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发展吧 关注:10,896贴子:408,846
  • 4回复贴,共1

【知识贴】天津“七十二沽”的说法从何而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七十二沽,是天津旧时的别名,又叫津门、津沽、沽上。称津门是因为明朝初年设军事卫戍之地天津卫,它正处京畿门户,所以叫“津门”。又因天津古时名直沽,所以设天津卫之后,也称津沽。而津沽、沽上的名称更与河流的名称有关。沽是一条古河名,沽河故道在今通县以东,并有东西之分。东沽河即今潮白河、蓟运河等,西沽河即今北运河、海河。所以沿沽河两岸的村庄名称多带有沽字,像三岔沽、小直沽、大直沽、塘沽、汉沽等。


IP属地:天津1楼2023-02-08 14:29回复
    ooorar、四叶草_橙海、假球迷3.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七十二沽”名声大的是从西北的丁字沽、西沽起,继之是城东北的小直沽,东、西泥沽等,直到海河入海处的大沽。西沽和丁字沽距离较近。清初诗人朱导江诗句云:“潞卫交流入海平,丁沽风物久闻名。”潞河即今北运河,卫河是南运河,两河流进天津,在城北八里处汇合,成丁字形,故名丁字沽。西沽在明代曾设官渡,清康熙时在旧址设浮桥。民国后,沿北运河岸遍种桃树,春天桃花盛开,成为天津春游胜地。抗战前夕,桃树残存已不多,西沽桃林的盛名则仍在。清末水师学堂及武库的旧址,后来成为著名的北洋大学的校舍,即在西沽桃堤之侧。直沽是明清以来对天津三岔口居民区的通称。具体地点,《方舆纪要》说是在县东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在其东南,群流横溢,茫无涯涘,故称大直沽。流传下来的大直沽地名在今海河东岸,当地多设制酒烧锅,酿制高粱白干酒出名,天津产酒即以“直沽酒”闻名全国。咸水沽在海河中下段西南岸,同葛沽、桃园沽、西泥沽等都在一侧。当年我曾乘汽船从海河的市内码头出发,沿河下行游览过这几个地方。咸水沽和葛沽在城东南四、五十里处,是天津郊区的两个大镇。据说,海河水随潮上涨,咸水至此而止,故名咸水沽。海河入海处,两岸对峙的是大沽和塘沽。近代著名的盐碱化学工业大厂“久大”和“永利”的盐田都设在大沽。海河滩上的盐田茫茫耀眼,一望无际;引水风车高耸入云,与翱翔的海鸥比高低。对岸塘沽有大型的造船厂;有现代化的海港,巨型轮船停泊在港口,很是壮观。塘沽居民善使船、打鱼;又多远出海外者,塘沽亦有侨乡意味。20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在塘沽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塘沽及其港口的建设,更加一日千里!


    IP属地:天津2楼2023-02-08 14:31
    回复
      2025-08-26 02:02: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冷知识:天津附近的“沽”其实并不止这七十二沽。
      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说。实际上不只这么多。如果把天津、宁河、宝坻、蓟县、玉田、丰润诸县叫沽的地方加起来,共有81个沽。
      比如唐山玉田县的窝洛沽,比如唐山市丰南区的尖子沽、东河沽等地。也带着沽,但因为不在天津的版图内,所以,并不算是七十二沽之列。


      IP属地:天津3楼2023-02-08 14:37
      回复
        最后,附带最全的天津卫“七十二沽”名称,以备查验。
        天津城范围内(包含环城四区)二十一沽:丁字沽、西沽、东沽(东沽在窑洼,见明时窑洼元帝庙磬文“曰东沽港村”,今元帝庙改净土院)、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贾家沽、邢家沽、咸水沽、葛沽、元沽、草头沽、桃源沽、盘沽、四里沽、邓善沽、郝家沽、东泥沽、中泥沽、西泥沽、大沽。此二十一沽,从西潞河名也,西潞河一名西沽河。
        在宝坻区境内有二十九沽:翦子沽、南在沽、五道沽、小塔沽、又小塔沽、王家沽、曹家沽、葫芦沽、青稗沽、于家沽、梁家沽、貉子沽、西鲁沽、东鲁沽、菱角沽、矼石沽、塔沽、半截沽、大淀沽、玛瑙沽、大骆里沽、小骆里沽、大沽、滩沽、北里自沽、南里自沽、八道沽、傍道沽、西壮沽。
        在宁河区境内有二十二沽:曰齐家沽、南沽、江石沽、大麦沽、傍道沽、捷道沽、麦子沽、东槐沽、中兴沽、北涧沽、盘沽、南涧沽、钩楼沽、汉沽、马杓沽、李家沽、又李家沽、蛏头沽、宁车沽、塘儿沽、田家沽、丰家沽。此二县五十一沽,从东潞河名也,东潞河一名东沽河。


        IP属地:天津4楼2023-02-08 14: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