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平台
处理器:英特尔酷睿 i9-13900K
主板:AORUS钛雕Z790 TACHYON
散热:NZXT Z73 360水冷
内存:金士顿 FURY 5600 16G x2
显卡:GeForce RTX 3060 GAMING OC 12G
从特性上来看,AORUS钛雕Z790 TACHYON是适合狂热硬件玩家的
处理器供电采用15+1+2相,还是用了105A供电,连处理器的8+8Pin插座都是实心金属
所有配置都是为超频准备,这块主板的接口看着明显与普通主板不同,带有数量不少的手动调节硬件按钮,很直观地把超频点火切换、CPU倍频开关、BIOS模式切换、电压测量点都放在大家的面前。




i9 13900K默认成绩
我们在Window11下先测试若干基准成绩,看看不同超频后有什么性能提升
AORUS钛雕Z790 是可以释放英特尔TurboBoost 2.0功耗限制的,需要进入BIOS-高级模式-处理器设置菜单-将Turbo功率限制设置为IntelPOR

在BIOS默认设置并解锁Turbo Boost2.0功耗的情况下,这颗13900K在CinebenchR23中获得单核 2229分,多核 40133分。

CPU-Z处理器基准测试中获得单核893分,多核16918分。
在3DMark处理器基准测试CPU Profile测试中,全核心Max threads成绩为16107。
在Geekbench 6中也获得了单核2949分,多核18915分的成绩。

进行AIDA64单烤FPU测试,最大P核频率稳定在5.3Ghz,E核稳定在4.3Ghz,核心最高温度98度,稳定后维持在88度,功耗295瓦左右,此时电压在1.3V附近。
热身超频——Instant 6GHz
在Z790钛雕这块主板上,能够通过BIOS进行超频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分别是:
l Instant 6GHz
l 手动多核超频
l OCTVB
其中Instant 6GHz为技嘉独有功能,针对小白用户一键将13900K超频至6GHz。在BIOS中,F2进入高级模式,在“GIGABYTE PerfDrive”选项中就能开启Instant 6GHz。对小白玩家十分友好方便。

开启Instant 6GHz模式后,BIOS其余选项没有任何变化,具体还不知道技嘉如何实现的这一功能。在Cinebench R23中,单核2233分,多核40660分,相较全默认设置下单核变化不大,倒是多核上涨了几百分。
在CPU-Z基准中,获得单核核898分,多核16974分。
3DMark处理器基准测试CPU Profile测试中,全核心Max threads成绩为16608。上涨了五百分左右。

Geekbench 6单核 2764分,多核19053分。
经典AIDA64烤个机,看看处理器工作状态如何。可以看到,在满载状态下,两颗金银核心跑在5.3GHz,其余P核则维持在5.0GHz,E核4.3GHz,电压同样1.3V左右,温度5分钟稳定后88°。

至于6GHz,通过HWINFO能看到,出现在第四核心。但可惜的是也仅出现在这颗核心。要想得到肉眼可见的提升,还得靠手动超频。
小试身手——手动多核超频
在 Core i9-13900K 上,所有 P 核都可以在从 1 个活跃 P 核到 8 个活跃 P 核的所有场景下运行在5.8 GHz。E 核频率保持不变,默认为 4.3 GHz。而这也就为多核超频带来了可能。
在BIOS中,在简单模式中关闭XMP并切换到高级模式。
基于此次超频所使用的平台,综合处理器体质和散热情况下,最终设置如下:
将 CPU 基本时钟设置为 99.85 MHz
需要注意的是,在Z790芯片组上,英特尔针对不同的倍频为玩家开放了电压偏移选项,称作V/F。在较低频率下可以适当降低电压,有助于中低负载情况下提升平均有效频率。高频率下可以适当增压,带来更稳定的超频体验。但是实际超频时V/F调度会与我们的手动超频有冲突,解决办法之一便是将外频稍微降低或提高,只要不是100这个整数即可,所以最终超频调试之后我们选择将倍频设置为99.85MHz。

进入高级 CPU 设置子菜单
将电压降低启动的 TVB 设置为禁用
将 AVX 设置设置为用户定义
将 AVX 偏移设置为 2
这一项设置的目的为在运行AVX指令集应用时,由于AVX会为处理器带来更大的功耗以及热量,在极限超频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失败。所以主动设置在运行AVX指令时向下偏移频率,控制功耗以及热量,带来可控的超频体验。
主动Turbo 倍频设置为手动
将 Turbo Ratio(1P-Core 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2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3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4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5 P-CoreActive)设置为 59
将 Turbo Ratio(6 P-CoreActive)设置为 59
将 Turbo Ratio(7 P-CoreActive)设置为 57
将 Turbo Ratio(8 P-CoreActive)设置为 56
将 Turbo E-Core 1Ratio设置为 44
将 Turbo E-Core 1范围设置为 16

