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盘古王、各种自然神灵、祖先神灵、道教诸神。
瑶族把盘古王奉为开天辟地的始祖,排瑶称盘古王公(盘古王婆),过山瑶称盘王、盘瓠王或盘王圣帝。排瑶以七月七日为盘古王诞,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王婆诞。过去,排瑶每个大的瑶排都建有盘古王庙,庙中厅奉有木雕的盘古王夫妇偶像和各房姓的祖先偶像,设有掌庙公和烧香公管理。每逢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日,由烧香公到庙焚香敬奉。过山瑶除年节祭祀外则不定期举行“还祖先愿”和“还盘王愿”活动。
瑶族多数人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魂,认为天地间有看不见的“鬼”和“神”主宰着 ,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等。过去,每个瑶排都设有一座土地公庙,遇有自然灾害,要请先生公到庙里念经祈祷,请求神灵保佑,消灾除害。如上山狩猎,要祭山神;开耕时,要祭祀祖先和五谷神。
瑶族对祖先无限崇拜,在每一户人家的住宅里,中厅一定安放神龛,神龛上用红纸或红布写下历代祖先的讳名,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得向祖先烧香奉茶,平时饮酒,要先洒几滴酒下地,以敬献祖先。每年春节后,房族各户成员要举行共同祭祀祖先墓的活动。遇有吉凶事情,也向祖先烧香祈求。
瑶族群众的宗教意识中,把世界分为阳界和阴界,阴界又分为天府和地府,阳界住着人,天府住着神仙,地府住着鬼。鬼是人死后化魂变成的。排瑶人死后,要请先生公“指路”入阴界,入阴界有三条“阴司路”:“上桥路”上天府为神仙;一条“中桥路”进地府的“中桥殿”为善鬼;一条“下桥路”入地府的“下桥殿”为恶鬼。排瑶人认为,神仙是那些非凡的人变成的,如太上老君、真天真武玄天上帝、盘古王等。神仙能管鬼,为好人消灾解难;善鬼一般是指不害人的“祖先鬼”,可以保佑人丁平安,六畜兴旺,要进行供奉;恶鬼多指那些生前害人、如偷盗、杀人的人死后变成的鬼,以及堕山、溺水、雷击、虎蛇伤害、妇女难产、自杀死亡等人变成的鬼,恶鬼作恶于人,使人畜遭灾,要请先生公念经驱赶,始得安宁。由于瑶族群众迷信神鬼,在日常生活中求神祭鬼活动十分频繁。
瑶族宗教活动主持者,排瑶称“先生公”,过山瑶称“师公”。先生公和师公一般不脱离农业生产,只遇有人需要他主持宗教活动时才放下农活。瑶民认为,先生公和师公是能沟通神鬼的人,他们有一套法具,并掌握和能背诵许多祖传的经典,还通晓驱鬼治病的巫术。因此,排内凡举行宗教活动都请他们念经作法。先生公和师公在社会上颇受尊重。排瑶的小村寨,一般都有10多个先生公,大的瑶寨例如南岗排多达100余个。
瑶族宗教职业者,还有一类称“问仙公”(排瑶语称“老面公”)。问仙公是专门给人们“查鬼”的,即有人遇到灾害,先生公也摸不清是哪类鬼作的祟,便请教问仙公。问仙公人数极少,几个排才有一两个。
先生公和师公的法具主要有神杖、神剑、铜铃、道鞭、茭贝、飞刀、牛角、锣、鼓、钹、符咒、法衣、神像等。瑶经,排瑶的少数大排有24套72册(俗称24大本72小本),多数的瑶排有18套(大本)或12套(大本)不等。
长期以来,瑶族在保留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的同时,不断接受道教的影响,并将道教的经书、科仪等,加以改造和利用。如瑶经里提到的神,除盘古王公和各房姓的祖先外,主要是道教中的太上老君、张天师、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道德天尊、五海龙王、真天真武玄天上帝(尊天尊武玄天上帝)、紫微、上元、中元、下元将军,五行、八卦、金童、玉女、青龙、白虎等等。
先生公和师公在举行法事仪式时,除念诵瑶经外,还要张贴或钉挂神像、神符,书写疏表,默念咒语。念瑶经和咒语时,配以锣、鼓、钹、铜铃等乐器。有规范的进退步法、走向及舞蹈动作。
瑶族的宗教活动颇多,重要的有:
度戒:排瑶称“打道”或“挨旦堂”,过山瑶称“打幡”、“度身”、“度师”等,是一项庄严而盛大的宗教仪式。瑶民认为,未经度戒的人,生前没有神兵保护自己,死后不能立神主、上神龛,变成了野鬼。因此,每个瑶民都必须经过度戒,请先生公或师公择定法名,过山瑶接受为“上刀山、下火海”,排瑶接受称之为“过州”的宗教洗礼。
