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吧 关注:848,695贴子:29,529,504

走了点弯路,分享一下心得体会,纯交流勿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入坑公路车差不多两年,前前后后换了三个车架,从50码到46码再到54码,为何跨度如此之大,总结下来就是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认知不足,建议有条件的车友先去做个飞艇,哪怕初阶,没有条件的车友按照教程测好跨高,计算出stack和reach两个数值,根据str选车架也大差不差了。
21年5月刚开始接触公路车什么也不懂,拉我入坑的车友说根据我的身高(172cm)选一个50码的车架就行,海鲜市场蹲了挺久看中了一个很老的ITM的碳架,尺码50,骑了一年感觉也还行,随着对公路车的了解越来越深,逐渐对车架的类型、重量、硬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换个架子玩玩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22年5月在某大神帮助下收到一个快客R7碳架和一对碳刀,对于尺码选择上听信了大神的宁小勿大的言论,选了一个46码的车架,骑着骑着越骑越不舒服,总感觉有力使不出,直到有一天一车友说“兄弟你怎么骑那么小的架子”,我才知道原来是架子小了,怪不得怎么调整都调不好。


为了更好的延续骑行的热情,慢慢的开始研究公路车的尺码,了解到stack(堆高)和reach(前伸量)两个数值才是选对尺码的关键,不要去看尺码和推荐的身高了。自己测得跨高为80cm,根据公式0.69*80=552或0.7*80=560,那么适合我的Stack值应该在550-560之间,根据自己的骑行风格为普通,str值为1.48,那么reach值为552/1.48=372或560/1.48=378之间。

通过计算所得数据,再回过头看看快客的车架几何,46码的reach值为377(合适),stack值仅为515(小了很多),过小的堆高导致我怎么调整都不舒服,总感觉身体缩为一团施展不开。其实这个架子不适合我,50码的str为532.7/387.5=1.37,52码的str为550/392.5=1.40,都是偏竞技风格的,自己的身体柔韧性和核心力量已经不适合了。

22年10月得知首府有飞艇服务,趁国庆假期到店做了初阶,根据我的身体数据(身高172cm,跨高82cm,臂长和躯干数据忘了)得到的stack值为559,reach值为377,str刚好为1.48,想不到和自己套着公式算的数据竟然相差不大,有了准确得数据为后期的车架选择提供了很多便利。


那时候已经交了高仕特8170电变碟刹的定金,可是等车要两个月,为了过渡想着还是入手一个便宜点的架子应付算了,蹲了一段海鲜市场,终于找到一个又便宜(不到一千),又有几何数据的车架,54码stack值为546,reach值为383,str为1.43,56码stack值为556,reach值为396,str为1.41,54码为最适合我的尺码。

装好车之后发现骑起来完全没有了以前那种施展不开的感觉,日常骑行有150公里的小长途,也有30公里的高强度拉扯,无论是平路巡航还是拉扯,摇车上坡还是高速下坡,发现适合的车架才是享受骑行的开始。

以上就是一些小小的心得体会,给一些想入门的车友做个参考,如果车架尺码选择不正确,轻则越骑越无趣直至弃坑,重则损害身体得不偿失。至于前面说的那辆高仕特,等的实在太久等不及,用一样的钱收了车友的斯特拉,不知道赚了还是亏了。


IP属地:广西1楼2023-02-23 02:25回复
    果然大家不喜欢看字太多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2-23 09:57
    收起回复
      我按公式算就差很多,不知道为啥。身高167,跨高79.9,0.69*79.9=551,fitting出来stack值为520,reach值为360


      IP属地:江苏3楼2023-02-23 10:31
      收起回复
        我感觉你还是没搞明白,最终的关键值是stack plus和reach plus,车架的stack和reach其实意义不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2-23 10:40
        收起回复
          哥,我和你身高跨高相近,认同你选stack的结论,但我觉得不该刻板地纠结str;这个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我曾经也以为reach短一些舒服,但实际上错误了,上身没有伸展开,反而别扭;换了车架reach390的,哇塞,茅塞顿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2-23 10:56
          收起回复
            车架上下偏差1码甚至有时差2码都是可以调过来的,车架没法骑那是都偏的超出范围了。所以选车架大小除了自身条件外,很重要的是审美,在折中区间,不喜欢头管加垫圈的要偏大,喜欢长把立的要偏小。
            因此知道自己适合的stack plus和reach plus才是最最重要的,可以在舒适的同时使得车整体符合自己的审美。至于转向灵活和稳定性就是更高阶的设定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2-23 11:03
            回复
              哪家店?做初阶贵不贵啊友仔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2-23 11:07
              收起回复
                我175,跨高85,全套飞艇选的车架stack548,reach379,满垫圈,110长的一体把。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2-23 15:44
                回复
                  事实就是做了fitting也买不到合适的尺寸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2-23 16:05
                  收起回复
                    和你的经历类似,身高179cm,跨高83cm,一开始骑了个49码的guru,头管垫圈像长颈鹿,前轮还打脚尖。后面去做了sizing ,发现合适我的码数是56。小车架通过调坐高和加长把立,是能调到相应的位置,但会出现比如转向和操控问题。还有,把立垫圈太多也不安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2-23 17:03
                    回复
                      从安全性来说头管垫圈最多3个,要是你压根不摇车的话还允许多点,虽然长颈鹿总归不好看。
                      3个垫圈30mm,而大多数厂家一码相差15mm左右。另外通过换把立,极端的-17度(把立与地面水平)换成往上翘的10度7度,还可以提升10mm。
                      所以说靠垫圈和把立,弥补2个尺码的偏差是可行的。
                      知道你适合的stack plus就可以往下挑车架,并用垫圈调整了。
                      再说大车架和小车架的区别。有不少顶级pro用小车架,原因:
                      小车架轻一点。
                      小车架前后轮轴距短,转弯半径小更灵活。
                      小车架配长把立,低趴和摇车时稳定性更好。(力臂长了敏感度低)
                      小车架往往坐管角度更垂直,意味着人和膝盖位置可以更靠前,更好发力。(冲刺,突围等发力场合,车手都是往前面坐甚至站的)
                      所以以前没有一体把的时代,经常可以看到职业pro用偏小的车架,搭配-17度130 140长的超长把立。玩家群体中用这种配置的也大多是猛男大腿。
                      小车架也有问题
                      垫圈放满后就再没有往上调整余地。
                      因为把立长人重心更靠前,更加危险,特别是急刹车。
                      因为更倾向于前倾发力,对膝盖的压力大,膝伤风险更大。
                      根据上面优缺点分析,为什么职业大佬喜欢小车架长把立,为什么以前民间传闻买小不买大,就很容易理解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2-23 19:54
                      收起回复
                        我身高172 跨高83到84 ,也正在选架子,不知道怎么选了,s还是M?大佬给看看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05-11 14:41
                        收起回复
                          172跨高79.5之前骑50的瑞克多,飞下来40mm垫圈,100mm-10°方远一体把,现在收了辆54的scott我按几何数据留了20mm垫圈,同样地一体把换成了90mm的,stack少了1mm,reach短了4mm(坐垫后移一点点弥补),目前没感觉有啥不舒服,不懂我这种调整合不合理


                          IP属地:上海14楼2023-05-11 16:27
                          回复
                            +3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8-16 0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