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今天的吴语区地图里(请参见本文最上方的地图,长江以南、丹阳以东的一块地方是灰色的),在长江以南却被硬生生的挖掉了一块。在今天的吴语大家庭里,南京(不包括高淳、溧水南)、镇江(不包括丹阳)、扬州都“缺席”了。这些地方现在都属于江淮官话。这是为什么呢?
可是很多人却经常感觉似乎南京、扬州也是说吴语的,也类似于江南文化。那么,今天作为江淮官话之重镇的南京、镇江、扬州是否曾经和吴语、吴越文化到底有什么羁绊?
南京(除溧水南、高淳属于吴语)、镇江(除丹阳、丹徒部分地区属于吴语)、扬州,属于江淮官话,又称下江官话。在民间,下江官话也被俗称为江北话。注意的是,南京、镇江是位于长江以南。因此,江南地区并不都是吴语。而江北地区也并非没有吴语(如靖江、启东、海门一带,本皆为沙洲小岛,后因水陆变化连上北岸)。因此,吴语和江淮官话,并不是严格沿着天堑长江划分的。
请注意,下面提到的文化意义上的南京、镇江,均不包括行政区划上属于南京、镇江,但实际为吴文化地区的丹阳、高淳、溧水南部。
附图:吴语在江苏境内的分布,与浙江省内吴语占主流有所不同,在江苏,吴语并不占主流。(这也和江苏的来源有关,江苏的苏锡常一带原系朱元璋由两浙地区拆出,这段内容在吴语区行政区划历史里有谈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