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战斗力数据只到那美克星,有关后期的,相应的战斗力设定,就只有超二是超一两倍,超三是超二四倍,因此有关那美克星后的龙珠人物各时期战斗力数值,就存在多种龙迷们自发进行的分析,互相之间差别也比较大。
在我看来,对战斗力数值的判断差异,源于对战斗力设定本身的理解不同。这里,我就试着简单分析一下有关战斗力设定的问题,用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看待那美克时期后的龙珠战斗以及,战斗力问题。
龙珠的战斗力系统初登场于z时期的拉蒂斯,首个被测量的农民,其战斗力为5。另外,根据设计集,孙悟空初登场时的战斗力为10,是常人的两倍,可知农民的战斗力为5,并不包括其手中的枪(这与史考特画面中是否存在枪的轮廓无关,就像照片一样,拍了张女友的照片,别人看到只会说这是女友,而不会说这是‘穿着蓝衣服的女友’,更不会认为换成红色衣服,照片上的人就发生了变化)。
因此,有关战斗力设定,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战斗力不包括武器。
有人会以小悟空的力气大,举起汽车,硬抗子弹,跳下山崖还没事,认为小悟空的战力应该更高,其实不然。从龙珠的叙述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赛亚人生命力顽强的描述(贝吉塔心脏被贯穿还能说话,小悟空喝超神水连续痛苦很长时间都死不了,婴儿悟空掉落山崖撞到头却只是失忆),可以知道,赛亚人与地球人并不是除了战力和尾巴之外就没有其他身体差异了。因此,事实上小悟空硬抗子弹,以及单指碎石,捏碎石头等行为,除战斗力之外,也与其赛亚人体质有关,并不是战斗力到了10,都能做出类似事情。
有关战斗力设定,我们可以得到第二个结论——并不是战斗力相同,武力表现就相同,这与人种体质有关。
在拉蒂斯VS孙悟空+比克的战斗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关战斗力(以及气)的一些其他设定。首先是负重孙悟空被拉蒂斯击中腹部,迟迟缓不过来,这与孙悟空当时只想武力遏制拉蒂斯近身,对其行为进行限制,而不是直接进行战斗有关,也与拉蒂斯当时不想杀掉孙悟空,所使用的也只是膝顶,并且击中的是腹部有关。
于是,我们得到第三个结论——并不是战斗力差距大,只要出手就会秒杀,这与双方的目的和攻击位置有关。
拉蒂斯出现前,孙悟空只能感觉到有一股很强的气,而无法直接判断对方是谁,且同时期,克林对气的感知显然不如孙悟空灵敏,也无法察觉到拉蒂斯的实力高低。
因此,得到第四个结论——感知气这个技能对不同的人来说,在不同时期也存在很大差距,所能感知的范围,能感知到的气的强度,气的身份,都会因此技能的熟练度不同,而不同(这可以解释后期不同角色,对某人的气的感知存在不同观点的问题)。
战斗时,拉蒂斯面对孙悟空和比克脱下负重,提升战斗力,并没有表示惊讶,由此看来,负重造成的战斗力下降在拉蒂斯看来,也是很常见的,不属于‘自由操控战斗力’的范畴。
第五个结论——负重所造成的战斗力变化,不属于‘自由操控战斗力’。
拉蒂斯在开战之初,曾提过‘会逐渐加强攻击力道’,后面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会有类似‘要认真对待’,‘要拿出实力’,‘不会像刚才那样仁慈’等表述,由此可见,即便是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能够随时增强或减弱自己的攻击威力,而不像很多龙迷猜测的那样,无法操控战斗力的人,伤害固定。
第六个结论——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可以操控自己的力道与速度。
拉蒂斯的史考特面对710的战斗力就会发出警戒信号,并且拉蒂斯很惊讶于距离之近,可见在拉蒂斯看来,710战斗力的人,确实可以通过某种非武器的方式,对拉蒂斯造成严重创伤,且这时期的拉蒂斯并不知道有人可以自由操控战斗力。因此,在拉蒂斯的认知中,战斗力710的人,可以通过某种非武器,且不是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方式,对自己造成严重伤害,再考虑到拉蒂斯战斗力1500,可以发现,即便是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的710的人,也能通过某种方式对战斗力1500的人,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需要警戒。