将“各个核心睿频加速极限控制”设置为手动
将 Turbo P-Core 0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1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2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3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4 Ratio限制设置为 56
将 Turbo P-Core 5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6 Ratio限制设置为 56
将 Turbo P-Core 7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离开高级 CPU 设置子菜单
将核心电压模式设置为自适应 Vcore
将 VF 偏移模式设置为选择
将内部 CPU Vcore 设置为 1.45
将 VF 点 6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7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8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9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10 偏移设置为 -0.05

进入高级电压设置子菜单-进入CPU-VRM 设置子菜单
将 CPU Vcore 负载线校准设置为Turbo
进入内部 VR 控制子菜单
将 IA 交流负载线设置为 1
将 IA 直流负载线设置为 1

设置完毕,F10保存重启进入系统。先来一轮Cinebench R23看看效果,多核41413,单核2353,相较默认设置下分数提升非常明显。

CPU-Z单核909分,多核17309,作为全核超频来说成绩提升不错。
3DMark处理器基准测试CPU Profile测试中,全核心Max threads成绩为17067。比Instant 6GHz
上涨了四百分左右,比默认上涨差不多一千分。

Geekbench 6中获得了单核2995分,多核19484分的成绩。
依旧是经典烤个机看看实力,满负载工况下稳定后温度到顶,处理器封装温度飙到98度,此时金银核心跑到5.6GHz高频,其余P核也在5.3GHz,E核4.4GHz,处理器功耗直接飙升到340W。HWINFO显示在轻负载下所有P核都达到了6GHz的高频,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
挖掘极限——OCTVB超频
ThermalVelocity Boost是英特尔在8代旗舰处理器上首次应用的功能,简称TVB,这个功能简单解释就是,处理器温度低于某一上限时,会主动提升频率去逼近这个上限,而往往这个上限在台式机处理器上为70°。也就是说,在处理器有工作负载并低于70°时,它会主动将频率提升,甚至短暂超过睿频频率,直到达到这个上限后不再变化。
而在两年后的2020年,英特尔推出Intel Cryo Cooling Technology后便开放了TVB设置。而这也就让玩家们多了一种超频的方法,这就是OCTVB。
OCTVB需要单独设置每一个核心的TVB温度上限,同时因为每一个核心体质不同,所需设置的温度上限不同,能够达到的频率也不相同。于是在一番折腾后,最终超频6.1GHz设置如下:
在简单模式下,单击 XMP/EXPO – 已禁用
切换到高级模式
将 CPU 基本时钟设置为 99.85 MHz

进入高级 CPU 设置子菜单
进入频率 TVB 子菜单
将Frequency Clipping TVB设置为 Core Split
将 TVB Core1 和 Core2 Temperature0设置为 80
将 TVB Core3、Core4、Core5 和 Core6 Temperature0 设置为 75
将 TVB Core7 和 Core8 Temperature0 设置为 70
将TVB Core1、Core2、Core3、Core4、Core5、Core6DownBin0设置为1
将 TVB Core7 和 Core8 DownBin0 设置为 2
将 TVB Core1、Core2、Core3、Core4、Core5 和 Core6 Temperature1设置为 100
将 TVB Core7 和 Core8 Temperature1设置为 90
将所有TVB CoreDownBin1设置为1

将电压降低启动的 TVB 设置为禁用
将 AVX 设置设置为用户定义
将 AVX 偏移设置为 3
将主动Turbo倍频设置为手动
将 Turbo Ratio(1 P-CoreActive)设置为 61
将 Turbo Ratio(2 P-CoreActive)设置为 61
将 Turbo Ratio(3 P-CoreActive)设置为 61
将 Turbo Ratio(4 P-CoreActive)设置为 61
将 Turbo Ratio(5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6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7 P-CoreActive)设置为 59
将 Turbo Ratio(8 P-CoreActive)设置为 59
将 Turbo E-Core Ratio1设置为 45
将 Turbo E-Core 范围1设置为 15
将 Turbo E-Core Ratio2设置为 44
将 Turbo E-Core 范围2设置为 16
将 Turbo Per Core Limit Control 设置为手动
将 Turbo P-Core 0 比率限制设置为61
将 Turbo P-Core 1 比率限制设置为60
将 Turbo P-Core 2 比率限制设置为61
将 Turbo P-Core 3 比率限制设置为61
将 Turbo P-Core 4 比率限制设置为56
将 Turbo P-Core 5 比率限制设置为61
将 Turbo P-Core 6 比率限制设置为56
将 TurboP-Core 7 比率限制设置为 61


