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工业学校造船科、轮机科:福州工业学校(原省立林森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的造船科、轮机科源自清廷批准,由船政大臣沈葆祯主持的福建船政学堂(创建于1866年)。船政学堂宗旨是培养高级造船、轮机制造和航海人才。1913年,船政学堂归海军部管辖,其中前学堂改为福州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福州海军学校,绘事院改为船政局图算所,艺圃(由艺徒学堂、匠首学堂组成)改为福州海军艺术学校。1935年起海军艺术学校相继改建或名为私立勤工初级机械科职业学校、私立勤工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私立勤工工业职业学校、私立勤工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省立林森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1952年8月,省立林森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奉命停办,除航海科并入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外(1953年11月并入新组建大连海运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航空机械科等各科先并入省立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2年12月改名福州工业学校(后多次更名,2002年并入福建工程学院),1953年造船科、轮机科师生及专用设备调归刚成立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
上海档案馆也有归档文件证实:福州工业学校“1953年造船科、轮机科师生及专用设备调归”刚成立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
所以,无论《福建省船舶工业志》还是《上海船舶工业志》,都明白无误地显示,“福建船舶工业学校”1952年奉令“北迁”上海,将“福建船政学堂”造船科、轮机科专业并入新组建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成为上海船校的造船、轮机专业主力和专业溯源之一。福建地方志史料也证实,福州工业学校是直接传承于福建船政学堂的学校之一,也是唯一一所二个涉船主专业——造船、轮机同时并入上海船校的学校。
综上所述,当年新组建的国防工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的专业就是以舰船为特色的专业体系。福州工业学校的造船科、轮机科,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船舶制造科、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轮机科转入初建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奠定了上海船校以舰船为特色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