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是从一外地朋友手里接过来的,朋友估计平时车多,这台车到我手车况也不算太好,跑了14800吧,20年中的车,还没到3年,外观有点惨不忍睹的感觉了,漆面小划痕不少,有些伤了底漆了,漆面也基本没有光泽度了,估计是长期室外露天停放的原因吧。。。
其他还有一些小问题我都自己处理完了,如:右后视镜松动,先是用胶布大法,好了一阵子,后来又松了,只能终极处理,加连接片,把刹车把和后视镜底座连接起来,完美解决。
还有前面板卡扣断裂AB胶伺候,勉强能用,估计再过坑的话还是会断,所以后期还是要加个支架在车架上才能彻底解决了。马桶电源失效,检查了一下是保险烧了,换了一颗5A的保险丝好了,
还有就是后挡泥板的延长板卡扣断了,大了两个孔上螺丝固定,简单暴力且有效。
还有一个是前踏板的铝合金脚垫的固定螺丝居然6颗松了5颗,佩服法国人的浪漫,这种螺丝居然还是自攻螺丝,不松才有鬼!检查车辆冷却液发现2年多的车冷却液少了不少,但是没发现有哪里的明显的漏点,无奈只能定期检查添加冷却液吧!
除了上述五点,整车目前暂时还未发现有其他帖吧反应的通病,如:发动机缸头漏油,歪屁股,尾灯不亮,电瓶馈电,车把抖动,刹车开关损坏、后减震漏油,等暂时还没遇到,后期会不会出现也不太肯定,只能见招拆招吧!
下面说说这车的一些设计特点和使用体验吧,这车,说实话,接手前,我是考虑LEAD125这种买菜车的,省油,好开,储物空间大,操控灵活,和AF4完全就是两个路数的车,为何后来会接手SF4,说到底,其实也很简单,还是添置成本的问题,车到手有点HOU不住,坐高居然有800,前后轮13吋“大”轮毂也比日系小踏板的通勤小踏板10吋轮毂大几号了,加上130的前后“宽”胎,坐上去172的身高第一次无法脚掌全着地!这车查了一下,购入价15200,还有一款联名版的15500,区别在全车贴花和手机支架,其他一样,这个价格的150CC踏板,配置只能说中规中矩吧,没有ABS,哪怕前轮单通道ABS也没有,全车灯光LED,大灯是透镜双灯设计,亮度吧,在同级车算不错吧!可惜没办法远近光同时开启,近光调好后远光的角度又偏高了,远光调好了吧,近光又只能看车头了,我自己花了几个晚上调整,最终还是不能达到最佳的照明角度,有点遗憾,帖吧有车友发过远近光同时亮的改装帖子,不过有其他车友告知这种接线来实现远近光同时亮的方法因为车有设计线路保护,过了十几秒近光又会自动熄灭,故没有改,将就用吧,毕竟夜骑的机会不是太多。。。
这车的发动机采用的是三阳发动机,由夏杏三阳代工出品,两气门,侧置水冷150CC发动机,最大功率9.3KW,对比国内一众125CC风冷发动机来说动力是非常不错了的,但是和合资150CC四气门发动机10KW以上功率的发动机来说只能勉强及格吧!这款发动机三阳也用在早期的水冷车型上,如飞度四,也是这款发动机,除了排量有所区别,其他一模一样,发动机的震动控制一般吧,低速行驶手把抖动不小,前段提速不快,中段再加速还可以,发动机过了70公里后直到90公里之间震动最小,最高骑过表显115GPS110,已经算是小排量踏板车非常不错的成绩了!比较适合长途中高速骑行,市区通勤这车没有日系小踏板车操控灵活,发动机属于高转速的设计,更适合休闲跑山摩旅!油耗方面骑了3箱油,每次加满跑到闪灯加油,市区+郊区路况,平均油耗2.85升/百公里左右,和之前了解到该车的油耗值比较相符,不算省油车,毕竟是150CC发动机+前后130宽胎的车,不可能和日系小踏板比。极限续航220+估计是有的,现在基本剩最后一格油去加,免得油泵出问题得不偿失吧!