第七个结论——即便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且战斗力相差一半,弱方也能通过某种方式对强方造成严重伤害。
拉蒂斯首次惊讶于孙悟空和比克的战斗力变化,是龟波和魔贯光杀炮,而在拉蒂斯搜寻孙悟空时期,孙悟空并没有进入战斗状态,当拉蒂斯见到孙悟空后,也没有发现孙悟空的战斗力发生变化,即便是战斗开始时,孙悟空的战斗力变化也是通过减少负重。可见这时期,孙悟空和比克都不会压低自身的战斗力,只会通过龟波和魔贯光杀炮等气功方式提高伤害。
第八个结论——拉蒂斯时期,孙悟空和比克都不会压低自身战斗力,只能通过龟波和魔贯光杀炮等方式间接提高气功的战斗力伤害。
拉蒂斯接住龟波需要先拉开距离,摆好姿势,一只手按在另只手手腕上,才能勉强接住九百多战力的龟波,说明如果不是在做好防御的状态下,九百多战力的龟波,已经足以给拉蒂斯造成伤害,如果不是九百多战力的龟波,而是一个可以持续保持九百多战力的人,就足以给拉蒂斯造成威胁,这也间接说明拉蒂斯的710警戒是很正常的。另外就是比克的魔贯光杀炮,更是吓的拉蒂斯够呛。虽然比克是趁拉蒂斯不注意时打出的第一发魔贯光杀炮,但拉蒂斯还是能直接躲过去。反观龟波,则因龟波的伤害面积更大,且当时拉蒂斯的距离更近,而只能选择拉开距离并单手防御。
第九个结论——气功的战斗力伤害越高,不代表气功的速度越快。
从拉蒂斯认为悟空龟波和比克魔贯光杀炮属于自由操控战斗力来看,拉蒂斯所发出的波,并不具有类似龟波和魔贯光杀炮的战斗力增加效果。而与拉蒂斯类似的,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虽然也会发波,但其所发的波,都不会具有类似的战斗力增加效果。
第十个结论——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其所发的波,也不会增加战斗力。
拉蒂斯初见比克时,曾在发波前,表示要稍稍露一手真功夫,后续的其他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都可以控制所发波的伤害。
第十一个结论——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可以控制其所发波的威力大小。
综合上述第六和第十与第十一的结论,可以得到第十二个结论。
第十二个结论——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不仅可以控制物理攻击的力道速度,也能控制气功攻击的力道和速度等因素,而不是说他们的任何攻击,伤害都固定。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与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最大差别就是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可以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伤害,而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只能打出0-自身战斗力这一范围内的伤害。
等到贝吉塔来地球时期,那巴用史考特测量比克等人战斗力时,被贝吉塔提醒说这些人会自由操控战斗力,史考特的数据会对战斗进行误导,这说明此时期的贝吉塔,认为比克等人可以压低自身战斗力,而并不仅能通过使用气功的方式间接加强战斗力。当然,这也是因为贝吉塔,是从拉蒂斯的战斗力探测器的通讯功能获得信息有关,贝吉塔只知道拉蒂斯检测的战斗力数据发生了变化,并不知道拉蒂斯实际检测到的,是气功的数据,因此贝吉塔才认为拉蒂斯是被‘实际战斗力只有一千多点的家伙干掉了’,并认为‘这个实际战斗力只有一千多点的家伙可以压低战斗力’。
