30 02:23: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记】其实主要是想给8U们免费欣赏一下我今天的抽卡成果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8-24 23: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