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双反改生胶是19年11月份,20年底改回双反,之后22年春天又改回了生胶。所以我打生胶算是有一定基础的。一年半的时间里试过的生胶不少。由于我不是很想走纯怪异路线,所以主要用的都是进口生胶。进口生胶跟国产生胶相比,怪异性和下沉感很一般,但海绵活性好,弹性和手感好,速度快,支撑好,能发力。这里对比的是我今年打过的5款生胶,具体到厚度。5款分别是:s3(1.6mm),毒河豚(1.8),102(1.8),spinpipsred(厚),s2(2.0)。ps:国外短颗粒生胶正胶没有明显界限,是生胶还是正胶,在这个帖子里我说了算。只要我用来打反手,它就叫生胶(滑稽),所以不要拿这个来杠我。
一、毒河豚是一款实战性能很优秀的生胶,海绵刚好不掉球,颗粒略微打滑,不吃转又带点下沉。最大的亮点在接发球,对方发得越转,回球质量越高,而且不易失误、冒高,也正因为如此,毒河豚是我用起来实战成绩最好的一款生胶。缺点有两个,一是手感比较闷,老式的德系内能海绵,f1那个时代的东西。二是质量似乎欠佳,我的这块打了才两个多月,竟然有四五个颗粒底部有断裂的迹象。
二、102是一款实力型的选择。正规球路的相持,102手上是最有数的,有支撑,有力量,指向性是这5款中最好的,力量感仅次于s2。缺点:1.依赖膨胀剂,自带的内能消退很快,灌油后性能爆炸但维持不了多久。我愿称之为颗粒界的狂飙。2.海绵质地吸附胶水层,除胶很难,是这5款中最难除胶的;3.吃转。作为一款颗粒胶皮竟然容易吃转,这是我无法接受的。相同的手法,102接上旋明显比毒河豚容易冒高,接下旋是这5款中最容易下网的。
三、S3(1.6):我打过所有进口生胶中最怪的一款,防守、相持下沉感巨强,甚至接近563等国产生胶。可以当海绵活性更好的563去打。不知道2.0以上版本还有没有这么怪。海绵活性很好,不依赖灌油,用无机的话,除胶也很容易。起下旋还算稳,相持不稳。缺点:海绵支撑不够,掉球,相持连续性差,落点也容易打不准。
字数超了,评论区见
一、毒河豚是一款实战性能很优秀的生胶,海绵刚好不掉球,颗粒略微打滑,不吃转又带点下沉。最大的亮点在接发球,对方发得越转,回球质量越高,而且不易失误、冒高,也正因为如此,毒河豚是我用起来实战成绩最好的一款生胶。缺点有两个,一是手感比较闷,老式的德系内能海绵,f1那个时代的东西。二是质量似乎欠佳,我的这块打了才两个多月,竟然有四五个颗粒底部有断裂的迹象。
二、102是一款实力型的选择。正规球路的相持,102手上是最有数的,有支撑,有力量,指向性是这5款中最好的,力量感仅次于s2。缺点:1.依赖膨胀剂,自带的内能消退很快,灌油后性能爆炸但维持不了多久。我愿称之为颗粒界的狂飙。2.海绵质地吸附胶水层,除胶很难,是这5款中最难除胶的;3.吃转。作为一款颗粒胶皮竟然容易吃转,这是我无法接受的。相同的手法,102接上旋明显比毒河豚容易冒高,接下旋是这5款中最容易下网的。
三、S3(1.6):我打过所有进口生胶中最怪的一款,防守、相持下沉感巨强,甚至接近563等国产生胶。可以当海绵活性更好的563去打。不知道2.0以上版本还有没有这么怪。海绵活性很好,不依赖灌油,用无机的话,除胶也很容易。起下旋还算稳,相持不稳。缺点:海绵支撑不够,掉球,相持连续性差,落点也容易打不准。
字数超了,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