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一直用的是台式机剪辑,当时把CPU和内存都升级了(i7 9700kf,64G双通道内存),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没有核显,懂得人应该知道,那几年pr对N卡的编码加速并不支持,所以导出的时候GPU几乎闲着,除非某些需要用到GPU的特效,它才会动一下,一旦完事,它又闲了,只有CPU全程100%工作。所以,虽然在这样的配置下,预览很丝滑(主要靠的是CPU,N卡可以解码加速,如果有核显会更好,而且核显在导出的时候也会全程分担工作),导出速度也还是不错的。台式机我用的是Pr pro 2019。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内存,这个东西看你剪辑文件的大小以及复杂程度,时长之类的都有关系,我64G的内存,按照我的剪辑习惯,导出时,它是可以用到30G以上的。当然小内存有小内存的玩法,再怎么的,也不能小于8G吧,这是底线了,推荐16G以上。
前段时间了解到这两年pr终于支持对N卡的编码加速了,而且解码支持更好了,新版的Pr在渲染速度上也大幅提升了,于是乎买了台联想拯救者Y9000P 2023的笔记本,具体配置如下:i9 -13900HX,RTX-4060,16G内存(双通道,有点小了,暂时先不升级了,后边肯定会改的,缺点是,笔记本大支持到32G,普通剪辑完全够用了)。下面我分享一下,用这样配置的笔记本,配合pr2023是什么样的体验。
测试过程用到的素材,是iphone 13pro拍摄的 1080P 60fps的20多个视频,视频轨用了3条,一条是素材轨,一条是背景轨,一条是其他软件做的透明字幕通道,音频只用了一条轨,视频效果用的仅包含蒙板(做做透明度,羽化等)、视频过渡转场等简单的东西做测试,这20多个视频素材均参予到了剪辑当中,剪辑完后视频总时长为4分21秒。预览体验,极速左右拖动预览,丝滑到无语论比,画面变化完全跟随你的手速,打开任务管理器,极速左右拖动时,CPU差不多是10-20%(具体记不清了,懒得再重测,当时看了一眼,只知道特别小,就没再管,与我上边说的台式成明显对比,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说i7 9700kf不好,它也很强劲,只是它的“合作伙伴”没办法帮它的忙,只能它一个人工作,所以它的占比高),而核显和独显在极速预览中,均能在百分之十几至三十之内跳动,不会再大,这也充分说明了一点,它们很强劲,给更复杂的工程,更高分辨率的素材留下了充足的空间,那时候CPU和GPU的占比才会更大。接下来是很多人看重的导出速度,这个确实惊艳到了,导出设置为H.264,最大质量,最大深度,依然是1080P,音频AAC,48000HZ,320kps,当然要用到硬件加速了,结果这个4分21秒的视频仅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出来了,当时没计时,自我感觉应该就是40秒上下,绝对不到1分钟,因为我当时在截下边这张图,哈哈,这是导出过程的各位搭档的工作状态,可以清晰的感受到,N卡的编码加速被充分调动,核显协同帮忙,而CPU终于可以歇一歇了,这是我比较满意的,但同时我看到内存,有点担心了,复杂的工程,它应该就比较吃紧了,换内存还是有必要的,因为预览时它也是在70%左右。
好了,我说的这么详细,大家应该会根据自己的剪辑需求去配电脑和升级硬件了吧?对了,我这一个是台式,一个是笔记本,CPU和GPU台式和笔记本没有可比性,同型号的CPU或GPU在台式机上能把笔记本爆成渣,这个大部分人应该是知道的,所以我笔记本的RTX4060,你不可以拿它和台式机的4060比,那是比不过的……

前段时间了解到这两年pr终于支持对N卡的编码加速了,而且解码支持更好了,新版的Pr在渲染速度上也大幅提升了,于是乎买了台联想拯救者Y9000P 2023的笔记本,具体配置如下:i9 -13900HX,RTX-4060,16G内存(双通道,有点小了,暂时先不升级了,后边肯定会改的,缺点是,笔记本大支持到32G,普通剪辑完全够用了)。下面我分享一下,用这样配置的笔记本,配合pr2023是什么样的体验。
测试过程用到的素材,是iphone 13pro拍摄的 1080P 60fps的20多个视频,视频轨用了3条,一条是素材轨,一条是背景轨,一条是其他软件做的透明字幕通道,音频只用了一条轨,视频效果用的仅包含蒙板(做做透明度,羽化等)、视频过渡转场等简单的东西做测试,这20多个视频素材均参予到了剪辑当中,剪辑完后视频总时长为4分21秒。预览体验,极速左右拖动预览,丝滑到无语论比,画面变化完全跟随你的手速,打开任务管理器,极速左右拖动时,CPU差不多是10-20%(具体记不清了,懒得再重测,当时看了一眼,只知道特别小,就没再管,与我上边说的台式成明显对比,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说i7 9700kf不好,它也很强劲,只是它的“合作伙伴”没办法帮它的忙,只能它一个人工作,所以它的占比高),而核显和独显在极速预览中,均能在百分之十几至三十之内跳动,不会再大,这也充分说明了一点,它们很强劲,给更复杂的工程,更高分辨率的素材留下了充足的空间,那时候CPU和GPU的占比才会更大。接下来是很多人看重的导出速度,这个确实惊艳到了,导出设置为H.264,最大质量,最大深度,依然是1080P,音频AAC,48000HZ,320kps,当然要用到硬件加速了,结果这个4分21秒的视频仅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出来了,当时没计时,自我感觉应该就是40秒上下,绝对不到1分钟,因为我当时在截下边这张图,哈哈,这是导出过程的各位搭档的工作状态,可以清晰的感受到,N卡的编码加速被充分调动,核显协同帮忙,而CPU终于可以歇一歇了,这是我比较满意的,但同时我看到内存,有点担心了,复杂的工程,它应该就比较吃紧了,换内存还是有必要的,因为预览时它也是在70%左右。
好了,我说的这么详细,大家应该会根据自己的剪辑需求去配电脑和升级硬件了吧?对了,我这一个是台式,一个是笔记本,CPU和GPU台式和笔记本没有可比性,同型号的CPU或GPU在台式机上能把笔记本爆成渣,这个大部分人应该是知道的,所以我笔记本的RTX4060,你不可以拿它和台式机的4060比,那是比不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