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吧 关注:31,766贴子:472,204

回复:《五代十国全史》第八部分“三贤帝时代”(连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平之战
突然听说后周国丧,北汉皇帝刘崇惊喜交加:没想到比自己还小九岁的奸贼郭威这么快就死了,开封的皇座换上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小辈,这莫非是天老爷看见自己的虔诚,终于显灵了吗?自晋州之败后,本已经渐渐消沉的他,现在感到自己又一次复国有望了!
刘崇没有浪费一分一秒,马上派使节前往辽国,请求叔皇帝耶律璟大发天兵,与汉军联合南犯。但耶律璟与辽国的前几任皇帝不同,比起南征,辽国内部的事更让他关心。这也没办法,在火神淀事件后的这几年,辽国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一直非常激烈。


IP属地:云南79楼2023-05-18 20:34
回复
    火神淀之乱后的第二年(公元952年)正月,太尉忽古质以谋反罪被诛,但具体情况今天已不得而知;六月,身为政事令的国舅萧眉古得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感到处境危险,想设法避祸。正好,萧眉古得与勤政殿学士李瀚的私交很好,而李瀚有个弟弟正在后周镇宁节度使柴荣手下任宾客。这个弟弟私信告诉兄长:自己侍奉的柴长官是位好领导,后周这边将来一定大有前途云云。李瀚心动了,便劝萧眉古得一起南逃去后周。但谁知消息走漏,萧眉古得与李瀚都被抓住审问。
    就在萧眉古得案审理期间,七月,一起更大的谋反案浮出水面。平定火神淀之乱时的两位大功臣,即政事令耶律娄国(上一任皇帝耶律阮的弟弟,曾手刃耶律察割)与林牙耶律敌猎(以三寸不烂之舌忽悠耶律察割出行宫被诛)联手,又拉上侍中神都、郎君海里等,想以皇帝懒政的罪名推翻耶律璟。但耶律璟下手更快,谋叛分子全部被抓。随后,耶律璟下令将耶律敌猎凌迟处死,耶律娄国与萧眉古得缢杀(由于萧眉古得与耶律娄国被一同处决,我怀疑萧眉古得事前曾参与密谋,但又担心事不成才想南逃避难),其余从犯依律论罪(其中李瀚只被打了一顿板子,可能他只是想南逃,未参与谋反)。


    IP属地:云南80楼2023-05-18 20:41
    回复
      当年十二月,阿保机的五弟,耶律璟的叔爷爷,因耶律察割之乱而处于软禁中的明王耶律安端总算去世,寿数不详。转过年(953年)六月,被耶律璟软禁中的祖奶奶,那位当政时凶悍无比的应天皇太后述律平也走了,享年七十四岁。
      辽朝最老资格的开国一代都已离去,那耶律璟的位子总应该坐得安稳一点儿了吧?然而偏不,就在耶律璟为老祖母举行葬礼的国丧期间,小叔耶律李胡的次子耶律宛、郎君嵇干、林牙敌烈等又准备起事谋反。然后密谋又在发生前泄露,参与密谋的反叛分子纷纷落网(我都有点儿奇怪:在整个辽穆宗时代,皇亲国戚与朝中重臣发起的多次谋反,每次都在起事前被破获,是耶律璟的运气实在太好,还是这些谋反案本身存在猫腻呢?)。经过数月的紧张审理,这个谋反集团的成员,又增加了耶律璟的亲弟弟太平王耶律罨撒葛、林牙耶律华割、郎君耶律新罗等宗室大臣。然后,就在后周郭威逝世,柴荣登基这个月,耶律璟下令处死了耶律华割、耶律嵇干等人,但赦免了耶律宛与耶律罨撒葛的死罪,只判处流放。我不知道耶律璟这么操作是什么意思,但很显然,他的宝座仍然不稳,潜在的危险远未消除。


