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思路】
因为本人也只是在群里看了推演直播,并没有参与到推演之中,这里就只能简要谈一下个人对苏联方的思路(以及这一战苏联究竟是怎么把大优势打成平局的)。
首先,1980的中苏战争中,苏联毫无疑问的处于攻势乃至于大优势。这点有如推演的大佬所说:

相较中国而言,苏联显然是处于“单体强大而单位数量少”的情况,当时的苏军可不是现在只会蹲坑的乌/俄军,战役进攻能力与战术核弹能力都相当强大。但单位数量较少严重限制了苏军的发展攻势能力,这也就注定了苏军必须采用强有力的闪电战/大纵深战术,突破一线中国防御后迅速向内陆发展切断铁路线,借此断补中国的1~2个军区部队并歼灭,取得战役胜利。
这样的思路显然也注定了,苏联的进攻轴线必须划定在可以切断东北与内陆补给线的情况下,如果是我来做初设,外贝加尔湖方面军无疑会作为主要战役集群,承担主要的突击——切断补给的重任,而冰海方面军与中亚方面军将作为策应进攻,牵制大批量中国军队无法随意调遣。
但,这位大佬的初设与进攻思路貌似是这样……(无攻击阴阳,单纯讨论)

可以看到,在推演中冰海方面军集结了本次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战役兵团,矛头直指哈尔滨,但这一部署个人感觉是相当迷惑的,并不具备较高的战役价值,其恶果必将缓慢显现。
因为本人也只是在群里看了推演直播,并没有参与到推演之中,这里就只能简要谈一下个人对苏联方的思路(以及这一战苏联究竟是怎么把大优势打成平局的)。
首先,1980的中苏战争中,苏联毫无疑问的处于攻势乃至于大优势。这点有如推演的大佬所说:

相较中国而言,苏联显然是处于“单体强大而单位数量少”的情况,当时的苏军可不是现在只会蹲坑的乌/俄军,战役进攻能力与战术核弹能力都相当强大。但单位数量较少严重限制了苏军的发展攻势能力,这也就注定了苏军必须采用强有力的闪电战/大纵深战术,突破一线中国防御后迅速向内陆发展切断铁路线,借此断补中国的1~2个军区部队并歼灭,取得战役胜利。
这样的思路显然也注定了,苏联的进攻轴线必须划定在可以切断东北与内陆补给线的情况下,如果是我来做初设,外贝加尔湖方面军无疑会作为主要战役集群,承担主要的突击——切断补给的重任,而冰海方面军与中亚方面军将作为策应进攻,牵制大批量中国军队无法随意调遣。
但,这位大佬的初设与进攻思路貌似是这样……(无攻击阴阳,单纯讨论)

可以看到,在推演中冰海方面军集结了本次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战役兵团,矛头直指哈尔滨,但这一部署个人感觉是相当迷惑的,并不具备较高的战役价值,其恶果必将缓慢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