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是三国时代我最欣赏的一员武将,除了超凡的武艺、惊艳的箭法,更重要的是他对母亲的孝、对孔融的义以及和与孙策一诺千金的知己情,虽然算不得什么主要角色,但他豪侠般的传奇色彩和“品学兼优”的个人魅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光荣游戏中,太史慈曾长期作为东吴武将的招牌,以高武力值令初读三国的人熟识。但进入三国8之后,不知为何他的武力出现了大幅削弱。连续三代只有91、92、90,被甘宁甚至周泰超过。好在三国11开始,太史慈的设定回到了常规状态93,属于超一流武将和一流武将的分界线,通常仅次于吕、五虎、典许庞、文丑甘宁这11人,而高于二张二夏侯徐晃等人。个人认为,如果将甘宁换成颜良,这个排名和设定几乎是完美的。
统御方面,早期太史慈的这项数值并不高,只有80上下。从三国12开始突飞猛进,两度冲上90,这个说起来有些夸大了。无论演义还是正史,太史慈亲自率兵征战的记录不多,我们只能根据他曾统领一方,压得猛将刘磐不敢犯境的史实给予一定的评价。毕竟,不战屈人之兵才是最了不起的。个人认为太史慈的统率80出头也就足够了。
智力方面,基本都是在67左右,除了个别时候降到58,总体看还是稳定的。作为三十六计“瞒天过海”的代言人,太史慈的智谋长期被低估了。毕竟演义里为了显示他的武艺,删除了智谋描写,还让他自作聪明中计被张辽射退场,不仅算不得聪明,甚至要说有点笨了。
政治上,太史慈作为武将,得分不算低。也许是光荣认为,比起同时代很多纯将军,这个被正史定位为诸侯的人物,还是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吧。
魅力方面,太史慈已经被锁定在79,作为一位个人品德很突出的人物,这个数值其实可以再高一些。
在光荣游戏中,太史慈曾长期作为东吴武将的招牌,以高武力值令初读三国的人熟识。但进入三国8之后,不知为何他的武力出现了大幅削弱。连续三代只有91、92、90,被甘宁甚至周泰超过。好在三国11开始,太史慈的设定回到了常规状态93,属于超一流武将和一流武将的分界线,通常仅次于吕、五虎、典许庞、文丑甘宁这11人,而高于二张二夏侯徐晃等人。个人认为,如果将甘宁换成颜良,这个排名和设定几乎是完美的。
统御方面,早期太史慈的这项数值并不高,只有80上下。从三国12开始突飞猛进,两度冲上90,这个说起来有些夸大了。无论演义还是正史,太史慈亲自率兵征战的记录不多,我们只能根据他曾统领一方,压得猛将刘磐不敢犯境的史实给予一定的评价。毕竟,不战屈人之兵才是最了不起的。个人认为太史慈的统率80出头也就足够了。
智力方面,基本都是在67左右,除了个别时候降到58,总体看还是稳定的。作为三十六计“瞒天过海”的代言人,太史慈的智谋长期被低估了。毕竟演义里为了显示他的武艺,删除了智谋描写,还让他自作聪明中计被张辽射退场,不仅算不得聪明,甚至要说有点笨了。
政治上,太史慈作为武将,得分不算低。也许是光荣认为,比起同时代很多纯将军,这个被正史定位为诸侯的人物,还是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吧。
魅力方面,太史慈已经被锁定在79,作为一位个人品德很突出的人物,这个数值其实可以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