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吧 关注:20,062贴子:110,454

声音一定是物体震动发出的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一个初三的学生
所以说的话对于专家或教授们可能是天方夜谭
但是我觉得声音的产生
是由空气中的物质产生波动
而不是有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只能说物体的振动是一个发出声音的必要因素
我也不会说一些专业的术语
但是、这样说应该会有人可以理解吧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如果拿一节棍子
在空气中快速滑动
就会产生声音
但是慢速度的话
就不会有声音
那是不是说明空气中的物质
在尺子快速滑动的过程中
将空气中的物质产生挤压和碰撞
从而发出声音
其传播的过程就像有物体在水中搅动
而水波向四周漫延一样呢?
因为就算是物体震动
如果该物体震动的频率慢的话
就不会发出声音
是不是因为空气中的物质在那种缓慢的碰撞中
不足以发出声音?
然后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音色
是因为物体中的介质不一样
占得空气密度就不一样
空气中的物质相互碰撞的就有一定的条件约束
从而音色就不痒
课本中说的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是不对的
那应该只是一个必要因素
如果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
请指出来~!!
因为我也不是很肯定我的观点
只是觉得有这样的一个可能


1楼2010-08-08 15:38回复
    顺便说下、我也知道我的想法可能有些幼稚
    但是、555~   这真的觉得很困扰啊
    唉~     希望不要有人骂我


    2楼2010-08-08 15:45
    回复
      2025-05-20 23:47:20
      广告
      恩恩、 谢谢解答~


      5楼2010-08-11 19:05
      回复
        你说是空气中物质震动产生的。而不是物体震动产生的
        你的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空气中的物质不是物体吗
        此外没有空气也可以有声音 (水)。
        你还认为你是对的吗


        9楼2010-10-31 06:02
        回复
          此外 更正3楼。不是声音强度低 是频率


          10楼2010-10-31 06:04
          回复
            回复:7楼
                  我不敢绝对的说,真空中没有很微小的物质,但这种物质传播很差可以不计。声音是靠物质的振动频率传播的。当空气中没有物质的时候,声音发出的振动无法通过物质传播,所以,耳莫就无法振动,神精系统就接收不到信号!
                讲得有问题,请指正!
            


            11楼2010-10-31 08:13
            回复
              同意10楼的


              12楼2010-11-02 18:07
              回复
                。     我发现你们都没明白我的意思。
                就是声音的振动发声
                是空气中的原子相互碰撞才会产生的
                真空没有原子
                所以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音色的不同是因为物质的原子结构不同
                原子结构不同,原子之间的间隙就不同
                话说学了化学我才知道要表达出大概的意思
                物体中原子本来就是不断运动的
                所以我们能从海螺中听到声音
                但是其他的物质原子间的运动小,碰撞的也就小
                虽然有声音产生,但是我们听不见
                这就是次声波产生的原因吧
                还有,如果碰撞过大,那么声音的响度超过了我们大脑所能接受的范围
                我们还是不能听见声音
                这大概就是超声波了
                这回你们懂我的意思了么?
                


                13楼2010-12-03 22:38
                收起回复
                  2025-05-20 23:41:20
                  广告
                  这样说把,我把声音产生的原理先说一说:
                  对物体施加力----力的部分有部分转变成物体震动-------对传递介质施加力(以空气作为例子,也适用其他介质的例如水)-----使得空气周期性受力---空气受到周期性正压-负压作用------空气分子之间有电磁力的属性-------空气因电磁力具有弹性的性质,受到正压负压时候会趋向于向周围也同样的传递效果-----产生空气波(空气密度周期性不平衡)
                  空气波是一种机械波,机械波人类耳朵可以感知机械波,物体震动----机械波通过传递介质传送到我们耳朵----使得我们耳膜震动-----化为化学信号---通过神经传到脑袋----我们分辨出声音,也可以说我们耳膜能分辨一定频率段的机械波,我们将此现象称之为“声音”
                  声音的高低频率由传递介质中机械波的震动频率而定,因应传递介质不同,就算是同一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和水中发出的声响感受也不一样,频率和音色都会受传递介质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声觉。
                  我们将频率低于我们听觉的下限称为“次声波”,例如我们能感应到35HZ的机械波,那么35HZ一下就是次声波,反之超过我们听觉感应频率的上限就是超声波,其实所谓次,超声波只不过是对于人类听觉而言,在科学上几乎没有严格对频率作定义,只是以“听不到”来作为定义。
                  音色:因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及物体内部不同分子电磁波对分子的约束力各有不同,因此物体本身的震动并不是十分有规律,因此产生不同震动类型的机械波,我来做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如果有A B C D E,5个点来形容音色(实际上远不止),震动幅度为1-5个等级(实际上也远不止),A点震动等级是2,B是3,C是1,D是5,E是2,然后紧接着也是ABCDE,ABCDE,ABCDE。。。。。连续的重复,如果这5个点有那一个点的振幅有变化,音色也会跟着有不同。但是也可能是同时增大的比例是一样的话,音色也是相同的,例如23152变成462,10,4,只是声音的变大,音色没变,音色只是一个不同节点的比例图形。
                  声音的大小,和机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响,用分贝表示,1分贝是大部分人能感应的最少的声音。
                  因此可以说,声音的确“由物体发出经传递介质传递到耳膜震动变成化学信号传递到脑袋进行辨认的一个过程”,如果说声音是物体震动发出的,这是简易的说法,严格意义的说法太长了,也不好理解。
                  因此,超声波和次声波和声音的响度无关,和频率有关。
                  原子中不断运动不是你能从海螺中听到声音的原因,如果能的话,你应该能从一块橡皮也听出声音来,物体的分子运动直接反映出来的是温度,而不是声音,因为物体分子的无规律运动并不能有效对传递介质产生周期性机械波的能力,如果可以,那大概要得上亿度(也不一定能),海螺听出声音你把手掌卷起来凑到耳朵也有同样的效果,是因为能使得周边的噪声的机械波传到卷曲的手掌圈内(或者海螺圈内),根据手掌的形状的不同,变成统一音色的机械波,因此有了“海螺声”,也不排除其中结合了机械波的衍射,干涉的综合效果,因此你手掌卷曲的不同,这种“海螺声”也有不同。
                  


                  14楼2010-12-04 00:19
                  回复
                    回复:13楼
                    小姐 听不到的不一定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有可能是一位响度太低了所有听不到   如果一根棍子就能发出超声波那好要声呐干嘛


                    15楼2010-12-12 0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