      IP属地:云南81楼2023-05-18 20:47
      回复
        刚刚忙完这起谋反大案,刘崇的求援使节到了。哎呀,看在刘崇年年送岁币,叔父又叫得这么甜的份上,还是帮他一把吧。不过,像爷爷、父亲、堂哥那样御驾亲征,倾国南下,最后出力不讨好,甚至死在南边的事,还是算了。坐镇京城,盯牢那些潜在的危险分子,才是保住自己皇权的重中之重。于是,耶律璟同意出动辽军,但数量不太多,只是由坐镇奉圣州(原燕云十六州中的妫州,今河北涿鹿)武定节度使耶律敌禄(杨衮)率一万骑兵南下,与刘崇合兵。
        此时,刘崇已在太原集结了汉军三万人,加上辽国派来的一万,这次南征共计出兵四万,这个数量其实并不怎么样,比上次辽汉联合伐周的七万大军少多了。不过,刘崇还是对胜利充满信心,因为对手更不如上次啊,郭威死了,王峻死了,王殷也死了,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IP属地:云南82楼2023-05-18 20:48
        回复
          二月,北汉军队与辽国援军在团柏谷完成会师,随后攻入后周境内。可能是对上一次攻打晋州的失利还心有余悸,也可能是刘崇想最大限度地利用郭威刚死造成的心理影响力,打算用最短时间杀到开封,反正他这次没有沿路况最好的汾河谷地南下,而是取道上党,进入晋东南那片自古以来兵家必争的高原。
          此时,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正是昔日那位与何福进一起发动恒州起义的英雄李荣,不过,由于柴荣继位,他为了避新皇帝的讳,刚刚改名为“李筠”。李筠得知汉辽联军进入自己的辖区,马上从潞州(今山西长治)出兵迎战,他让自己的部将穆令均率二千步骑为先锋,前往西北方向侦查敌情,自己率昭义军主力驻扎于太平驿(潞州西北)以为后应。


          IP属地:云南83楼2023-05-18 20:50
          回复
            穆令均进至梁侯驿,与北汉大将张元徽的军队相遇。这张元徽是此时北汉军中的第一号战将,极受刘崇器重,为报答这份知遇之恩,他也非常卖命,一路身先士卒。当远远发现前方出现后周军队,张元徽马上传令下去,让后面的大部队隐藏起来,埋伏于道路两侧,自己只带先头小队迎战。
            穆令均以为自己只是遇上了北汉军的一小队侦查兵,轻敌之心顿起,觉得这是白送的军功,不捞白不捞,于是挥军杀了过去。张元徽佯装不敌,一触即退,很快将穆令均诱入埋伏,然后收网,将两千周军包了饺子。一阵大杀后,穆令均被张元徽阵斩,所部大半被歼!


            IP属地:云南84楼2023-05-18 20:51
            回复
              李筠还等着穆令均回报敌情,却只见到数百残兵逃回,报知了梁侯驿的噩耗。李筠大惊,判断仅凭自己的兵力不足以对抗汉辽联军,便赶紧放弃太平驿,退入潞州城中固守,同时派信使向朝廷告急。
              很快,北汉与辽国联军再次大举南下,以及周军在梁侯驿失利的紧急战报,便传至开封,让还未从先帝驾崩的震动中平静下来的后周京城,陷入新的惶恐。后周朝廷对这份军情该如何应对,马上可以分为了激进和稳健两派。


              IP属地:云南87楼2023-05-20 23:54
              回复
                激进派的人数很少,但份量十足,因为打头的,正是刚刚登基的新皇帝柴荣。虽然从来没有指挥过作战,但柴荣却仿佛初生牛犊一样,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他接到战报,几乎没怎么思索,就决定要御驾亲征,上前线与刘崇过过招。
                这下子可急坏了朝中那些对柴荣的军事能力,保持着高度怀疑的广大稳健派大臣:咱们的新皇帝怎么这么冲动?真以为打仗是这么容易这么轻松的事?好让人联想起当年的石重贵啊。


                IP属地:云南88楼2023-05-20 23:56
                回复
                  稳健派的首领,是已经侍奉过十二位主君的朝中头号元老,太师冯道。他联合多位大臣,劝说皇帝不要亲临前线:“刘崇自三年前从平阳败退之后,实力和气势都已衰落,难以复振,所以他的所谓亲征,估计只是虚张声势,来吓唬我军。现在陛下刚刚继位,连先帝都还没有下葬,正是人心不安,极容易因为一点儿风吹草动而引发大乱的时候。所以陛下最好不要轻举妄动,派一员上将领兵出征即可。”


                  IP属地:云南89楼2023-05-20 23:58
                  回复

                    这些大臣们此时还不知道,他们这位新皇帝的特点:极有主见,一旦相信自己做的对,就会排除万难坚持做下去,哪怕朝臣们全都反对,他也不会多眨一下眼睛!孟子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IP属地:云南90楼2023-05-20 23:58
                    回复
                      现在,柴荣就相信自己的决定,才是唯一的正确选项,于是他亲自下场,反驳众臣:“刘崇得知我朝大丧,我又新立,必然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以为天下可取,神器可图!他岂能不抓住这个机会,投下他全部的赌注?所以他肯定会亲征,这一点无可怀疑!”
                      但冯道坚持反对。其实我个人觉得,冯道这些人未必真的认为刘崇不会亲征,而是不想让柴荣亲征,毕竟有些真心话不好直接说出口:专业的事么,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干好了,就凭陛下那多年茶贩子的丰富阅历,还是别去前方瞎指挥,给将士们添乱更好吧?