离开高级 CPU 设置子菜单
将核心电压模式设置为自适应 Vcore
将 VF 偏移模式设置为选择
将CPU核心电压设置为 1.485
将 VF 点 6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7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8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9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10 偏移设置为 -0.05

进入高级电压设置子菜单
进入 CPU-VRM 设置子菜单
将防掉压设置为 Turbo
设置完成,F10保存重启开机打开Cinebench R23一气呵成!单核2378分,相比全核超频略有上涨,但不多。多核成绩40551,相比全核略微拉跨,但两种超频方式不一样,受限于散热情况,OCTVB的威力还是不太能够完全发挥。

CPU-Z成绩单核909.9分,多核17126.7分。没有比得过全核超频。
简单烤机测试,上来就飙到100°,触发过热降频。毫无疑问散热是最大的瓶颈,在散热条件不够顶级的情况下使用OCTVB方式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的。毕竟散热不够充足,温度早早达到TVB上限,频率自然上不去。
轻负载情况下倒是成功跑到6.1GHz,烤机功耗325W左右,在温度方面比不过全核超频,但在功耗和频率上能够和全核超频同一水平。

以上就是在Z790钛雕主板上进行三种不同方式超频的小小分享,其实善于观察细节就会发现,无论是何种超频,13900K的超频瓶颈是散热,市售的360一体水冷很难压制,让处理器轻易触碰到温度墙。这块钛雕在驾驭340W恐怖功耗的13900K时仍没有达到极限,VRM也就是处理器供电区域的温度甚至没有达到60°,足见顶级超频主板的恐怖用料,这块主板的定位,显然不是给普通超频爱好者,而是极限玩家,用Z790钛雕主板玩液氮来冲击超频记录的。
处理器:英特尔酷睿 i9-13900K
主板:AORUS钛雕Z790 TACHYON
散热:NZXT Z73 360水冷
内存:金士顿 FURY 5600 16G x2
显卡:GeForce RTX 3060 GAMING OC 12G
从特性上来看,AORUS钛雕Z790 TACHYON是适合狂热硬件玩家的
处理器供电采用15+1+2相,还是用了105A供电,连处理器的8+8Pin插座都是实心金属
所有配置都是为超频准备,这块主板的接口看着明显与普通主板不同,带有数量不少的手动调节硬件按钮,很直观地把超频点火切换、CPU倍频开关、BIOS模式切换、电压测量点都放在大家的面前。




i9 13900K默认成绩
我们在Window11下先测试若干基准成绩,看看不同超频后有什么性能提升
AORUS钛雕Z790 是可以释放英特尔TurboBoost 2.0功耗限制的,需要进入BIOS-高级模式-处理器设置菜单-将Turbo功率限制设置为IntelPOR

在BIOS默认设置并解锁Turbo Boost2.0功耗的情况下,这颗13900K在CinebenchR23中获得单核 2229分,多核 40133分。

CPU-Z处理器基准测试中获得单核893分,多核16918分。

在3DMark处理器基准测试CPU Profile测试中,全核心Max threads成绩为16107。

在Geekbench 6中也获得了单核2949分,多核18915分的成绩。

进行AIDA64单烤FPU测试,最大P核频率稳定在5.3Ghz,E核稳定在4.3Ghz,核心最高温度98度,稳定后维持在88度,功耗295瓦左右,此时电压在1.3V附近。

热身超频——Instant 6GHz
在Z790钛雕这块主板上,能够通过BIOS进行超频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分别是:
l Instant 6GHz
l 手动多核超频
l OCTVB
其中Instant 6GHz为技嘉独有功能,针对小白用户一键将13900K超频至6GHz。在BIOS中,F2进入高级模式,在“GIGABYTE PerfDrive”选项中就能开启Instant 6GHz。对小白玩家十分友好方便。

开启Instant 6GHz模式后,BIOS其余选项没有任何变化,具体还不知道技嘉如何实现的这一功能。在Cinebench R23中,单核2233分,多核40660分,相较全默认设置下单核变化不大,倒是多核上涨了几百分。

