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manager吧 关注:1,211贴子:7,188
  • 18回复贴,共1

关于研发的一点心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一代确实比上一代难多了,尤其是研发,去年滑块拉满可以带来额外的性能提升,今年改成按滑块比重进行性能分配了,也就是说全都拉满和全都拉到最低是一样的性能提升。这就意味着要么均衡但小幅度地升级,要么偏科但在某一方面大幅度地升级。
不过玩了两天,还是给我总结出一点心得,用阿罗从摩纳哥站开始就能稳定双车Q2了,在巴塞罗那还雨战捡了个大皮夹带回3分。关键点就在于不同部件里的同一滑块对性能产生的影响是有高有低的。我们以侧箱和底盘为例,如果我们直接用默认的均衡开发:


那么这两个部件的升级加起来是
0.13,
0.002,
0.002,
0.005,
0.011,
2.27%
的性能提升,但是当你拖动滑块,你会发现在侧箱里,一格引擎冷却对应的是约1.5%的增减,但在底盘里,一格引擎冷却对应的是约1%的增减。根据这个发现,我们对设计重点进行如下更改:


性能提升变成了:
0.13 -> 0.44,
0.002 -> 0.002,
0.002 -> -0.004,
0.005 -> 0.013,
0.011 -> 0.042
2.27% -> 2.18%
可以看到,我们用0.006的低速下压力和微不足道的引擎冷却换来了其他方面的巨大提升!当然,有的人可能会问低速下压力怎么办,那当然是在别的部件那里找回来啦比如前翼一格0.004,车底一格0.005,你在侧箱里拖一格0.002都不到,没必要在这追求正升级。
总之,通过对各个部件优势领域的微调,进行一些就部件个体而言不那么均衡的开发,反而能更好地均衡提升赛车的性能。如果有人有更好的开发策略,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IP属地:江西1楼2023-07-31 14:00回复
    这个我都没怎么注意,不过开档第一个赛季我一般都先造一台肌肉车过渡一下,着重研发中高速弯的下压力,所以也能看出来优先研发尾翼,底盘,和侧箱的效果是最明显的。说白了还是要对每个部件的实力作用要有了解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7-31 15:22
    回复
      2025-08-29 14:20: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到了,意外的符合现实,今年匈牙利站梅奔好像就是因为侧箱冷却孔的问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侧箱对引擎冷却的边际影响确实是最大的。按照这个思路,剩下的就需要测试每个部件对哪样属性的边际效应最大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7-31 15:30
      回复
        我现在设计部件是按赛道特性来设计
        举例我要设计一个部件会先点去设置参与开发人数那里看看要多少天,然后找一个比设计天数多15~30天的赛道
        对标赛道的特点来拉数值,重点拉满,次要酌情拉一点点,不重要的尽量拉到不下降就行,耐久度我个人通常是向左拉两个,这样不会跑2场就报废还能压榨一点性能。
        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也会逐渐自动趋向均衡


        IP属地:广东4楼2023-07-31 15:32
        收起回复
          感觉按照这个思路甚至能用Excel做个optimizer出来?不过每个属性的单位也不一样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7-31 15:53
          收起回复
            23升悬挂划算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7-31 16:59
            收起回复
              大佬可以看一下我的帖子帮个忙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01 21:38
              回复
                不能看拉一格提升多少,而是看每提升一点主要数值会牺牲多少其他数值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8-09 1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