                      IP属地:云南91楼2023-05-21 00:01
                      回复
                        虽然后周倘若亡国,也不妨碍冯道再改换一次门庭继续做官,但以这位老先生一生与人为善的行事风格来看,他对柴荣应该没有恶意,而是真的担心由于新皇帝盲动让后周快速亡国,导致契丹人再一次进入开封,使中原大地再一次生灵涂炭!
                        而柴荣的想法也很好理解:他在国内,尤其是军队中的威望不足,此时正如四十六年前刚刚登上晋王之位的李存勖一样,极需要用一次胜利来树立权威,并真正掌握军队。如果只派一员大将出征,失败了自不必说,就算胜利了,自己的帝位恐怕会更加形同虚设!
                        那么这两种观点谁对谁错呢?其实观点本身无所谓对错,关键在于柴荣亲征能不能打赢。能打赢,柴荣的想法就是对的;打不赢,冯道的考虑就更有道理。


                        IP属地:云南92楼2023-05-21 00:02
                        回复
                          相信自己能打赢的柴荣,下场与冯道辩论道:“以前,唐太宗平定天下,每逢大战都是亲自出马,我怎么可以躲在后边呢?”冯道暗笑,也不知道是嘲笑还是苦笑,年轻人好大的口气啊!便淡淡回道:“陛下觉得自己比得上唐太宗吗?”柴荣不好说自己比得上,就换了个话题:“就凭刘崇那点儿乌合之众,遇上我的大军,打败他们还不是如泰山压卵般容易!”冯道又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不知道陛下是不是泰山呢?”
                          一阵鸡同鸭讲,把柴荣气得说不出话来,就宣布退朝。好在刚刚进入政事堂的宰相王溥是支持柴荣亲征的,很好,有一票支持就够了,其余的所有反对票自动无效!柴荣开始集结军队,准备亲征。


                          IP属地:云南93楼2023-05-21 00:05
                          回复
                            考虑自己在禁军老兵中没有威信,倘若到了关键时刻,那些老兵油子万一不听指挥,不就糟了!柴荣决定马上着手组建一支新的军队,直接听命于自己。可时间紧迫,新组建的军队得不到充分训练,怎么保证战斗力?柴荣的想法是,从兵源入手,只挑选那些趫捷勇猛之人入役,自然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那么除了正规军队,社会上哪个群体比较能打呢?当然是那些啸聚山林的山贼土匪,和行走江湖的亡命之徒了,自从中原军民发起反契丹大起义,民间武装大量兴起之后,这类人数量是非常可观的。
                            于是柴荣下诏,无论山贼土匪或是在逃的杀人犯,凡身体强健,勇力可观者,都允许他们报效国家,投军自赎。由勇猛过人的心腹赵匡胤负责考核,只要经过考核,得到录用,那么他们之前犯过的案子,都可以得到赦免,并编入殿前军。诏书一下,果然有大批有过污点的骁勇之士纷纷投军,殿前军的员额开始扩充,变得很像五代版的加里森敢死队,也成为柴荣最信任的亲军。殿前军原先只是后周侍卫亲军系统中的一支,从此后地位逐渐提高,为之后脱离侍卫亲军独立埋下伏笔。


                            IP属地:云南94楼2023-05-22 22:05
                            回复
                              殿前都指挥使,原本是李重进,但考虑到李重进的特殊身份,柴荣对他多多少少还是有所顾忌,所以将其升职为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将位置稍低,但与皇帝更亲近殿前都指挥使一职,改授给张永德。
                              不过,在扩充殿前军的诏书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有人听说这道诏书的内容,就乘机杀掉和自己有私仇的人,然后一转身就去投军,杀人罪便一笔勾销。此类事件发生不少后,柴荣也知道了,后来逐渐取消了编入亲军便赦免旧罪的规定。
                              除了在京城紧张扩军,柴荣已经开始调动地方军队,支援前线。三月三日,柴荣命自己的岳父,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为东线主帅,镇宁节度便郭崇(即当初参与拥戴郭威,并杀死刘赟的那个郭崇威,为避讳改名郭崇)为副,率军出磁州(今河北磁县),跨太行山,威胁刘崇大军的侧后;护国节度使王彦超为西路军主帅,保义节度使韩通为副,率军从晋州东进,争取与符彦卿的东路军会合,切断刘崇的归路。不过周军主力还是在中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等各路军队,在监军向训督促下,先进至泽州(今山西晋城),一面声援潞州,一面等待皇帝的亲征大军。


                              IP属地:云南95楼2023-05-22 2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