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board吧 关注:608,381贴子:56,998,973

【Billboard】Beyonce的RENAISSANCE到底出色在哪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发帖就是截点咨询,没有整理过乐评之类的内容了。
去年实在有一张不得不说的专辑,就是Beyonce的Renaissance——一张从第一遍听到一半我就断定是年度最佳的作品,彻头彻尾的颅内狂欢。
闲聊的时候有很多人问过这张专辑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被捧到如此高的位置,我也在各种平台反驳过许多“乐评人”认为其吵闹的言论,此帖只是做个整理。
欢迎碧粉大夸特夸,但严禁任何黑酸,尤其是关于布碧两家的


IP属地:广西1楼2023-01-28 06:38回复
    、muronjingxue、2B抱抱.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很久没发长篇的帖子了,也就是最近Miley发歌截一些咨询跟踪过来,乐评虽然在各个地方随手会发,但也没有系统整理成文章。甚至2022年的专辑年榜top 50已经做好了,拖了一个月懒得搞美工,又不想糊弄
    算得上是Renaissance头号拥趸


    IP属地:广西3楼2023-01-28 06:52
    回复
      2025-08-26 13:29: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RENAISSANCE或许称得上是20年代至今最出色的作品
      这张专辑的魅力在于你每次重复循环都能找到大量被忽略的内容,这些新鲜出土的发现会和你已经关注到的亮点绞合在一起,呈现出越来越精致的听感。
      从私人观点的角度,一定是有非常多的听众对这张鼓点奇重的作品没什么感觉,但乐评取决于一个时代的评判结构,在几十年前开始,人声不再是众星捧月的核心所在,慢慢变成和管弦乐与合成器并行的元素之一时,流行乐坛就迎来了制作至上的时代,即便是以词曲内容为主的创作系歌手,也无可避免地,要在制作方面搞出花样。这一点是这个时代机构乐评去评判流行作品的立足点之一,也是与国内音乐环境并不匹配的地方。
      这是前提。那么在这一前提之下,RENAISSANCE的出色就显而易见了。
      Alien Superstar里底鼓在'whip whip'处正好空出的小节为pre-chorus部分加入的合成器做了极其完美的铺垫,结尾LoFi失真接吟唱也让人拍手叫绝。Break My Soul作为首单主打也是全专高光,与采样经典的谢幕曲Summer Renaissance并列成为这张专辑概念之一“复兴白化前黑人音乐”的完美传达,大量的Afrobeat、Acapella、BoomBap、Gqom等等元素让这张以Disco-Dance为底色的专辑变得不再和绝大多数舞曲作品一样轻浮。尽管追溯到专辑《B'Day》甚至《Dangerously In Love》里就已经能够发现,这位以R&B见长的天后一直对Afrobeat情有独钟。其他的绝佳设计包括轻盈的Plastic Off The Sofa在沉重鼓点里为听众带来的解放,被许多听众认为全专最佳曲目的Virgo's Groove六分钟却绝不冗长的完美递进以及编曲里几处教科书般的pause。
      整张专辑对和声编排和立体声道的处理毫无瑕疵。曲目之间的完美衔接对于这种水平的专辑来说已经是最基础的要求。