当然,经过与拉蒂斯的一战,比克和午饭,以及其他z战士已经陆续掌握了压低战斗力的技能,并间接掌握了释放出正常战斗力的技能(也就是后面的爆气)。
第十三个结论——贝吉塔来地球时期,z战士普遍掌握了压低自身战斗力的技能,以及感知气的技能(不过仍无法感知出贝吉塔和那巴谁强谁弱,包括孙悟空也感知不出来,只能感知到两股很大的气,并在实际的战斗过后才逐渐认识到贝吉塔的实力)。
贝吉塔干掉那巴时,所爆发的气势,以及杀掉那巴的光波,只是贝吉塔展现实力的方式,并不是贝吉塔进行了所谓的爆气(因为贝吉塔根本不会压低自己的气,也不会自由操控自己的气)。其实质,就是释放自己的气势,影响周围环境,以展现实力,就和第一部的泡芙选手一记肘击打碎一面墙一样,而不能说泡芙选手在打碎一面墙后,战斗力获得了上升。
第十四个结论——爆发气势进行攻击或影响周围环境,本质上是一种攻击,而不是改变自身战斗力。
克林使用气元斩差点杀死那巴时,是通过把气压缩成圆盘巨刃进行切割,而不是传统的气功波攻击,因此,那巴面对气元斩,就和面对极为锋利的武器一样,只不过,气元斩有气功的加持,其转速所带来的切割伤害要远大于一些机器武器的切割伤害。从这点来说,低战斗力的人,是可以通过把传统气功伤害改造为气功+物理伤害,干掉高战力的敌人的。
第十五个结论——气元斩确实可以杀死那巴,但不是无敌招数,如果使用者自身的技艺和气不够高超,导致气元斩 的气功伤害和切割伤害都比较低,而另一方又使用大量气来保护躯体,就可以抵挡。
那巴面对比克等人的爆气,类似于贝吉塔对悟空时的爆气,但又不完全相同,那巴的爆气本质上是用气来覆盖全身以提升身体的抗击打程度和攻击力,这与那巴倾向于肢体战斗有关,后面孙悟空用一根手指,对抗特南克斯手持宝剑也是类似道理,这不是说孙悟空的手多硬,也不是说达到超赛级别,身体就自动变得超级硬了,还是需要用气作为保护的。
第十六个结论——那巴的爆气,是用气覆盖全身,提高抗击打与攻击力,从而在战斗力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伤害和防御水平,而不是提高战斗力。
从贝吉塔和那巴对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态度,与拉蒂斯对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态度,可以发现,贝吉塔和那巴本身并不觉得自由操作战斗力是个特别先进的招数,认为拉蒂斯被一千多战斗力的人干掉,只是这个一千多战斗力的人能够压低自己的战斗力,导致过于相信史考特的拉蒂斯大意了而已。所以,这时期的贝吉塔和那巴,并不认为自由操控战斗力是打出超过自身战斗力的攻击,而是认为自由操控战斗力,是原本就有这些战斗力,只不过压低了,然后打个突然袭击而已。
第十七个结论——贝吉塔刚来地球时,认为自由操控战斗力,只是压低战斗力打突然袭击,而不是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伤害,又因为贝吉塔和那巴的自身战斗力偏高,因此才对自由操控战斗力表现的满不在乎。
与贝吉塔的战斗中,贝吉塔,对于悟饭愤怒后打出魔闪光,结果被那巴打飞,导致悟饭随后的战斗力下降,认为是刚才那一击已经消耗了悟饭的大量实力,这证明在贝吉塔看来,战斗过程中,随着体力的下降,导致战斗力下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并不是像有的龙迷所设想的,只要战斗力发生变化,就是自由操控战斗力。
第十八个结论——战斗中,因体力下降导致战斗力下降,是普遍情况,与自由操控战斗力无关。
比克在拉蒂斯一战中大放光彩的魔贯光杀炮,后期就变成了普通技能,是龙迷的一大遗憾,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是比克的发展策略。比克在拉蒂斯一战中,使出的魔贯光杀炮被拉蒂斯评价贯穿力相当不错,而比克的评价则是打不中就没有意义。而拉蒂斯时期,比克的魔贯光杀炮是个极其耗时的技能,并且速度偏慢,如果不是有人控制住敌人,是难以打中的。于是,比克对魔贯光杀炮的改进,走向了瞬发,提速的方向,而不是提高威力的方向,甚至是为了瞬发和提速,牺牲了魔贯光杀炮可以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威力,使得魔贯光杀炮成为以气功和贯穿为主要伤害的技能。因此,拿拉蒂斯时期的魔贯光杀炮威力和比克自身战斗力的比值,去套用在后期的魔贯光杀炮中,是不合理的。