动力部分体验完毕后就是车架和底盘部分了,这车虽然没有ABS,但是给配了个CBS联动,实际使用下来感觉这个配置比较适合新手使用,老骑友基本能比较合理的控制前后刹车的力度与时机了,CBS对于新手比较友好,非紧急刹车的时候不至于因为经验不足导致前后轮抱死打滑摔车,当然也仅仅限于非紧急状况,临界点非常低,还是要日常使用慢慢骑,才能骑到老吧!另外该车是前后碟刹的设计,刹车片正常的情况下,刹车距离搭配13吋的宽胎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刹车的反应也比较快,比日系传统的前蝶后鼓刹车来得更直接更高效!前避震正立前插,后避震氮气单减震,减震设定偏运动,高速和压弯的时候车身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可惜后避震是单避震设计,无法避免因此带来的“歪屁股”的情况发生,帖吧有好几位车友的车便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了。
来到车身设计和配置方面,该车的外形设计属于欧系运动踏板风格吧,外形比较战斗,坐姿也比较运动,坐高对于身高172以下人群不算友好,车把设计也比较另类,后视镜和左右开关总成连接,后期松动的情况算是通病,没有安排出口版的停车熄火按键也算是个小遗憾吧!大灯带超车灯设计,可惜喇叭和转向灯位置和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踏板车相反,需要时间适应。虽然定位运动车,但是还是有些小的设计是不错的,如车头自带手机支架安装底座,配合USB充电口,可以满足出行手机导航及供电需求,马桶空间一般吧,可以放下正常的四分之三盔或者小号全盔,大一点的头盔只能拎着走了,不过马桶里面也配置了一个点烟器接口,输出12V50W的功率,可以外接一些用电设备,也算是个不错的配置了!踏板的设计的确没有考虑到实用性,凸起的油箱占用了踏板的空间,降低了车辆的实用性,不过长途摩旅的踏板车友可能比较喜欢这样的设计,不用每次加油都要卸掉后座上的行李打开马桶加油了!
最后说说这车的一些使用体验吧,车到手骑了快4箱油了,平时只用来每天30公里来回上下班,日常只要不是买菜接娃的话代代步还是要比骑电驴在操控、安全上好的,也没有续航焦虑,没油就加,几分钟搞定了,不过要是买菜接娃还是要换电驴才行。给车做了个保养,换了几乎堵死的空滤,机油全合成,变速箱油也换了,给冷却液也添加到上限,加了杯架、手机支架、防嗮坐垫、马桶3D隔热垫、点烟器充电器和LED小夜灯,全车划痕点漆,后期准备等车20000公里的适合更换刹车片及轮胎,轮胎考虑前120后130,提升车辆在市区行驶的灵活性,电瓶更换大容量的锂电瓶,避免后期出问题。

其他还有一些小问题我都自己处理完了,如:右后视镜松动,先是用胶布大法,好了一阵子,后来又松了,只能终极处理,加连接片,把刹车把和后视镜底座连接起来,完美解决。
还有前面板卡扣断裂AB胶伺候,勉强能用,估计再过坑的话还是会断,所以后期还是要加个支架在车架上才能彻底解决了。马桶电源失效,检查了一下是保险烧了,换了一颗5A的保险丝好了,
还有就是后挡泥板的延长板卡扣断了,大了两个孔上螺丝固定,简单暴力且有效。
还有一个是前踏板的铝合金脚垫的固定螺丝居然6颗松了5颗,佩服法国人的浪漫,这种螺丝居然还是自攻螺丝,不松才有鬼!检查车辆冷却液发现2年多的车冷却液少了不少,但是没发现有哪里的明显的漏点,无奈只能定期检查添加冷却液吧!
除了上述五点,整车目前暂时还未发现有其他帖吧反应的通病,如:发动机缸头漏油,歪屁股,尾灯不亮,电瓶馈电,车把抖动,刹车开关损坏、后减震漏油,等暂时还没遇到,后期会不会出现也不太肯定,只能见招拆招吧!