在CPU-Z基准中,获得单核核898分,多核16974分。

3DMark处理器基准测试CPU Profile测试中,全核心Max threads成绩为16608。上涨了五百分左右。

Geekbench 6单核 2764分,多核19053分。

经典AIDA64烤个机,看看处理器工作状态如何。可以看到,在满载状态下,两颗金银核心跑在5.3GHz,其余P核则维持在5.0GHz,E核4.3GHz,电压同样1.3V左右,温度5分钟稳定后88°。

至于6GHz,通过HWINFO能看到,出现在第四核心。但可惜的是也仅出现在这颗核心。要想得到肉眼可见的提升,还得靠手动超频。
小试身手——手动多核超频
在 Core i9-13900K 上,所有 P 核都可以在从 1 个活跃 P 核到 8 个活跃 P 核的所有场景下运行在5.8 GHz。E 核频率保持不变,默认为 4.3 GHz。而这也就为多核超频带来了可能。
在BIOS中,在简单模式中关闭XMP并切换到高级模式。
基于此次超频所使用的平台,综合处理器体质和散热情况下,最终设置如下:
将 CPU 基本时钟设置为 99.85 MHz
需要注意的是,在Z790芯片组上,英特尔针对不同的倍频为玩家开放了电压偏移选项,称作V/F。在较低频率下可以适当降低电压,有助于中低负载情况下提升平均有效频率。高频率下可以适当增压,带来更稳定的超频体验。但是实际超频时V/F调度会与我们的手动超频有冲突,解决办法之一便是将外频稍微降低或提高,只要不是100这个整数即可,所以最终超频调试之后我们选择将倍频设置为99.85MHz。

进入高级 CPU 设置子菜单
将电压降低启动的 TVB 设置为禁用
将 AVX 设置设置为用户定义
将 AVX 偏移设置为 2
这一项设置的目的为在运行AVX指令集应用时,由于AVX会为处理器带来更大的功耗以及热量,在极限超频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失败。所以主动设置在运行AVX指令时向下偏移频率,控制功耗以及热量,带来可控的超频体验。
主动Turbo 倍频设置为手动
将 Turbo Ratio(1P-Core 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2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3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4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5 P-CoreActive)设置为 59
将 Turbo Ratio(6 P-CoreActive)设置为 59
将 Turbo Ratio(7 P-CoreActive)设置为 57
将 Turbo Ratio(8 P-CoreActive)设置为 56
将 Turbo E-Core 1Ratio设置为 44
将 Turbo E-Core 1范围设置为 16

将“各个核心睿频加速极限控制”设置为手动
将 Turbo P-Core 0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1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2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3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4 Ratio限制设置为 56
将 Turbo P-Core 5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将 Turbo P-Core 6 Ratio限制设置为 56
将 Turbo P-Core 7 Ratio限制设置为 60

离开高级 CPU 设置子菜单
将核心电压模式设置为自适应 Vcore
将 VF 偏移模式设置为选择
将内部 CPU Vcore 设置为 1.45
将 VF 点 6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7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8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9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10 偏移设置为 -0.05

进入高级电压设置子菜单-进入CPU-VRM 设置子菜单
将 CPU Vcore 负载线校准设置为Turbo
进入内部 VR 控制子菜单
将 IA 交流负载线设置为 1
将 IA 直流负载线设置为 1

设置完毕,F10保存重启进入系统。先来一轮Cinebench R23看看效果,多核41413,单核2353,相较默认设置下分数提升非常明显。

CPU-Z单核909分,多核17309,作为全核超频来说成绩提升不错。

3DMark处理器基准测试CPU Profile测试中,全核心Max threads成绩为17067。比Instant 6GHz
上涨了四百分左右,比默认上涨差不多一千分。

Geekbench 6中获得了单核2995分,多核19484分的成绩。

依旧是经典烤个机看看实力,满负载工况下稳定后温度到顶,处理器封装温度飙到98度,此时金银核心跑到5.6GHz高频,其余P核也在5.3GHz,E核4.4GHz,处理器功耗直接飙升到340W。HWINFO显示在轻负载下所有P核都达到了6GHz的高频,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

