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多人说(包括浑水摸鱼的JS)人的反应才200ms,那一点键盘延迟根本感觉不出来。
首先,人的反应时间200多ms是指
你看到目标后,经过眼睛-大脑判断-神经传输到手部肌肉-筋肉机械运动,这一系列的时间是200ms
而不是说,你的手你的人不能感知200ms以下的差异
需要科普一些东西:
1.人的耳朵可以分辨1ms以下的声音延迟差异,人耳就是靠这个分辨声音方位的。
2.人的肌肤上最少有4种和触觉相关的细胞,简单点来说,正常人能交明显分辨15ms以上的延迟区别。
(区别就是不跟手,触觉比较敏感的游戏玩家可以感觉到10ms以上延迟就不跟手)
即便一个10ms延迟的键盘仍然有很多人分辨不到,但是10ms的延迟在你告诉连按、搓招、急停等操作,都会有直接影响。(你身体分辨不到,不等于对你游戏表演没影响)
游戏用键盘需要把延迟控制在5ms才不会影响你发挥
非游戏用键盘,简单码一吗字,用个15ms延迟的也凑合
(感觉不出区别不是你身体有毛病,是因为菜或不够投入而已)
最后是轴体键程选择问题,游戏党如何选择 (针对游戏,非游戏忽略)
1.先考虑总键程,这个是最影响手感和习惯。你用习惯4mm是绝对很难适应3mm的,想改也是0.5mm以内去尝试。
2.键程分前段(触发键程)和后段(回弹断触键程),厂家没特意标出的话默认当前+后=总键程
FPS 建议 2.0前段 ≥1.2,后段≤2.2。后段回程不宜过长,过长直接影响你急停变拖沓延迟。
RTS和MOBA建议 1.8 ≥前 ≥1.2,后段键程随意。为什么不建议1mm,因为容易误触,如果你从不误触那可以选1mm。
这下怎么选自己心里就应该很清楚了。
最后补充,触发延迟的遮羞布是被掀开了,但其实还有一个回弹断触延迟被绝大部分人忽略。
回弹断触那一下,机械轴体依然有个去抖的过程,所以不同厂家的延迟也会有不同,这部分延迟会影响FPS、音游、平衡球和各种需要急停的游戏。
首先,人的反应时间200多ms是指
你看到目标后,经过眼睛-大脑判断-神经传输到手部肌肉-筋肉机械运动,这一系列的时间是200ms
而不是说,你的手你的人不能感知200ms以下的差异
需要科普一些东西:
1.人的耳朵可以分辨1ms以下的声音延迟差异,人耳就是靠这个分辨声音方位的。
2.人的肌肤上最少有4种和触觉相关的细胞,简单点来说,正常人能交明显分辨15ms以上的延迟区别。
(区别就是不跟手,触觉比较敏感的游戏玩家可以感觉到10ms以上延迟就不跟手)
即便一个10ms延迟的键盘仍然有很多人分辨不到,但是10ms的延迟在你告诉连按、搓招、急停等操作,都会有直接影响。(你身体分辨不到,不等于对你游戏表演没影响)
游戏用键盘需要把延迟控制在5ms才不会影响你发挥
非游戏用键盘,简单码一吗字,用个15ms延迟的也凑合
(感觉不出区别不是你身体有毛病,是因为菜或不够投入而已)
最后是轴体键程选择问题,游戏党如何选择 (针对游戏,非游戏忽略)
1.先考虑总键程,这个是最影响手感和习惯。你用习惯4mm是绝对很难适应3mm的,想改也是0.5mm以内去尝试。
2.键程分前段(触发键程)和后段(回弹断触键程),厂家没特意标出的话默认当前+后=总键程
FPS 建议 2.0前段 ≥1.2,后段≤2.2。后段回程不宜过长,过长直接影响你急停变拖沓延迟。
RTS和MOBA建议 1.8 ≥前 ≥1.2,后段键程随意。为什么不建议1mm,因为容易误触,如果你从不误触那可以选1mm。
这下怎么选自己心里就应该很清楚了。
最后补充,触发延迟的遮羞布是被掀开了,但其实还有一个回弹断触延迟被绝大部分人忽略。
回弹断触那一下,机械轴体依然有个去抖的过程,所以不同厂家的延迟也会有不同,这部分延迟会影响FPS、音游、平衡球和各种需要急停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