      IP属地:广西4楼2023-01-28 06:54
      收起回复
        前七首歌神作,后面的有点一般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1-28 07:08
        收起回复
          二、极简趋势里声势浩大的极繁作品
          我们不妨认为“大音希声”是音乐上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观念,但把繁简之一极作为评判标准,就一定会产生有失偏颇的结果。或许是这句古语在许多人眼里根深蒂固,又或许是追捧一些精简有力的作品可以呈现出“你那么繁杂的配器反而起到负面效果”的优越感,对诸如Renaissance或前年Future Nostalgia那种配器丰富的主流作品嗤之以屁——尽管后者已经做尽了能做的减法。
          Renaissance的曲风注定了是一张内容塞满的专辑,最关键的几个标签莫过于House&Disco&Afrobeat。国内听众大多数都是旋律导向的审美风格,但Renaissance是一张彻头彻尾的节奏导向作品,鼓点重,律动强,弱化旋律——毕竟Afrobeat作品里本就会带有一定说唱属性。Afrobeat作为完美结合了非洲根源性和新兴电子元素的风格,在Renaissance里并没有再去附加过多的音轨,事实上这张专辑相比于同类型作品都不可能被扣上“臃肿繁琐”的帽子。
          House音乐是源自Disco结合了欧陆电子(德国大本营)的曲风,不如去听听该流派根源性很强的作品,Kraftwerk的Computer World,你会发现虽然这张专辑比Renaissance在电器部分的设计轻盈许多,但诸如Numbers这样的曲目,轻盈的旋律可绝对不能让其听感更加平和。Afrobeat我去年有一首个人觉得很洗脑的歌,Spice的Tape Measure,这首歌把本土配器和说唱人声、鼓组三者配合得极其完美,但你听了就会发现,换成Beyonce的声音塞进Renaissance,从听感上是察觉不到任何突兀之处的。
          Renaissance在核心的流派风格上做得十分标准,在此处觉得“吵闹”“沉重”“乏累”的,与其说是对Renaissance的抵触,不如说是对这几种极繁制作倾向的曲风有个人审美上的不适配。
          可是个人喜恶与音乐质量无关,你不喜欢不代表不优秀,更不代表Renaissance配不上目前获得的乐评成就。
          标题用的“极简趋势”其实是一种被广泛误传的说法,最近几年其实主流机构并未对极简倾向的作品有多么青睐,2022年同样乐评出色的流朋专辑Ants From Up Here大部分段落都会用配器数量和音量去衬托情绪递进,乐评成绩高于听众口碑的Supernova作为说唱摇滚专辑也和简化制作沾不上边。
          真正意义上的“极简趋势”是流媒体时代的音乐作品特征,流媒体媒介的技术革新让听众享受音乐的时长远远高于过去,十五年前我会颇具仪式感地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反复听自己下载好的几首歌曲,他们是柔和还是吵闹我都能接受,可在我能够每天12个小时播放任何想听的作品时,配器过于繁杂的作品很难是我循环收听的首选。Midnights就很聪明地把重点从泰勒斯早期变化多样的作曲旋律转移到了氛围感和谐统一的制作层面。尽管诸如Rema那首Calm Down等Afrobeat作品也出现在各大榜单上,但这几首曲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剔除了可以丰富起来的许多元素——我坚持认为这首contemporary rnb作品并没有啥Afrobeat的东西,尽管许多平台如此分类。
          从这个角度来说,Renaissance是一张与市场逆行的作品。除了受众稳定的摇滚以外,你有多久没有听到主流歌手发布如此轰鸣而来的专辑了?


          IP属地:广西6楼2023-01-28 07:31
          收起回复
            RENAISSANCE是打着Disco-Funk的复兴,做着极具未来感的音乐。依然用上面提到的单曲Alien Superstar举例,合成器极具未来感的设计是基于几十年前的科幻文化对未来的展望。House元素又让你在遥遥太空中看见那个不可一世的巨星时,唤醒你每一个细胞都能跟着舞动起来的记忆。
            国内上RC拥趸不少,在所有平台拙劣地模仿RC乐评的评判模式,却只有模式而没有内容。RC自己给这张专辑A+的顶级评价也在证明这张专辑几乎无可挑剔,也让其拥趸借助他的模式打出的中庸评价显得处境尴尬。事实上,某些听众对这张专辑的指控太过主观,“不真诚”尚且有待讨论,连“设计感”都能成为减分项就有些令人费解。一整个团队在录音室仔仔细细地打磨出一段旋律的处理,在某个配器上进行无数次的试错,歌手泡在其中和制作人商讨不同段落最亮眼的演唱方式,最后呈现出每一个细节都足够用心的作品,却因为“设计感”被指责,就实在是反智了一点。
            任何解构专业素养重要性的评价都是在阻碍这个时代制作水平的前行。
            话说回来,RENAISSANCE就是由于这样完美的设计感,才会成为音乐人的颅内狂欢。


            IP属地:广西7楼2023-01-28 07:35
            收起回复
              三、依附文化语境的内核
              如果说早期的Beyonce在高歌“Don't you ever for a second get to thinking you're irreplaceable”这样的情感问题,或是表达对挣脱束缚的渴望“I'm more than what you've made of me”时,我们尚且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她在唱什么,那么从《BEYONCE》这张专辑开始,她的音乐内容就与华语乐坛的听众有着一道厚实的壁垒。
              Beyonce黑人女性领袖的标签越来越鲜明,她的音乐也总是基于这些内核。如果我们不了解美国人种分布,“My daddy Alabama, Momma Louisiana”(Formation)就会让人皱眉——这不和“我爸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是一个道理吗?如果我们不了解摩西的故事,更不知道为什么“When the queen come through, part like the Red Sea”(Move)。除此之外,Beyonce任性到她自己生活里的内容也随意放在歌里,不过这样的以小见大也是她饱受称赞的原因之一。你在听到Renaissance里Heated这首歌时一定也会困惑,她一直念叨的Uncle Johnny是又引用了某个当代文化故事里的领袖人物吗?其实Uncle Johnny真的就是她家里的表哥“强尼叔叔(站在她女儿的视角来看)”,因感染艾滋病在90年代过世,对这位表哥的缅怀也是她的灵感之一。
              如此充分的背景故事,也足以让某些人“她不真诚”的论调变得滑稽——我用自己的作品努力复刻并展现四十年前的音乐世界,讲述着一个边缘化文化族群的故事,缅怀陨落在浪潮之中的亲人,却要被扣上“虚伪”的帽子?
              “虚伪”实在是个太无力的指控了。


