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884,025贴子:12,179,454
  • 59回复贴,共1

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汇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国志中的曹操武将,从曹操的视角看,核心武力班底就是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这些。曹操最信任的,永远是自己家的人。关键时刻,也总是交给他们指挥军队。
第二梯队,就是五子良将,张辽,张郃,于禁,乐进,徐晃。都是半路归顺曹操的,归顺之前都有自己的部队,相当于小公司被大公司并购。
第三梯队,是许褚,典韦,重要性又要比五子良将低一档了。相当于曹操的贴身保镖。
再说三国志中的曹操文官,核心班底,按顺序排,荀彧第一,荀攸第二,贾诩第三
荀彧,负责关键决策,举荐人才,后勤保障三大最关键工作。第二梯队,程昱,郭嘉,董昭,刘烨,蒋济
三国演义里曹操武将的战斗值就很不稳定,战颜良的时候,许褚都没敢上。文官,第一就是郭嘉,第二贾诩,其他文官差不了多少,荀彧一个做后勤的,故事性不强,就一笔带过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21 00:54回复
    许褚典韦都算不上第三梯队。李典臧霸吕虔这些带兵次数都不少。。文官荀彧独一档,后面荀攸贾诩程昱甚至郭嘉,差别都不大。。。还有一类特殊的心腹,杜袭赵俨这样的,看似地位不高实际上却是监军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6-21 03:21
    收起回复
      2025-05-17 03:57:34
      广告
      错误不少,
      五子良将根本不是属于小公司被收购,臧霸,张燕,李典,李通,这些人才是,
      程昱根本不是文官而是武将,而且在武将中也是靠前的。
      文官第一梯队是荀彧和王必,荀彧这根本不管你所谓的三大核心,举荐人才是毛阶再管,贾诩一个连府官都不是的人,更不是所谓第三核心。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6-21 03:42
      收起回复
        总而言之,你懂一点,但懂得实在不多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6-21 03:43
        回复
          对曹操重要的人有好些人
          第一个夏侯惇,武官之首,家族领头人,带全族人压宝压中了,在曹操起家时帮助最大。
          第二个荀彧,文官之首,也是家族领头人,帮助曹操巩固胜利果实,制订战略。
          第三个曹仁,战绩和功劳仅次于曹操,当之无愧第一将领。
          第四个程昱,在吕布偷袭的最危难之际,听从荀彧建议守住了曹操最后的根据地,差点,就差一点历史被改写。
          第五就是一帮重要文官大臣、荀攸、钟繇、王朗那几个曹丕时代的三公,让曹操从正面上获得朝野支持。
          第六就是一帮假节边守,东西线和北线的将领,抵御对手守卫边疆。
          第七就是势力内的各地郡守,例如吕虔、贾逵等人,驱逐山贼恢复经济繁荣。
          第八各谋士,如郭嘉、刘晔、董昭、蒋济等人,出谋划策,战争取胜。
          第九各战争将领。
          第十身边亲卫,毕竟曹洪和典韦都救过曹操的命
          第十一帮助过曹操的商贾,这个放在最后因为是必然的,没有谁谁投资他帮助他就重要,事实上即使这个不投也会有另外一个投,这是趋势。就如刘备一样历史糜家不投也会有李家王家等等来押宝。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6-21 04:05
          回复
            位列三公的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6-21 09:55
            回复
              武将第一梯队没的说,肯定是曹家夏侯家那几个
              文官前期应该二荀跟戏志才,中期二荀郭嘉,后期我觉得自荀彧跟曹操有了分歧后,文官集团应该没有人能称得上算是心腹了吧
              借下来就是贾诩,程昱,刘晔,满宠这一批了。
              荀彧不用说,曹操称他"吾之子房",而且还推举了一大批人才,几乎可以说曹操文官班底有一半是荀彧推荐的。荀彧如果不是被世家所累,后期可能即使在王位问题跟曹操有分歧,也不至于被赐死。
              戏志才前期军事参谋,其死后荀彧才推荐的郭嘉。
              郭嘉,曹操原本的托孤班底中重要一位,可惜英年早逝。


              IP属地:江苏7楼2023-06-21 11:29
              收起回复
                关于楼上说的郭嘉托孤的问题
                以前有个帖子,说为啥郭嘉那么晚才进太庙
                当时没谁找出原因
                刚在司马昭的百科里发现:
                《晋书·文帝纪》:五月,天子以并州之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地方七百里,封帝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晋国置官司焉。九让,乃止。于是增邑万户,食三县,诸子之无爵者皆封列侯。秋七月,奏录先世名臣元功大勋之子了,随才叙用。
                就是说,259年,在完全解决了淮南后,司马昭加紧禅让操作,于是259年7月,启奏任用魏国功勋的子女,没官职的给点官职
                这个,被曹髦打乱了
                而郭嘉,在262年,曹奂时期,进入太庙
                233年3个,曹睿封的
                243年、244年,足足21个,曹爽牵头
                251年,司马兄弟俩加进了司马懿
                262年,加了郭嘉
                除了自称汉臣,家里吩咐不进的荀彧;有污点的于禁;儿子坚决站队司马懿的曹纯
                郭嘉最晚
                为什么?
                曹睿、曹芳恨他
                可郭嘉早死,有什么会得罪曹睿的呢
                所以大概率
                郭嘉是曹操培养,来作为辅佐曹植或曹冲的
                如果是曹冲的幕僚,那郭嘉的死都玄乎


                8楼2023-06-21 13:54
                收起回复
                  2025-05-17 03:51:34
                  广告
                  郭嘉持才酒色样样齐,晚晚通宵达旦,每晚多p可以想像年轻人的体魄每晚多次导致蒸尽仁亡英年早逝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6-21 14:57
                  收起回复
                    3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7-01 0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