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人种此前应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陆,后在竞争中被黄种人击败,目前只分布在高原和海岛,以及寒带地区。如澳洲阿波里吉尼斯土著、尼格利陀矮黑人、通古斯人、部分印第安人及部分墨西哥人,以及拉丁美洲土著中棕色人种基因频率很高。
在4万年前左右,一支棕色人种从东南亚北上东亚沿海,演化出单倍群C3人种,这是单倍群C棕种人下影响最大支系,C3支又可称为通古斯—蒙古支,顾名思义,他们是通古斯民族和蒙古族的主要单倍群类型之一。
通古斯—澳大利亚人种。主要特征是黑色呈小波浪状且较为粗糙的毛发,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中等,颧骨突出。主要分布在位于北西伯利亚和远东大洋洲上的岛屿上,以及中国东北,外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例如新西兰北岛上的毛利人,中国的满族等,单倍群C是一种主要的y染色体单倍群,由UEPs M130/RPS4Y711,P184,P255和P260,这些所有的SNP突变来定义。单倍群C与单倍群F并列,同是单倍群CF的两个主要分支。除了非洲,单倍群C在其它各大洲的古代人群中都有发现,并且是中国东北,中亚、西伯利亚、北美洲和大洋洲等许多地区土著居民中最主要的Y-DNA单倍群。同时也在某些南亚和东南亚的土著人群里中等频率的分布。
C单倍群棕种人体貌总体特征是单眼皮、黑眼珠、小眼睛、宽平脸、粗颧骨、扁鼻梁、塌鼻头、黑发、身材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