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宁海地处甬台温三市接壤六县(宁海、奉化、象山、三门、天台、新昌)的地理中心,其人口、面积、经济已具一定规模,是宁波辐射温台地区的“桥头堡”,也是构建宁波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宁波南部区域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对我市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加快宁海融入宁波都市圈、推动宁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局一直以来十分关注和重视宁海的城市发展,结合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已形成《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送审稿,规划提出“一体两翼多组团、三江三湾大花园”的总体市域格局。宁海作为“一体两翼”中南翼都市特色发展区,与象山、台州协作,依托三门湾地区强化新能源、海洋生物等新经济产业,推动三门湾地区作为甬台合作示范区,强化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协同。
2023年3月3日,受王顺大副市长委托,薛晓伟副秘书长召集宁海县政府、市交通局、市资规局、市轨道交通集团等部门就加强宁海区域的综合交通规划建设召开专题会议,对宁波中心城区到宁海的轨道交通、G228北延与西枢纽相连等问题做了相关部署(详见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处理单[2023]26号),提出市级各部门要围绕高水平交通强市的总体要求,立足长远,加强规划、建设的进度,为宁海创造更好的交通发展环境。根据市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结合我局正在开展的工作,答复如下:
一、关于规划宁波中心城区至宁海轨道交通的建议
目前,我局正在编制《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按照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战略部署,提出构建“多网融合、全域覆盖、中心直联、普快并举”的一体化轨道网目标。规划轨道网络包含两个层次:市域轨道交通(含市域郊铁路)和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包括城区快线和城区普线)。其中,市域轨道交通由10、11、12、13号线组成,主要服务中心城区与余慈城区以及宁海、象山间的快速联系,最高设计时速140~160公里,可实现市域1小时交通圈目标。在上版轨道线网基础上,结合宁波整体轨道网络组织架构及时效性分析,本次线网规划新增轨道10、13号线。10号线服务宁海、奉化、鄞州南部商务区、三江口、甬江科创区、镇海新城、九龙湖、慈溪等重点发展片区,13号线服务奉化、象山湾北岸、鄞州松岙、咸祥等重点区域。
城区轨道交通新增9号线,主要服务中心城区内部,最高设计时速80~120公里,覆盖奉化、宁波枢纽、东部新城、甬江科创区等重点发展片区,支撑中心城区内部实现1小时通勤圈目标。
对于宁海的轨道交通服务,充分考虑其时效性,拟将市域轨道10号线往南延伸至宁海。新增市域轨道13号线,并与10号线在象山湾北岸互联互通,与城区轨道3、9号线在奉化火车站互联互通,实现换乘。目前,线网规划成果已纳入《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传导至《宁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步,市轨道集团将以线网规划为依据,开展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并结合区域经济条件、人口规模、客流量等因素综合确定线路的建设时序。我局也将对新增轨道线网的线路、车站、车辆基地等廊道做好预留控制,稳定线站位方案,提前为线路的开工建设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二、关于宁波大道南延接G228宁海段的建议
目前,我局正在编制《宁波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统筹城市发展、交通需求、用地条件等因素谋划全市的骨架干道网体系。提出构建以宁波大道、东海大道、公园大道为主体的南北向主动脉,贯穿全市域,服务余慈城区、中心城区与宁海、象山间的快速联系。以余慈大道、胜路高架、翠屏山大道、世纪大道、北外环、环城南路、通途路、鄞城大道、奉化大道等骨架干道强化主动脉间互联互通,满足重点发展片区间直联直通、快速通达的需求。
在宁海内有宁波大道、东海大道两条骨架干道。其中宁波大道北起前湾新区,途经翠屏山中央公园、姚江两岸、宁波枢纽、奉化、宁海,与台州市丹东线相接。规划已将宁波大道南延接G228。东海大道北起余姚,途径慈溪、翠屏山中央公园、甬江科创区、北仑、象山港、石浦等,并与宁波大道设置互通,可实现宁海与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片区的快速联系。
三、关于增设甬金衢上大佳何互通至滨海新区连接线的建议
现状宁海已建有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高速和S204省道甬临线。根据《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未来我市高速公路将形成“五向十径、连湾疏港”的网络格局,宁海县域内有甬台温高速、甬金衢上高速、甬台温高速宁海联络线、甬金高速联络线4条高速公路。
目前,市交通局正在加快推进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工程,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项目已完成初设批复,争取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底建成,可进一步提升宁海至宁波中心城区的快速通达能力。同时,甬金衢上高速公路工可研究也正在开展,拟设置大佳何互通,就近连接S313省道象西线。对于大佳何互通至滨海新区连接线,规划县道X421(大佳何至力洋)可实现与滨海新区的连通。
四、关于在现有甬台温铁路增设货运宁海站的建议
现有甬台温铁路是一条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国家一级铁路,其中宁海站为客运站。在新建甬台温高铁实施后,可综合考虑区域货源、场地改扩建条件等因素对现有甬台温铁路运输功能重新定位,增设甬台温铁路宁海货运站,具体实施需上报国铁集团同意,待明确后适时推进。
下阶段,我局将进一步对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络等进行深化研究,持续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规划控制与土地要素保障工作,推动和促进规划尽早实施落地,加强宁海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全力助推全域一体化发展。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6月9日