              IP属地:广西8楼2023-01-28 07:40
              回复
                好帖快更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1-28 07:57
                回复
                  2025-08-26 13:23: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四、驾驭庞大的制作团队未必比独自创作更为简单
                  偶尔调笑一下是没什么关系的,“格莱美台子站不下”也确实有几分幽默,可把这种调笑放进专辑的评判标准里时,未免就太离谱了一些。有一些工作经验的人其实都知道驾驭团队是一件多么繁琐的事情,尤其创业者更是常常遇见不愿放权或是无法调配资源的情况。
                  一张专辑是好是坏只取决于音乐如何,影响如何,后者尚未可知,前者却已经有了许多反馈,无论如何都和几个人创作没什么关系。
                  Renaissance的采样被诟病就足以证明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尝试对比过这张专辑的Sample part。我们用Pure/Honey举例,Nasty is my guilty pleasure (Nasty, nasty girl)这句话采样了王子创作的曲目Nasty Girl,结尾Miss Honey的谢幕采样了地下音乐人Moi Renee的作品Miss Honey,仅仅两个乐句就让这首歌多了4个创作人的署名,还是在采样了两首单人创作的曲目情况下。
                  此外如果去看一下不难发现,这张专辑署名形式非常有意思,Pure/Honey的创作人之二Brittany Coney和Blu June,其实就是制作组合NOVA WAV的两个成员,可以用NOVA WAV完全概括的情况下,给了三个署名位置,难道不是让参与者获得更多曝光的事情吗?
                  同时,Beyonce在部分曲目里担任了Programmer、Vocal Producer等工作,是一定要能够熟练操作制作软件的,足以说明她无论是统筹还是参与实操的部分都完成得十分出色。尤其是Vocal Producer的工作大家可以自行了解一下,或者随便用一段录音尝试一下,然后回顾这张专辑Beyonce的演唱表现,确定她是不是某些人口中躲在庞大团队背后的角色,亦或是真正贯穿所有内容的灵魂所在。


                  IP属地:广西10楼2023-01-28 08:00
                  收起回复
                    国内上RC拥趸不少,在所有平台拙劣地模仿RC乐评的评判模式,却只有模式而没有内容。RC自己给这张专辑A+的顶级评价也在证明这张专辑几乎无可挑剔,也让其拥趸借助他的模式打出的中庸评价显得处境尴尬。
                    +1
                    国内乐评依然不是乐评


                    IP属地:河北11楼2023-01-28 08:01
                    收起回复
                      差不多就这么些,去年的专辑年榜继续鸽着先。
                      Buy and stream Flowers by Miley Cyrus EVERYWHERE


                      IP属地:广西12楼2023-01-28 08:02
                      回复
                        哦对,补充两个东西。
                        1. 这张专辑瑕疵还是有的,毕竟没有作品能够十全十美,比如Energy为了适配客场歌手演唱上收得太紧,Thique词作思路有点乱,All Up In Your Mind只适合做成interlude现在2:49的时长还是太拖沓,因为相比其他曲目实在不够出色,America Has A Problem里面前奏和第一段pre-chorus的配器太出挑,衬得副歌有些让人失望。但这些地方放在这张专辑里作为太明确的扣分点就有些吹毛求疵了。
                        2. 碧这张专辑的视觉流产(大概率)我真的觉得是成品她不满意,否则很难有别的理由让她弃掉,之前发出来的clips也有些粗糙,很多镜头打光像蒙了层雾,妆造说实话并不是她最好的状态,画面的构图配色也都有些简陋得配不上这个项目的档位。


                        IP属地:广西13楼2023-01-28 08:09
                        收起回复
                          留名支持
                          我就是醉爱入坑的,这首歌让我明白编曲是啥玩意
                          文艺复兴用好一点的耳机听高音质,能发现很多很多细节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1-28 08:14
                          回复
                            这张歌词也很棒 ballroom感渲染的非常出色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1-28 08:16
                            回复
                              2025-08-26 13:17: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支持
                              还有那群人老是说什么vocal差,简直莫名其妙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1-28 08: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