下面说说这车的一些设计特点和使用体验吧,这车,说实话,接手前,我是考虑LEAD125这种买菜车的,省油,好开,储物空间大,操控灵活,和AF4完全就是两个路数的车,为何后来会接手SF4,说到底,其实也很简单,还是添置成本的问题,车到手有点HOU不住,坐高居然有800,前后轮13吋“大”轮毂也比日系小踏板的通勤小踏板10吋轮毂大几号了,加上130的前后“宽”胎,坐上去172的身高第一次无法脚掌全着地!这车查了一下,购入价15200,还有一款联名版的15500,区别在全车贴花和手机支架,其他一样,这个价格的150CC踏板,配置只能说中规中矩吧,没有ABS,哪怕前轮单通道ABS也没有,全车灯光LED,大灯是透镜双灯设计,亮度吧,在同级车算不错吧!可惜没办法远近光同时开启,近光调好后远光的角度又偏高了,远光调好了吧,近光又只能看车头了,我自己花了几个晚上调整,最终还是不能达到最佳的照明角度,有点遗憾,帖吧有车友发过远近光同时亮的改装帖子,不过有其他车友告知这种接线来实现远近光同时亮的方法因为车有设计线路保护,过了十几秒近光又会自动熄灭,故没有改,将就用吧,毕竟夜骑的机会不是太多。。。
这车的发动机采用的是三阳发动机,由夏杏三阳代工出品,两气门,侧置水冷150CC发动机,最大功率9.3KW,对比国内一众125CC风冷发动机来说动力是非常不错了的,但是和合资150CC四气门发动机10KW以上功率的发动机来说只能勉强及格吧!这款发动机三阳也用在早期的水冷车型上,如飞度四,也是这款发动机,除了排量有所区别,其他一模一样,发动机的震动控制一般吧,低速行驶手把抖动不小,前段提速不快,中段再加速还可以,发动机过了70公里后直到90公里之间震动最小,最高骑过表显115GPS110,已经算是小排量踏板车非常不错的成绩了!比较适合长途中高速骑行,市区通勤这车没有日系小踏板车操控灵活,发动机属于高转速的设计,更适合休闲跑山摩旅!油耗方面骑了3箱油,每次加满跑到闪灯加油,市区+郊区路况,平均油耗2.85升/百公里左右,和之前了解到该车的油耗值比较相符,不算省油车,毕竟是150CC发动机+前后130宽胎的车,不可能和日系小踏板比。极限续航220+估计是有的,现在基本剩最后一格油去加,免得油泵出问题得不偿失吧!
动力部分体验完毕后就是车架和底盘部分了,这车虽然没有ABS,但是给配了个CBS联动,实际使用下来感觉这个配置比较适合新手使用,老骑友基本能比较合理的控制前后刹车的力度与时机了,CBS对于新手比较友好,非紧急刹车的时候不至于因为经验不足导致前后轮抱死打滑摔车,当然也仅仅限于非紧急状况,临界点非常低,还是要日常使用慢慢骑,才能骑到老吧!另外该车是前后碟刹的设计,刹车片正常的情况下,刹车距离搭配13吋的宽胎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刹车的反应也比较快,比日系传统的前蝶后鼓刹车来得更直接更高效!前避震正立前插,后避震氮气单减震,减震设定偏运动,高速和压弯的时候车身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可惜后避震是单避震设计,无法避免因此带来的“歪屁股”的情况发生,帖吧有好几位车友的车便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了。
来到车身设计和配置方面,该车的外形设计属于欧系运动踏板风格吧,外形比较战斗,坐姿也比较运动,坐高对于身高172以下人群不算友好,车把设计也比较另类,后视镜和左右开关总成连接,后期松动的情况算是通病,没有安排出口版的停车熄火按键也算是个小遗憾吧!大灯带超车灯设计,可惜喇叭和转向灯位置和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踏板车相反,需要时间适应。虽然定位运动车,但是还是有些小的设计是不错的,如车头自带手机支架安装底座,配合USB充电口,可以满足出行手机导航及供电需求,马桶空间一般吧,可以放下正常的四分之三盔或者小号全盔,大一点的头盔只能拎着走了,不过马桶里面也配置了一个点烟器接口,输出12V50W的功率,可以外接一些用电设备,也算是个不错的配置了!踏板的设计的确没有考虑到实用性,凸起的油箱占用了踏板的空间,降低了车辆的实用性,不过长途摩旅的踏板车友可能比较喜欢这样的设计,不用每次加油都要卸掉后座上的行李打开马桶加油了!
最后说说这车的一些使用体验吧,车到手骑了快4箱油了,平时只用来每天30公里来回上下班,日常只要不是买菜接娃的话代代步还是要比骑电驴在操控、安全上好的,也没有续航焦虑,没油就加,几分钟搞定了,不过要是买菜接娃还是要换电驴才行。给车做了个保养,换了几乎堵死的空滤,机油全合成,变速箱油也换了,给冷却液也添加到上限,加了杯架、手机支架、防嗮坐垫、马桶3D隔热垫、点烟器充电器和LED小夜灯,全车划痕点漆,后期准备等车20000公里的适合更换刹车片及轮胎,轮胎考虑前120后130,提升车辆在市区行驶的灵活性,电瓶更换大容量的锂电瓶,避免后期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