瑶族把盘古王奉为开天辟地的始祖,排瑶称盘古王公(盘古王婆),过山瑶称盘王、盘瓠王或盘王圣帝。排瑶以七月七日为盘古王诞,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王婆诞。过去,排瑶每个大的瑶排都建有盘古王庙,庙中厅奉有木雕的盘古王夫妇偶像和各房姓的祖先偶像,设有掌庙公和烧香公管理。每逢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日,由烧香公到庙焚香敬奉。过山瑶除年节祭祀外则不定期举行“还祖先愿”和“还盘王愿”活动。
瑶族多数人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魂,认为天地间有看不见的“鬼”和“神”主宰着 ,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等。过去,每个瑶排都设有一座土地公庙,遇有自然灾害,要请先生公到庙里念经祈祷,请求神灵保佑,消灾除害。如上山狩猎,要祭山神;开耕时,要祭祀祖先和五谷神。
瑶族对祖先无限崇拜,在每一户人家的住宅里,中厅一定安放神龛,神龛上用红纸或红布写下历代祖先的讳名,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得向祖先烧香奉茶,平时饮酒,要先洒几滴酒下地,以敬献祖先。每年春节后,房族各户成员要举行共同祭祀祖先墓的活动。遇有吉凶事情,也向祖先烧香祈求。
瑶族群众的宗教意识中,把世界分为阳界和阴界,阴界又分为天府和地府,阳界住着人,天府住着神仙,地府住着鬼。鬼是人死后化魂变成的。排瑶人死后,要请先生公“指路”入阴界,入阴界有三条“阴司路”:“上桥路”上天府为神仙;一条“中桥路”进地府的“中桥殿”为善鬼;一条“下桥路”入地府的“下桥殿”为恶鬼。排瑶人认为,神仙是那些非凡的人变成的,如太上老君、真天真武玄天上帝、盘古王等。神仙能管鬼,为好人消灾解难;善鬼一般是指不害人的“祖先鬼”,可以保佑人丁平安,六畜兴旺,要进行供奉;恶鬼多指那些生前害人、如偷盗、杀人的人死后变成的鬼,以及堕山、溺水、雷击、虎蛇伤害、妇女难产、自杀死亡等人变成的鬼,恶鬼作恶于人,使人畜遭灾,要请先生公念经驱赶,始得安宁。由于瑶族群众迷信神鬼,在日常生活中求神祭鬼活动十分频繁。
瑶族宗教活动主持者,排瑶称“先生公”,过山瑶称“师公”。先生公和师公一般不脱离农业生产,只遇有人需要他主持宗教活动时才放下农活。瑶民认为,先生公和师公是能沟通神鬼的人,他们有一套法具,并掌握和能背诵许多祖传的经典,还通晓驱鬼治病的巫术。因此,排内凡举行宗教活动都请他们念经作法。先生公和师公在社会上颇受尊重。排瑶的小村寨,一般都有10多个先生公,大的瑶寨例如南岗排多达100余个。
瑶族宗教职业者,还有一类称“问仙公”(排瑶语称“老面公”)。问仙公是专门给人们“查鬼”的,即有人遇到灾害,先生公也摸不清是哪类鬼作的祟,便请教问仙公。问仙公人数极少,几个排才有一两个。
先生公和师公的法具主要有神杖、神剑、铜铃、道鞭、茭贝、飞刀、牛角、锣、鼓、钹、符咒、法衣、神像等。瑶经,排瑶的少数大排有24套72册(俗称24大本72小本),多数的瑶排有18套(大本)或12套(大本)不等。
长期以来,瑶族在保留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的同时,不断接受道教的影响,并将道教的经书、科仪等,加以改造和利用。如瑶经里提到的神,除盘古王公和各房姓的祖先外,主要是道教中的太上老君、张天师、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道德天尊、五海龙王、真天真武玄天上帝(尊天尊武玄天上帝)、紫微、上元、中元、下元将军,五行、八卦、金童、玉女、青龙、白虎等等。
先生公和师公在举行法事仪式时,除念诵瑶经外,还要张贴或钉挂神像、神符,书写疏表,默念咒语。念瑶经和咒语时,配以锣、鼓、钹、铜铃等乐器。有规范的进退步法、走向及舞蹈动作。
瑶族的宗教活动颇多,重要的有:
度戒:排瑶称“打道”或“挨旦堂”,过山瑶称“打幡”、“度身”、“度师”等,是一项庄严而盛大的宗教仪式。瑶民认为,未经度戒的人,生前没有神兵保护自己,死后不能立神主、上神龛,变成了野鬼。因此,每个瑶民都必须经过度戒,请先生公或师公择定法名,过山瑶接受为“上刀山、下火海”,排瑶接受称之为“过州”的宗教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