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权评估中折现率的选取,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折现率是指将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折现率与利率不完全相同,利率是资金本身的报酬,只表示资产(资金)本身的获利能力,而与使用条件、占有和使用用途没有直接关系,而折现率与使用条件、占有和使用用途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按照现在折现率的基本构成: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采用风险累加法,风险报酬率=勘查开发阶段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财务经营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即安全报酬率,通常可以参考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国债利率或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来确定。本指导意见中无风险报酬率,可以选取距离评估基准日前最近发行的长期国债票面利率、选取最近几年发行的长期国债利率的加权平均值、选取距评估基准日前最近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等作为无风险报酬率。截止今天,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75%,最新一期国债三年期票面年利率3.8%、五年期票面年利率4.17%。
《评估准则》风险报酬率取值参考如下:
风险报酬率分类 取值范围 (%) 备注
勘查开发阶段
普查 2.00~3.00 已达普查
详查 1.15~2.00 已达详查
勘探及建设 0.35~1.15 已达勘探及拟建、在建项目
生产 0.15~0.65 生产矿山及改扩建矿山
行业风险 1.00~2.00 根据矿种取值
财务经营风险 1.00~1.50
当然,选取折现率,应与不同的收益口径和不同的评估目的匹配,收益途径不同评估方法和不同的评估目的选取的折现率不同,比如煤炭行业现在的风险就应该比一般矿种要高一些,比如说抵押贷款融资的矿山财务经营风险就要比一般矿山高一些,等等。
依据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第18号公告,价款评估中地质勘查程度为详查及以下的探矿权评估折现率取9%,勘探以上的探矿权及(申请)采矿权评估折现率取8%。在二级市场中,也有很多评估报告采用了8%的折现率,大多数还是在7%到8%之间。也见到过用6.8%的,这个怎么说呢,就有点像前些年无风险报酬率相对较高的时候,算出折现率超过8%,就显得多多少少有些尴尬。因为收益途径方法中折现率越高,它体现出的矿权价值反而降低,那么,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矿权在二级市场中的价值还不如价款的值高;另外折现率它实际上就是相应的投资回报率,6.8%的回报率,基本上就是比安全利率高一点的风险报酬,何谈投资收益,与其担这个风险还不如去买买国债。
折现率的问题其实很多专家、前辈们都已经总结探讨过,我在这里也并没有什么新意,只是想听听各位在实际操作中有没有什么经验之谈,或者反馈一些地区、行业、各种规模矿山的经营状况、赢利水平相关的信息也好,就是交流交流。也期待新的准则在这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指导更新,现阶段,我们还是只能自己“动脑筋”。
那么,按照现在折现率的基本构成: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采用风险累加法,风险报酬率=勘查开发阶段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财务经营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即安全报酬率,通常可以参考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国债利率或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来确定。本指导意见中无风险报酬率,可以选取距离评估基准日前最近发行的长期国债票面利率、选取最近几年发行的长期国债利率的加权平均值、选取距评估基准日前最近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等作为无风险报酬率。截止今天,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75%,最新一期国债三年期票面年利率3.8%、五年期票面年利率4.17%。
《评估准则》风险报酬率取值参考如下:
风险报酬率分类 取值范围 (%) 备注
勘查开发阶段
普查 2.00~3.00 已达普查
详查 1.15~2.00 已达详查
勘探及建设 0.35~1.15 已达勘探及拟建、在建项目
生产 0.15~0.65 生产矿山及改扩建矿山
行业风险 1.00~2.00 根据矿种取值
财务经营风险 1.00~1.50
当然,选取折现率,应与不同的收益口径和不同的评估目的匹配,收益途径不同评估方法和不同的评估目的选取的折现率不同,比如煤炭行业现在的风险就应该比一般矿种要高一些,比如说抵押贷款融资的矿山财务经营风险就要比一般矿山高一些,等等。
依据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第18号公告,价款评估中地质勘查程度为详查及以下的探矿权评估折现率取9%,勘探以上的探矿权及(申请)采矿权评估折现率取8%。在二级市场中,也有很多评估报告采用了8%的折现率,大多数还是在7%到8%之间。也见到过用6.8%的,这个怎么说呢,就有点像前些年无风险报酬率相对较高的时候,算出折现率超过8%,就显得多多少少有些尴尬。因为收益途径方法中折现率越高,它体现出的矿权价值反而降低,那么,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矿权在二级市场中的价值还不如价款的值高;另外折现率它实际上就是相应的投资回报率,6.8%的回报率,基本上就是比安全利率高一点的风险报酬,何谈投资收益,与其担这个风险还不如去买买国债。
折现率的问题其实很多专家、前辈们都已经总结探讨过,我在这里也并没有什么新意,只是想听听各位在实际操作中有没有什么经验之谈,或者反馈一些地区、行业、各种规模矿山的经营状况、赢利水平相关的信息也好,就是交流交流。也期待新的准则在这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指导更新,现阶段,我们还是只能自己“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