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在逛国外的Head-Fi论坛,里面关于索尼这个DSD母带重置技术的讨论很多,我总结了一下,并结合我自己的理解和听感。。
这是个很奇特的功能,打开DSD母带重置后,你会立马感觉声音变小了一些,声音不如之前饱满,细节貌似也变少了,这个时候先不要急着关闭,可以将音量稍微调大几格(升级到最新系统此功能的音量差异已经变小),多听一段时间,让大脑适应一下,你会发现你的耳朵更容易注意到音乐里面的各种细节,低频更有层次,高频延伸更好,细腻耐听,声音的密度和信息量也上来了,并且声底更扎实和安定,这种声音感觉非常的放松,可以让你静下心来好好欣赏音乐。
我分析了一下,并结合Head-Fi论坛各路大神的说法,我觉得索尼这个DSD母带重置引擎就是一个过滤器,在关闭此模式下播放一般的无损音频,虽然音乐信息是相对完整的,所以你会觉得声音比较大,那是因为“完整”也包含了很多会让大脑和耳朵神经元感到疲劳的噪声信息,在这个模式下,听起来会觉得声压大,信息量丰富,貌似推力也更大,其实这只是错觉,因为你的大脑一股脑的接收了这一系列所谓“完整”的信息量,其实它一直在努力的分辨哪些是噪音,哪些是真实的乐器和细节,听不了一会儿,就疲劳了,耳神经也因为接受到了大量无用的噪音信息导致灵敏度下降,所以,你会不停的加大音量,甚至开启高增益,其实你的大脑早就受不鸟了。。。索尼这个DSD母带重置引擎作用就在此,它最大程度的过滤掉了音乐信息中的各种噪声,并保留了音乐中原始的信息,该有的细节一点不少,而且由于你的大脑得到了解放,耳神经会更加轻松的获取到音乐中的各种细节。。
根据Head-Fi论坛某位大神的说法,这个DSD母带重置引擎是走的另外一个FPGA通路,所以要获得最佳的体验,需要在此模式下再煲机200小时,但我没有尝试,我还没有玩儿得这么精,目前我已经觉得听起来非常舒服了。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建议低增益模式,因为高增益劣化音质在Head-Fi论坛已经是共识了,他们用金二低增益推大z1r的也不少。。当你总是觉得推力不够,听不到细节,总是想提高音量或者是打开高增益,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你的耳朵神经元变迟钝了?你的大脑已经在给你发送求救信号了?是否该调低音量让你的大脑休息一下?这次索尼发布的黑金二代,欧洲和美国的版本都是不带高增益的,即使是正常增益下,音量都要比我们的小一些的,欧美那边搞音量限制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次,打开DSD母带重置引擎后,禁用索尼自带的耳机应用程序,此程序一直在后台运行会有隐形的声场布置会干扰到DSD母带重置的发挥。
然后关闭设置里面的高解析串流功能,原因同上一条。。
DSD增益保持默认-3db
以上都是基于金砖二代(固件版本1.05)+小z1r
另外谈一下索尼那个系统自带的耳机应用程序,感觉这边很少有人说这个,但浏览了Head-Fi论坛后,还真的获取到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
之前我一直认为这只是给蓝牙耳机适配的应用程序,但居然这个对有线耳机,比如小z1r也是有效的,具体操作就是:先打开应用注册,并选择你的有线耳机,然后上传你的耳朵照片给索尼,它会分析你的耳朵形状,并给你一个专门适合你的耳机和你的耳形的配置文件,只要你配置成功,这个耳机应用程序会一直在后台运行,并影响你的本地音乐播放器的声音,想要完全发挥,就要打开设置里面的高解析串流功能,并同时开启DSEE,这个DSEE现在是AI技术了,就是说DSEE和高解析串流以及耳机应用程序这三者都是相互关联的。。。AI检测到某些音乐,比如你在听一些现场演出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索尼耳机包装盒上面那个360音效,类似观众掌声之类的方位等等。。。
但这个耳机应用程序的技术又是和我之前讲的DSD母带重置引擎相互独立,所以如果要打开DSD重置,就要禁用耳机应用程序并关闭设置里面的高解析串流功能。。
建议是:想追求尽量的原音重现和放松不疲劳的音乐氛围,就用DSD重置,想体验索尼的360音效就用DSEE并打开高解析串流,启用耳机应用程序。。
我还是喜欢DSD母带重置,因为可以让我静下心来感受音乐中的各种细节,但这个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可能不一定适合所有的音乐类型,其次,真的是非常耗电!
另外,索尼一向采用S-Master 数放,比起传统放大器,S-Master 对各种电源噪声和其他各种干扰更加的敏感,所以索尼将大部分精力都用来降低噪音干扰提高声音纯净度等,比如机内各种电容,电阻零部件,布线,电路设计以及机身材质等等。。。再比如无氧铜底座纯度从99.96%提升到99.99%这些听起来就像笑话的事,还有内存卡影响音质之类的言论,我觉得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下?