挖掘极限——OCTVB超频
ThermalVelocity Boost是英特尔在8代旗舰处理器上首次应用的功能,简称TVB,这个功能简单解释就是,处理器温度低于某一上限时,会主动提升频率去逼近这个上限,而往往这个上限在台式机处理器上为70°。也就是说,在处理器有工作负载并低于70°时,它会主动将频率提升,甚至短暂超过睿频频率,直到达到这个上限后不再变化。
而在两年后的2020年,英特尔推出Intel Cryo Cooling Technology后便开放了TVB设置。而这也就让玩家们多了一种超频的方法,这就是OCTVB。
OCTVB需要单独设置每一个核心的TVB温度上限,同时因为每一个核心体质不同,所需设置的温度上限不同,能够达到的频率也不相同。于是在一番折腾后,最终超频6.1GHz设置如下:
在简单模式下,单击 XMP/EXPO – 已禁用
切换到高级模式
将 CPU 基本时钟设置为 99.85 MHz

进入高级 CPU 设置子菜单
进入频率 TVB 子菜单
将Frequency Clipping TVB设置为 Core Split
将 TVB Core1 和 Core2 Temperature0设置为 80
将 TVB Core3、Core4、Core5 和 Core6 Temperature0 设置为 75
将 TVB Core7 和 Core8 Temperature0 设置为 70
将TVB Core1、Core2、Core3、Core4、Core5、Core6DownBin0设置为1
将 TVB Core7 和 Core8 DownBin0 设置为 2
将 TVB Core1、Core2、Core3、Core4、Core5 和 Core6 Temperature1设置为 100
将 TVB Core7 和 Core8 Temperature1设置为 90
将所有TVB CoreDownBin1设置为1

将电压降低启动的 TVB 设置为禁用
将 AVX 设置设置为用户定义
将 AVX 偏移设置为 3
将主动Turbo倍频设置为手动
将 Turbo Ratio(1 P-CoreActive)设置为 61
将 Turbo Ratio(2 P-CoreActive)设置为 61
将 Turbo Ratio(3 P-CoreActive)设置为 61
将 Turbo Ratio(4 P-CoreActive)设置为 61
将 Turbo Ratio(5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6 P-CoreActive)设置为 60
将 Turbo Ratio(7 P-CoreActive)设置为 59
将 Turbo Ratio(8 P-CoreActive)设置为 59
将 Turbo E-Core Ratio1设置为 45
将 Turbo E-Core 范围1设置为 15
将 Turbo E-Core Ratio2设置为 44
将 Turbo E-Core 范围2设置为 16
将 Turbo Per Core Limit Control 设置为手动
将 Turbo P-Core 0 比率限制设置为61
将 Turbo P-Core 1 比率限制设置为60
将 Turbo P-Core 2 比率限制设置为61
将 Turbo P-Core 3 比率限制设置为61
将 Turbo P-Core 4 比率限制设置为56
将 Turbo P-Core 5 比率限制设置为61
将 Turbo P-Core 6 比率限制设置为56
将 TurboP-Core 7 比率限制设置为 61


离开高级 CPU 设置子菜单
将核心电压模式设置为自适应 Vcore
将 VF 偏移模式设置为选择
将CPU核心电压设置为 1.485
将 VF 点 6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7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8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9 偏移设置为 -0.05
将 VF 点 10 偏移设置为 -0.05

进入高级电压设置子菜单
进入 CPU-VRM 设置子菜单
将防掉压设置为 Turbo
设置完成,F10保存重启开机打开Cinebench R23一气呵成!单核2378分,相比全核超频略有上涨,但不多。多核成绩40551,相比全核略微拉跨,但两种超频方式不一样,受限于散热情况,OCTVB的威力还是不太能够完全发挥。

CPU-Z成绩单核909.9分,多核17126.7分。没有比得过全核超频。

简单烤机测试,上来就飙到100°,触发过热降频。毫无疑问散热是最大的瓶颈,在散热条件不够顶级的情况下使用OCTVB方式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的。毕竟散热不够充足,温度早早达到TVB上限,频率自然上不去。
轻负载情况下倒是成功跑到6.1GHz,烤机功耗325W左右,在温度方面比不过全核超频,但在功耗和频率上能够和全核超频同一水平。

以上就是在Z790钛雕主板上进行三种不同方式超频的小小分享,其实善于观察细节就会发现,无论是何种超频,13900K的超频瓶颈是散热,市售的360一体水冷很难压制,让处理器轻易触碰到温度墙。这块钛雕在驾驭340W恐怖功耗的13900K时仍没有达到极限,VRM也就是处理器供电区域的温度甚至没有达到60°,足见顶级超频主板的恐怖用料,这块主板的定位,显然不是给普通超频爱好者,而是极限玩家,用Z790钛雕主板玩液氮来冲击超频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