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有环境照明的问题,对于电子纸阅读器而言,补充环境光,大多围绕设备在做文章,有这样的:

也有这样的

但最终差不多都这样了

咱说下阅读器的屏幕构成
电子书阅读器的补光是一种前置光源,基于电子纸的反射型显示属性,所以电子书一般的屏幕结构如下图:

从上图我们知道,各层级都通过光学胶进行粘合(即所谓“全贴合”),以保证通透性,即便如此,于透光率也是有减损的,因为厂商所用的材质、工艺和调试有些微的差异,导致显示效果上有不同。
再说下调光 ~
手机、平板这块,我们总听到说什么“PWM调光、类DC调光”,这是为了提升屏幕的护眼效果,支持高频PWM调光、类DC调光等模式,降低频闪对眼睛带来的压力(没提这两项参数就可能是默认低频PWM调光)。当然,并不是每个用户都能感受到频闪带来的视觉刺激,但有总比没有好。

高频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光的原理。简单说就是调整屏幕亮度,其实是通过调节通电时长(占空比)来实现的,通电时间长,视觉观感上就越亮,通电时间短,观感上就越暗。而高频PWM调光就是在低亮度环境下通过提升闪烁频率来让人眼难以察觉。

如果晚上低亮度玩手机会眼睛痛,建议选择有高频PWM调光的手机,或者直接买LCD屏,DC调光更直接。
如果厂商想要没有频闪的DC调光,就需要保持屏幕常亮并且控制每个像素点的亮度保持一致。然而 OLED屏幕每个像素点都是单独发光的,如果屏幕上某块区域的像素点亮度没有跟其它区域保持一致。就会出现显示效果偏差的情况,比如屏幕黑一块,亮一块,非常的难受。还有就是烧屏的问题,这在OLED上更为明显,因为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屏像素点中RGB子像素的衰减。
电子书有DC调光不?
电子纸的产品就没有这种情况,它是前置光源,不需要考虑子像素,可以直接通过开光来控制电流,调整功率来调节LED灯带的亮度,理论上可以做到256级的亮度规划。所以,一般地电子书厂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定义,来设定前光的亮度和等级的。当然,灯珠越多,越亮,功耗自然就上去了。
除了亮度还有色温,关于色温,大致可以参考下图的定义。

相关产品:
比如手头这款产品(国文A8),选择的色温就是约6500K,较接近于自然光。

当然也有厂商做了冷暖双色光,把控制权交给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亮度和色温;更进阶的是自己设定几种前光的场景模式供用户选择。这些都是阅读器厂商为良好阅读体验而做出的努力。
电子书的阅读灯从过去的外设变成如今的“内设”,是技术演进的结果,完善了阅读场景。用户在选择的时候,多少要关注下屏幕的材质和贴合工艺,以及调制方式,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阅读器产品。【完】
如您在电子书方面有任何想法和意见,欢迎交流。感谢!

也有这样的

但最终差不多都这样了

咱说下阅读器的屏幕构成
电子书阅读器的补光是一种前置光源,基于电子纸的反射型显示属性,所以电子书一般的屏幕结构如下图:

从上图我们知道,各层级都通过光学胶进行粘合(即所谓“全贴合”),以保证通透性,即便如此,于透光率也是有减损的,因为厂商所用的材质、工艺和调试有些微的差异,导致显示效果上有不同。
再说下调光 ~
手机、平板这块,我们总听到说什么“PWM调光、类DC调光”,这是为了提升屏幕的护眼效果,支持高频PWM调光、类DC调光等模式,降低频闪对眼睛带来的压力(没提这两项参数就可能是默认低频PWM调光)。当然,并不是每个用户都能感受到频闪带来的视觉刺激,但有总比没有好。

高频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光的原理。简单说就是调整屏幕亮度,其实是通过调节通电时长(占空比)来实现的,通电时间长,视觉观感上就越亮,通电时间短,观感上就越暗。而高频PWM调光就是在低亮度环境下通过提升闪烁频率来让人眼难以察觉。

如果晚上低亮度玩手机会眼睛痛,建议选择有高频PWM调光的手机,或者直接买LCD屏,DC调光更直接。
如果厂商想要没有频闪的DC调光,就需要保持屏幕常亮并且控制每个像素点的亮度保持一致。然而 OLED屏幕每个像素点都是单独发光的,如果屏幕上某块区域的像素点亮度没有跟其它区域保持一致。就会出现显示效果偏差的情况,比如屏幕黑一块,亮一块,非常的难受。还有就是烧屏的问题,这在OLED上更为明显,因为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屏像素点中RGB子像素的衰减。
电子书有DC调光不?
电子纸的产品就没有这种情况,它是前置光源,不需要考虑子像素,可以直接通过开光来控制电流,调整功率来调节LED灯带的亮度,理论上可以做到256级的亮度规划。所以,一般地电子书厂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定义,来设定前光的亮度和等级的。当然,灯珠越多,越亮,功耗自然就上去了。
除了亮度还有色温,关于色温,大致可以参考下图的定义。

相关产品:
比如手头这款产品(国文A8),选择的色温就是约6500K,较接近于自然光。

当然也有厂商做了冷暖双色光,把控制权交给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亮度和色温;更进阶的是自己设定几种前光的场景模式供用户选择。这些都是阅读器厂商为良好阅读体验而做出的努力。
电子书的阅读灯从过去的外设变成如今的“内设”,是技术演进的结果,完善了阅读场景。用户在选择的时候,多少要关注下屏幕的材质和贴合工艺,以及调制方式,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阅读器产品。【完】
如您在电子书方面有任何想法和意见,欢迎交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