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56,378贴子:31,049,205

粘套和涩套哪个对发力框架养成比较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说说我的背景,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足球的大学生,然后今年5月份的时候因为崴脚,导致不能踢球,后来脚踝力量薄弱,就没怎么踢,然后我就开始打乒乓球了,当时用的是初中买的红双喜四星成品拍,正手g888,反手狂飙三,因为初中买的拍,到了大学完全没摩擦了。然后当时有个乒乓球校队的朋友卖给我了他的孔令辉成品拍,他把原来的胶皮撕了,自己买了两面狂飙三。他进校队就开始用clcr了,他就把这块儿拍子借给我打,然后我也在那段时间,改了自己的握拍方式(我是横版),体会到了摩擦,然后我的正手狂飙三粘套框架慢慢就形成了(那段时间每天都去学校体育馆打三四个小时乒乓球),但是当时我也只有正手,反手完全不会,后来自己网上搜,才知道反手握拍跟正手不一样,知道了这件事调整了反手握拍之后,我的反手也慢慢开窍,从最开始的完全不会,到会推挡,再到现在的反手除了拧拉和翻挑其他全会。然后也是在跟朋友打比赛的过程中,知道了发球的规则 要抛16cm,球要让对方看到,回抛角度不能大,不能遮挡,不能台内击球。也是因为这个同学告诉我规则,也让我的发球开了窍,目前掌握的发球除了勾手逆下璇和逆旋转发球,其他都会(PS:零式发球也不会),到现在的关键分发转不转。至于正手,也精进了技术,从最开始的只会攻,到拉上旋,前冲弧圈球,高吊弧圈球,到现在的半出台冲下璇,出台拉高吊(贼转,一碰就飞)。然后说到正手的起下旋,正手起下旋让我开窍的是我买了张本智和配了mxp+elp 背景说到这儿
涩套让我体会到了起下旋,让我找到了起下旋的感觉,从最开始的半出台向前发力冲下璇,到现在出台下旋球下降期拉高吊。涩套让我对于下旋球有了更深的体会。然后我打了将近一个月的涩套,打到我暑假配了一套林a ➕正反手普狂(预算问题)正手40度2.15 反手37度柔2.1 但是因为打惯了涩套,就是涩套的发力框架是撞击式的,所以刚打林a的粘套狂飙三,根本找不到球,合不上力,摩擦也摩擦不到球。
是的,涩套打惯了再打狂飙三让我很不喜欢
然后暑假有过了一段时间,我有一天晚上跟一个大哥打球,(用的本a涩套打)他说我起下旋不太稳定,然后就给我喂下旋球,让我起,半出台的下旋球我冲了几个之后,突然感受到了瞬间发力,向前发力的感觉,是的,起下旋这项技术我也开窍了,然后我用本a的涩套打了两天,之后,再换回林a,我有找回了粘套的动作框架感觉,时隔两个月(从第一块儿校队朋友送的孔令辉成品拍底板+两面狂到本a涩套再到林a两面狂),我又感受到了狂飙三的二跳诡异的弧线以及拉高吊和冲下璇的稳定性。
所以,我想问的是,涩套和粘套混着打可以吗,由于我快速涨球也就这5月到8月这三个月,我能不能涩套粘套换着打,不能的话,为了培养出好的动作框架,我是打粘套还是涩套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11 03:06回复
    三个月球龄冲下旋这不是天才吗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11 03:14
    收起回复
      2025-05-20 19:15:43
      广告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11 03:50
      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11 03:50
        回复
          能否发个打球视频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8-11 07:13
          收起回复
            这天赋真的让你嫉妒到发狂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11 07:16
            回复
              和粘套涩套关系不大,框架没大毛病都能打;器材不要换来换去,乱手感…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8-11 07:25
              收起回复
                贴吧里有个博格之门到处让人发打球视频的,虽然我很反感他次次发,但这次我想看看你起下旋的视频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8-11 07:26
                收起回复
                  2025-05-20 19:09:43
                  广告
                  一句话,经济实力允许就涩套,目标T05和D09c,经济条件一般,还是普狂或省狂灌油吧,一百以内买不到比普狂好打的涩套,160以内也没有比灌油橙省好打的涩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8-11 07:51
                  收起回复
                    哪个手感好干哪个,没必要勉强自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8-11 08:01
                    收起回复
                      LZ天才啊技术方面我认为最牛逼的是冲半出台下旋和各式各样的发球,特别是发球,短期内很难掌握。我也是从纯涩打起,打一两个月后,换回国产狂飙,有了涩套撞击的手感后再打狂飙会觉得速度不输外套(罐油)旋转还贼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8-11 08:35
                      收起回复
                        个人浅见,以现在流行的打摩手法,粘涩其实都可以练出稳定合理框架。粘套(飚子)弧线更刁,涩套速度更快,差别很小。
                        新手只要不拿超高硬度的涩套来练球,别的都可以。


                        IP属地:广东15楼2023-08-11 08:37
                        收起回复
                          先涩,后粘,撞击稳定了再打粘套摩擦更有质量


                          IP属地:山东16楼2023-08-11 08:46
                          收起回复
                            老哥悟性当真一流啊,放金庸里就是学降龙十八掌的好汉。看你的描述,我都不用看视频就知道你对球的感觉是极佳的。你都不用选什么涩套黏套,感觉哪个好打就打哪个就行了。一般这个阶段建议固定一种,因为涩套和黏套的发力方式稍微有点区别。不过如果是天才的话,上手马上就能调整过来,好像也无所谓,反而能加深对球的理解。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3-08-11 0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