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碟7的故事,我认为是不错的。就人物塑造而言,我认为更是超越了上一部——不论是新角色格雷丝,还是伊森·亨特。其实从第六部开始,导演兼编剧已经在有意挖掘亨特的角色特质,为该人物何以在特工题材电影史上留有一席之地奠定角色层面的合法性基础。在第六部中,导演抛出的意象是“爱”:亨特永远是一位爱别人胜于爱自己的人。但是碟6没有处理好的地方在于:依据黑人队友所言,亨特之所以舍弃自己的前妻,是因为他要弃小爱保大爱,抛小家救大家。但其实结合剧情发展来看,这两者并非是一种对立的状态;毋宁说,这是作为特工的亨特所要面临的注定的宿命:他所爱的人随时都有可能沦为敌人威胁世界的筹码或者武器,反之亦然。而这恰恰给予了作为“任务机器”的亨特的另一种面相:正如碟中谍1所揭示的那样,他始终是一位牵挂年迈母亲、出身寒微而被迫卷入一次次危机的“常人”。尽管随着岁月的沉淀,经验的积累,他已不再青涩,但正是这样一种“草根”气质及基于此的朴素正义感却在碟3到碟7这几部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进一步的强调(抱歉,我认为碟2的伊森就是布鲁斯南版007的映像而已)。而正是在这样一种不同于其他经典特工形象所陷入的道德与情感困境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伊森的无奈、孤独与悲怆——正如碟7开头的接头暗号,“为了所爱之人,我们隐入尘烟”。基于此,亨特富有古典悲剧般的命运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与诠释。而从这一点来看,碟7在剧情上的处理显然比碟6高明不少:在威尼斯的夜晚,在随风飘曳的烛光中、在尘雾缭绕的小巷里,恰是一种环形的隐喻——借由导演对第一部的致敬加以巧妙呈现。由此,经由27年的奔跑,伊森这一人物的层次与特性得到了真正的底定、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