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州郡志》所载刘宋大明八年(464年)的户口数是:901769户、5174074口。尽管东晋兴宁二年(364年)实行的“庚戌土断”及义熙九年(413年)的“义熙土断”使南迁的移民户口也与土著一样纳入了朝廷编户,但户口隐漏严重的基本状况并未得到改变,所以在《宋书·州郡志》中就有不少单位的户口数存在着无法解释的矛盾。例如,西晋的临海郡在东晋时已析为临海、永嘉二郡,又增置了二县,照理必定户口已有增加;可是户口数却只有西晋数的56.7%。又如西晋时的零陵郡,东晋时已析置营阳郡,刘宋时正常情况下也应该户口增加,可是户口数也只有西晋时的21.7%。类似的单位还可以找到不少。前面我们已经推断过东晋人口的最高数至少应比起点数高50%,这些单位在没有发现什么可作解释的理由的情况下户口数字有如此大幅度的减少,这只能说明当时的户籍登记是有很大遗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