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先看灵梦VS魔理沙的两张图。首先可以看到,整个游戏背景画面铺满了整个屏幕,两侧角色的背景是连贯的,而外框是半透明的深色状态,这点相比《花映塚》中两侧角色使用同样背景画面的设定,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在图2中,魔理沙身边冒出了半透明火焰状的效果,同时一个蓝色的直线矩形纵向贯穿整个屏幕,这恐怕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魔方阵”。
结合《花映塚》中的“吸灵范围”和《黑市》的“魔方阵”,可以得出的一些推论:
首先,灵梦周围的蓝色圆圈也是“魔方阵”,与“吸灵范围”类似,本作中不同角色的“魔方阵”是多种多样的。
其次,《黑市》中的“魔方阵”具有三个重要的效果,一是可以从弹幕中提取“弹币”,二是在主动使用时具有攻击力,三是主动使用时可以降低敌弹速度。在本作中,“魔方阵”最重要的功能可能就是提取“弹币”了,我们可以看到,屏幕上和自机周围都有许多细小的蓝紫色道具,这大概就是《黑市》中出现过的“弹币”。至于降低敌弹速度和进行输出方面,考虑到游戏平衡性,恐怕帮不上忙。
第三,在“魔方阵”展开的同时,自机周围有火焰状效果,同时下方的蓄力条发出了闪光,说明“魔方阵”展开的同时,自机也在蓄力。在《花映塚》中,自机蓄力是长按Z键,展开“吸灵范围”是按住低速键,按X键则是放B;在《黑市》中,释放“魔方阵”是单独的X键,低速键和Z键都是传统STG的设定,而使用卡牌则是C键和D键。考虑到本作中“魔方阵”的出现与自机是否处于低速状态无关,那么本作很有可能将二者结合起来,长按Z键是自机蓄力和展开“魔方阵”,按X键放B。
在画面下方的是自机的状态栏,左下角是目前激活的能力卡牌,灵梦和魔理沙都选择了“肉体强化地藏”,后面阿吽VS娜兹玲的截图中二人则分别选择的是“阴阳玉”和“八卦炉”。下方中间的是蓄力条,可以看到蓄力条上有不同的标线和等级标识,似乎不同角色的长度和数量也不尽相同。右下角的是三个星星,应该是自机B的数量,这和画面上方的三个心一样,都是东方传统的自机资源标识。
但是,这里实际上有一个疑点,可能导致这些推测被推翻。那就是,在魔理沙侧,魔理沙面对灵梦BOSS的时候,灵梦下方并没有任何变化,而魔理沙下方的星星却少了一颗,下文要提到的阿吽VS娜兹玲的情况也是一样,面对阿吽BOSS时,娜兹玲下方的星星也少了一颗。因此另一个可能性是,这并非自机能够使用的B的数量,而是自机需要击破的BOSS的数量。当击破三次BOSS之后,游戏直接结束,并不需要像《花映塚》一样将对方的血量拼完。考虑到游戏系统可能出现的巨大变化,这点并非不可假设。
关于画面中间的小怪,我将其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传统的妖精和阴阳玉阵列,其二是具有本作特色的“灵”。这其中不仅有《花映塚》中出现过的球形幽灵,更有绿色的水獭灵和蓝色的大鹫灵(疑似,过于抽象),这也对应了上文中提到的吉吊八千慧和饕餮尤魔两位组长。
同时,魔理沙侧出现了红色的阴阳玉,而灵梦侧则出现了从底部发射纵贯屏幕的激光。与《花映塚》相同,这大概就是二人的EX攻击了。本作的阴阳玉比《花映塚》的小了两个数量级,实在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至于灵梦的BOSS攻击,可以看到其上并没有看到横线或环状血条,这也与《花映塚》中的显示设定相符。只不过此处灵梦并没有使用符卡,而是打出了通常弹幕,那么这恐怕意味着《花映塚》中,低等级蓄力攻击只释放弹幕的设定,在本作中则变成了低等级蓄力释放通常弹幕。


接下来是阿吽VS娜兹玲的部分,图1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在释放BOSS攻击时,屏幕外框会消失,即使只是闪烁,但也截到了这样的图。铺满整个屏幕的道中背景,实在是蔚为壮观。
阿吽释放BOSS攻击时出现了横幅,不过与《花映塚》不同,此处没有出现宣言文字,不知是体验版尚未制作还是直接取消了这一设定。
另外,图1中还出现了娜兹玲的子机和射击,以及阿吽的子机,不太重要,仅做提及。
图2中,阿吽一侧出现了娜兹玲的EX攻击,巨大的灵摆。阿吽的身边则有一条意义不明的红色曲线,令人十分在意。而娜兹玲一侧则是阿吽的符卡,“陀螺「狛犬旋转」”,这是《天空璋》中出现过的符卡(ENH难度),弹幕与之前相比略有不同,随着游戏难度或攻击等级的不同,可能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娜兹玲的“魔方阵”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小圆形,但是我个人的猜测是,这个圆形会随着蓄力时间的增加而变大,类似《花映塚》中妖梦的“吸灵范围”,以展现她“搜寻宝物”的能力。

最后以似乎没什么营养的对话截图作为结尾。
到目前为止,登场了三个不同的场景,分别是《辉针城》2面的柳树运河、《弹幕天邪鬼》Lv-6的“阻绝人类的溪谷(《风神录》)”和《虹龙洞》2面的秘天崖。可以说都是十分平常的场景。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场景都会对应哪些角色,或者不同的角色对应哪些场景,这些仍然值得期待。
关于角色立绘,值得一提的就是灵梦的衣服上出现了《鬼形兽》中出现过的兽爪印,这也暗示了本作中可能会再次出现动物灵附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