宁海地处甬台温三市接壤六县(宁海、奉化、象山、三门、天台、新昌)的地理中心,其人口、面积、经济已具一定规模,是宁波辐射温台地区的“桥头堡”,也是构建宁波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宁波南部区域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对我市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加快宁海融入宁波都市圈、推动宁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局一直以来十分关注和重视宁海的城市发展,结合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已形成《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送审稿,规划提出“一体两翼多组团、三江三湾大花园”的总体市域格局。宁海作为“一体两翼”中南翼都市特色发展区,与象山、台州协作,依托三门湾地区强化新能源、海洋生物等新经济产业,推动三门湾地区作为甬台合作示范区,强化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协同。
2023年3月3日,受王顺大副市长委托,薛晓伟副秘书长召集宁海县政府、市交通局、市资规局、市轨道交通集团等部门就加强宁海区域的综合交通规划建设召开专题会议,对宁波中心城区到宁海的轨道交通、G228北延与西枢纽相连等问题做了相关部署(详见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处理单[2023]26号),提出市级各部门要围绕高水平交通强市的总体要求,立足长远,加强规划、建设的进度,为宁海创造更好的交通发展环境。根据市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结合我局正在开展的工作,答复如下:
一、关于规划宁波中心城区至宁海轨道交通的建议
目前,我局正在编制《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按照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战略部署,提出构建“多网融合、全域覆盖、中心直联、普快并举”的一体化轨道网目标。规划轨道网络包含两个层次:市域轨道交通(含市域郊铁路)和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包括城区快线和城区普线)。其中,市域轨道交通由10、11、12、13号线组成,主要服务中心城区与余慈城区以及宁海、象山间的快速联系,最高设计时速140~160公里,可实现市域1小时交通圈目标。在上版轨道线网基础上,结合宁波整体轨道网络组织架构及时效性分析,本次线网规划新增轨道10、13号线。10号线服务宁海、奉化、鄞州南部商务区、三江口、甬江科创区、镇海新城、九龙湖、慈溪等重点发展片区,13号线服务奉化、象山湾北岸、鄞州松岙、咸祥等重点区域。
城区轨道交通新增9号线,主要服务中心城区内部,最高设计时速80~120公里,覆盖奉化、宁波枢纽、东部新城、甬江科创区等重点发展片区,支撑中心城区内部实现1小时通勤圈目标。
对于宁海的轨道交通服务,充分考虑其时效性,拟将市域轨道10号线往南延伸至宁海。新增市域轨道13号线,并与10号线在象山湾北岸互联互通,与城区轨道3、9号线在奉化火车站互联互通,实现换乘。目前,线网规划成果已纳入《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传导至《宁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步,市轨道集团将以线网规划为依据,开展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并结合区域经济条件、人口规模、客流量等因素综合确定线路的建设时序。我局也将对新增轨道线网的线路、车站、车辆基地等廊道做好预留控制,稳定线站位方案,提前为线路的开工建设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二、关于宁波大道南延接G228宁海段的建议
目前,我局正在编制《宁波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统筹城市发展、交通需求、用地条件等因素谋划全市的骨架干道网体系。提出构建以宁波大道、东海大道、公园大道为主体的南北向主动脉,贯穿全市域,服务余慈城区、中心城区与宁海、象山间的快速联系。以余慈大道、胜路高架、翠屏山大道、世纪大道、北外环、环城南路、通途路、鄞城大道、奉化大道等骨架干道强化主动脉间互联互通,满足重点发展片区间直联直通、快速通达的需求。
在宁海内有宁波大道、东海大道两条骨架干道。其中宁波大道北起前湾新区,途经翠屏山中央公园、姚江两岸、宁波枢纽、奉化、宁海,与台州市丹东线相接。规划已将宁波大道南延接G228。东海大道北起余姚,途径慈溪、翠屏山中央公园、甬江科创区、北仑、象山港、石浦等,并与宁波大道设置互通,可实现宁海与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片区的快速联系。
三、关于增设甬金衢上大佳何互通至滨海新区连接线的建议
现状宁海已建有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高速和S204省道甬临线。根据《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未来我市高速公路将形成“五向十径、连湾疏港”的网络格局,宁海县域内有甬台温高速、甬金衢上高速、甬台温高速宁海联络线、甬金高速联络线4条高速公路。
目前,市交通局正在加快推进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工程,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项目已完成初设批复,争取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底建成,可进一步提升宁海至宁波中心城区的快速通达能力。同时,甬金衢上高速公路工可研究也正在开展,拟设置大佳何互通,就近连接S313省道象西线。对于大佳何互通至滨海新区连接线,规划县道X421(大佳何至力洋)可实现与滨海新区的连通。
四、关于在现有甬台温铁路增设货运宁海站的建议
现有甬台温铁路是一条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国家一级铁路,其中宁海站为客运站。在新建甬台温高铁实施后,可综合考虑区域货源、场地改扩建条件等因素对现有甬台温铁路运输功能重新定位,增设甬台温铁路宁海货运站,具体实施需上报国铁集团同意,待明确后适时推进。
下阶段,我局将进一步对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络等进行深化研究,持续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规划控制与土地要素保障工作,推动和促进规划尽早实施落地,加强宁海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全力助推全域一体化发展。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