还是声明一下,以上言论大多转自国外Head-Fi论坛,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待商榷。。
各位有兴趣的可以再研究研究,我只是抛砖引玉。。。




这是个很奇特的功能,打开DSD母带重置后,你会立马感觉声音变小了一些,声音不如之前饱满,细节貌似也变少了,这个时候先不要急着关闭,可以将音量稍微调大几格(升级到最新系统此功能的音量差异已经变小),多听一段时间,让大脑适应一下,你会发现你的耳朵更容易注意到音乐里面的各种细节,低频更有层次,高频延伸更好,细腻耐听,声音的密度和信息量也上来了,并且声底更扎实和安定,这种声音感觉非常的放松,可以让你静下心来好好欣赏音乐。
我分析了一下,并结合Head-Fi论坛各路大神的说法,我觉得索尼这个DSD母带重置引擎就是一个过滤器,在关闭此模式下播放一般的无损音频,虽然音乐信息是相对完整的,所以你会觉得声音比较大,那是因为“完整”也包含了很多会让大脑和耳朵神经元感到疲劳的噪声信息,在这个模式下,听起来会觉得声压大,信息量丰富,貌似推力也更大,其实这只是错觉,因为你的大脑一股脑的接收了这一系列所谓“完整”的信息量,其实它一直在努力的分辨哪些是噪音,哪些是真实的乐器和细节,听不了一会儿,就疲劳了,耳神经也因为接受到了大量无用的噪音信息导致灵敏度下降,所以,你会不停的加大音量,甚至开启高增益,其实你的大脑早就受不鸟了。。。索尼这个DSD母带重置引擎作用就在此,它最大程度的过滤掉了音乐信息中的各种噪声,并保留了音乐中原始的信息,该有的细节一点不少,而且由于你的大脑得到了解放,耳神经会更加轻松的获取到音乐中的各种细节。。
根据Head-Fi论坛某位大神的说法,这个DSD母带重置引擎是走的另外一个FPGA通路,所以要获得最佳的体验,需要在此模式下再煲机200小时,但我没有尝试,我还没有玩儿得这么精,目前我已经觉得听起来非常舒服了。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建议低增益模式,因为高增益劣化音质在Head-Fi论坛已经是共识了,他们用金二低增益推大z1r的也不少。。当你总是觉得推力不够,听不到细节,总是想提高音量或者是打开高增益,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你的耳朵神经元变迟钝了?你的大脑已经在给你发送求救信号了?是否该调低音量让你的大脑休息一下?这次索尼发布的黑金二代,欧洲和美国的版本都是不带高增益的,即使是正常增益下,音量都要比我们的小一些的,欧美那边搞音量限制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次,打开DSD母带重置引擎后,禁用索尼自带的耳机应用程序,此程序一直在后台运行会有隐形的声场布置会干扰到DSD母带重置的发挥。
然后关闭设置里面的高解析串流功能,原因同上一条。。
DSD增益保持默认-3db
以上都是基于金砖二代(固件版本1.05)+小z1r
另外谈一下索尼那个系统自带的耳机应用程序,感觉这边很少有人说这个,但浏览了Head-Fi论坛后,还真的获取到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
之前我一直认为这只是给蓝牙耳机适配的应用程序,但居然这个对有线耳机,比如小z1r也是有效的,具体操作就是:先打开应用注册,并选择你的有线耳机,然后上传你的耳朵照片给索尼,它会分析你的耳朵形状,并给你一个专门适合你的耳机和你的耳形的配置文件,只要你配置成功,这个耳机应用程序会一直在后台运行,并影响你的本地音乐播放器的声音,想要完全发挥,就要打开设置里面的高解析串流功能,并同时开启DSEE,这个DSEE现在是AI技术了,就是说DSEE和高解析串流以及耳机应用程序这三者都是相互关联的。。。AI检测到某些音乐,比如你在听一些现场演出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索尼耳机包装盒上面那个360音效,类似观众掌声之类的方位等等。。。
但这个耳机应用程序的技术又是和我之前讲的DSD母带重置引擎相互独立,所以如果要打开DSD重置,就要禁用耳机应用程序并关闭设置里面的高解析串流功能。。
建议是:想追求尽量的原音重现和放松不疲劳的音乐氛围,就用DSD重置,想体验索尼的360音效就用DSEE并打开高解析串流,启用耳机应用程序。。
我还是喜欢DSD母带重置,因为可以让我静下心来感受音乐中的各种细节,但这个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可能不一定适合所有的音乐类型,其次,真的是非常耗电!
另外,索尼一向采用S-Master 数放,比起传统放大器,S-Master 对各种电源噪声和其他各种干扰更加的敏感,所以索尼将大部分精力都用来降低噪音干扰提高声音纯净度等,比如机内各种电容,电阻零部件,布线,电路设计以及机身材质等等。。。再比如无氧铜底座纯度从99.96%提升到99.99%这些听起来就像笑话的事,还有内存卡影响音质之类的言论,我觉得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下?
还是声明一下,以上言论大多转自国外Head-Fi论坛,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待商榷。。
各位有兴趣的可以再研究研究,我只是抛砖引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