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想给吧友们科普一下F1的积分规则,我以为该规则是比较好整理的,没想到从收集资料到写成文,堪称最累的一次。因为积分规则变化次数较多,以及计算积分的规则也在发生变化,故本文较长。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F1主要积分规则变化的变迁史;二是F1积分规计算则从所谓“best results count”到“every races count”的变化。
我相信这篇文章,会是中文互联网上比较全面的关于F1积分规则的科普。
第一部分 F1积分规则所经历的重大变迁
1、1950—1958
前五名有分,最快圈额外拿一分,但是受限于当时的计时技术,没办法非常精准测定最速圈,因此有很多重叠的成绩,最多一次有7个人共享最速圈,他们每人分别获得了0.14分;

2、1958—1960
这段时间的积分规则同上,但是赛会组织者决定不再共享积分。原因是当时发生了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1955年的阿根廷大奖赛上,A和B都驾驶两辆车参加比赛(当时是允许单一车手驾驶多辆赛车,车手间也允许共享赛车),A和B都获得了一次第二和第三,而且巧合的是他俩获得第二和第三时,都与另一个车手共同获得,因此A和B就都积了10/3分,为了避免复杂积分情况的出现,于是从1958年开始,赛会只允许独自驾驶的车手获得积分。
3、1960—1961
前六名有积分,取消最速圈的积分。

4、1961—1990
依旧是前六名有积分,唯一变化是提高了冠军的积分。这一积分规则保持了30年,是目前持续时间最久的积分规则。

5、1991-2002
同旧规则相比,唯一变化就是提高了冠军积分,此时冠军积分约等于亚军积分的166.6%,是历史最大值;

6、2003—2009
提高到8名车手可以收获积分,同时缩小冠军和亚军之间的积分比率,目的是提高比赛悬念,避免类似舒马赫那种过早获得世界冠军的情况的出现。

7、2010—至今
提高到十名车手可以获得积分,同时找回了最速圈加一分的传统,但是要求获得最速圈积分的车手必须首先在前十名完赛。2021年,引入了冲刺赛,冲刺赛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积分。

第二部分 F1积分计算规则的变化
在1991年以前,每一位车手都只能记录他们有限的比赛中的几场最佳成绩。这就是所谓的“best results count rule”,例如,在1990年的赛历中有16场比赛,但只计算每位车手最佳的11场比赛成绩。
记录成绩的比赛数量随着赛历的变化而变化,一开始它接近一半,到60年代后期,比率达到80%左右。这一趋势在1979年停滞,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是比较固定的比赛16场,统计11场。下面的图表,显示了每个赛季使用的“最佳结果计数”规则的细节:

这种积分计算的方式显然会有些不科学,但是却持续了超过30年,中间也造成了一些实际积分更高,但是却弄丢冠军的情况,最经典的就是1988赛季,塞纳以90-87击败普罗斯特,但是普罗斯特被扣掉了18分,而塞纳只被扣掉了4分。实际上很显然是普罗斯特表现更好。于是处于公平等原因的考虑,在1991年赛会彻底废除了“best results count rule”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F1主要积分规则变化的变迁史;二是F1积分规计算则从所谓“best results count”到“every races count”的变化。
我相信这篇文章,会是中文互联网上比较全面的关于F1积分规则的科普。
第一部分 F1积分规则所经历的重大变迁
1、1950—1958
前五名有分,最快圈额外拿一分,但是受限于当时的计时技术,没办法非常精准测定最速圈,因此有很多重叠的成绩,最多一次有7个人共享最速圈,他们每人分别获得了0.14分;

2、1958—1960
这段时间的积分规则同上,但是赛会组织者决定不再共享积分。原因是当时发生了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1955年的阿根廷大奖赛上,A和B都驾驶两辆车参加比赛(当时是允许单一车手驾驶多辆赛车,车手间也允许共享赛车),A和B都获得了一次第二和第三,而且巧合的是他俩获得第二和第三时,都与另一个车手共同获得,因此A和B就都积了10/3分,为了避免复杂积分情况的出现,于是从1958年开始,赛会只允许独自驾驶的车手获得积分。
3、1960—1961
前六名有积分,取消最速圈的积分。

4、1961—1990
依旧是前六名有积分,唯一变化是提高了冠军的积分。这一积分规则保持了30年,是目前持续时间最久的积分规则。

5、1991-2002
同旧规则相比,唯一变化就是提高了冠军积分,此时冠军积分约等于亚军积分的166.6%,是历史最大值;

6、2003—2009
提高到8名车手可以收获积分,同时缩小冠军和亚军之间的积分比率,目的是提高比赛悬念,避免类似舒马赫那种过早获得世界冠军的情况的出现。

7、2010—至今
提高到十名车手可以获得积分,同时找回了最速圈加一分的传统,但是要求获得最速圈积分的车手必须首先在前十名完赛。2021年,引入了冲刺赛,冲刺赛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积分。

第二部分 F1积分计算规则的变化
在1991年以前,每一位车手都只能记录他们有限的比赛中的几场最佳成绩。这就是所谓的“best results count rule”,例如,在1990年的赛历中有16场比赛,但只计算每位车手最佳的11场比赛成绩。
记录成绩的比赛数量随着赛历的变化而变化,一开始它接近一半,到60年代后期,比率达到80%左右。这一趋势在1979年停滞,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是比较固定的比赛16场,统计11场。下面的图表,显示了每个赛季使用的“最佳结果计数”规则的细节:

这种积分计算的方式显然会有些不科学,但是却持续了超过30年,中间也造成了一些实际积分更高,但是却弄丢冠军的情况,最经典的就是1988赛季,塞纳以90-87击败普罗斯特,但是普罗斯特被扣掉了18分,而塞纳只被扣掉了4分。实际上很显然是普罗斯特表现更好。于是处于公平等原因的考虑,在1991年赛会彻底废除了“best results count ru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