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见一热贴,没来得及回就被喀嚓了。但不吐不快,还是想把看法贴出来。)
关于南诏泰族说,某网友(北大学泰语的吧?)认为jao/zao与诏(zhao)的相似而认为泰族说成立。
1.诏 字唐音读若tiao(带点卷舌),"南诏"一词首见于唐朝的史料,那么当时的人记音反映的当然是唐朝的读音。诏字应读若tiao音。与某君声称的泰语 zao/jao都相去甚远。
[另:诏 字的声旁是 召, 中古音读若tiao,在一些汉字中保存了其古音,比如 千里迢迢 的迢, 以及 苕, 笤(有兴趣的在拼音输入法例字中找找,有不少)]
2.南诏的泰族说起因于英国人Davis写的一本书,叫 Yunnan: The Link Between the India and Yangtze River。 成书于1909年。他搜集了100个白语词,然后与周围语言对比。
认为有四种词汇来源(按 多少顺序)汉语42%-藏缅33%-孟高棉23%-掸2%。他认为大理周围没有其他说孟高棉语的民族,所以白语中的孟高棉语汇必定是本族语而其他语汇是借 贷而来。
这个论断有如下几个缺陷:
1.研究者本身的缺陷。
Davis本人不是语言学家,而是一个博物学工作者。奉英国政 府命令做从印度到云南的综合考察(重点在地质,顺带考察民俗),是为当时英政府修通印度到中国的铁路服务的。
总之Davis语言学上是一个略知一 二的门外汉,靠几本字典对照来下结论。所用的语言材料不是国际音标记录所得,而是一部分是他按英语发音在当地采集的词汇,一部分是参考
法国人在中 南半岛做语言调查得到的资料,当然也是用法语的习惯记音。其中偏差不言而喻。比如ch这个字母组合在英,法中拼的音各不相同。总之,他欠缺严格的方法训 练,其结论自然成问题。由于davis的书是英文世界第一本记录云南以及白族资料的书,所以中国以外的人自然以其为准(因为看懂英文的人比看懂古汉语的人显然多多了)。造成谬种流传,连前苏联百科全书都信这个。
2.研究方法的缺陷:
Davis重点指出的20个白语例词早在1930年代就被西南联大的闻韧教授一一驳倒,指出很 多词实际上是古汉语词。比如裤子,白语为guanl, 系古汉语“裈”。而非孟高棉语。
闻韧进一步指出了Davis的硬伤:仅从个别字词的相似不 足以下如此大的结论。
比如说我们也可以效法Davis的方法用几个巧合的词来证明中国人是英国人变的:
石头 (shitou) -stone
角(jiao, 方言gu)-angel
背(bei,粤语bak) - back
设 (she)-set
色(se)-sex
妈(ma) -mom
爹(die) -dad
苦力(ku li) -coolie
那 位IP是北京的网友的功夫那更是了得了,仅从jao一个词拉关系,我觉得“水平”已经大大盖过了Davis同学了。
关于南诏泰族说,某网友(北大学泰语的吧?)认为jao/zao与诏(zhao)的相似而认为泰族说成立。
1.诏 字唐音读若tiao(带点卷舌),"南诏"一词首见于唐朝的史料,那么当时的人记音反映的当然是唐朝的读音。诏字应读若tiao音。与某君声称的泰语 zao/jao都相去甚远。
[另:诏 字的声旁是 召, 中古音读若tiao,在一些汉字中保存了其古音,比如 千里迢迢 的迢, 以及 苕, 笤(有兴趣的在拼音输入法例字中找找,有不少)]
2.南诏的泰族说起因于英国人Davis写的一本书,叫 Yunnan: The Link Between the India and Yangtze River。 成书于1909年。他搜集了100个白语词,然后与周围语言对比。
认为有四种词汇来源(按 多少顺序)汉语42%-藏缅33%-孟高棉23%-掸2%。他认为大理周围没有其他说孟高棉语的民族,所以白语中的孟高棉语汇必定是本族语而其他语汇是借 贷而来。
这个论断有如下几个缺陷:
1.研究者本身的缺陷。
Davis本人不是语言学家,而是一个博物学工作者。奉英国政 府命令做从印度到云南的综合考察(重点在地质,顺带考察民俗),是为当时英政府修通印度到中国的铁路服务的。
总之Davis语言学上是一个略知一 二的门外汉,靠几本字典对照来下结论。所用的语言材料不是国际音标记录所得,而是一部分是他按英语发音在当地采集的词汇,一部分是参考
法国人在中 南半岛做语言调查得到的资料,当然也是用法语的习惯记音。其中偏差不言而喻。比如ch这个字母组合在英,法中拼的音各不相同。总之,他欠缺严格的方法训 练,其结论自然成问题。由于davis的书是英文世界第一本记录云南以及白族资料的书,所以中国以外的人自然以其为准(因为看懂英文的人比看懂古汉语的人显然多多了)。造成谬种流传,连前苏联百科全书都信这个。
2.研究方法的缺陷:
Davis重点指出的20个白语例词早在1930年代就被西南联大的闻韧教授一一驳倒,指出很 多词实际上是古汉语词。比如裤子,白语为guanl, 系古汉语“裈”。而非孟高棉语。
闻韧进一步指出了Davis的硬伤:仅从个别字词的相似不 足以下如此大的结论。
比如说我们也可以效法Davis的方法用几个巧合的词来证明中国人是英国人变的:
石头 (shitou) -stone
角(jiao, 方言gu)-angel
背(bei,粤语bak) - back
设 (she)-set
色(se)-sex
妈(ma) -mom
爹(die) -dad
苦力(ku li) -coolie
那 位IP是北京的网友的功夫那更是了得了,仅从jao一个词拉关系,我觉得“水平”已经大大盖过了Davis同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