第十九个结论——不是任何时期的任何魔贯光杀炮,都能打出自身战斗力三倍的伤害,同理,其他如龟波一类的气功也是类似道理,后期只有明确蓄气时才能打出超过自身战斗力的伤害,否则都只是普通伤害。
综合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对所谓的1.3倍秒杀论,以及许多场龙珠战斗,进行基于战斗力设定的,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首先就是1.3倍秒杀论出处的贝吉塔打邱伊,很多龙迷,总是会陷入被贝吉塔批评的,迷信史考特数据的误区,邱伊和贝吉塔当时的状态已经有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我认为这并不是贝吉塔能够秒杀邱伊的主要原因,很多龙迷忽略的一点是,贝吉塔当时已经掌握了自由操控战斗力这一技能,这一技能上面说过,并不是贝吉塔最初到地球时所理解的压低战斗力,而是可以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伤害。经过地球一战的贝吉塔,无疑也是如此。
他面对邱伊时打出的伤害,不仅是当时测量到的战斗力,而是远超其自身战斗力的气功伤害(类似于孙悟空用龟波打拉蒂斯打出的九百多伤害),而当孙悟空踏上那美克星时,也曾提到瞬时爆发战斗力时,史考特检测不出来,外加通讯本身也需要时间,贝吉塔用指的气功瞬时伤害,不被检测出来也是很正常的。
第二十个结论——贝吉塔对邱伊的秒杀,并不只是基于战斗力对比所产生的秒杀,而是基于自由操控战斗力这一技能,外加两人的战斗状态,使贝吉塔打出了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才做到的秒杀。因此,单纯讨论战力要1.3倍还是1.5倍甚至几倍才能秒杀敌人是没有意义的。
结合贝吉塔秒杀邱伊与拉蒂斯需要硬接悟空的九百多龟波,与警戒710战斗力,可以知道,拉蒂斯的警戒其实是非常务实的,因为他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打不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因此,他实际上缺少一击,战胜七百多战力,或九百多战力的人的方法,而七百多战力的人,即便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也能通过类似气元斩和魔贯光杀炮一类具有切割和贯穿伤害的技能,实现对拉蒂斯的越级击杀。拉蒂斯在知晓自由操控战斗力这件事之前,对战力710的警戒,是担心710的人可能具有越级击杀或造成重大伤害的技能招式。
第二十一个结论——如果不具备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技能,打不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即便是战力相差超过一倍,也需要非常谨慎地进行战斗,甚至是陷入持久战。更有甚者,如果不会使用大威力的气功,面对战力等于自己几分之几的人,也难以做到一招秒杀。
对比贝吉塔干掉多多利亚的战斗,以及贝吉塔被变身后的萨博吊打,以及贝吉塔被利库姆吊打,可以发现,贝吉塔面对较弱的敌人时,只凭肉搏也难以直接秒杀,但面对较弱的敌人时,可以游刃有余地留出蓄气时间,以便通过自由操控战斗力这项技能,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从而秒杀敌人。而面对变身后的萨博,贝吉塔变成弱势方,难以找到蓄气时间,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从而被吊打。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贝吉塔和利库姆的战斗当中,因为贝吉塔在一打一的战斗中,面对强者很难有蓄气时间,于是他的策略是爆发全部战力,打出一连串的压制攻击,如果能直接胜利更好,胜利不了也能拖延时间,但一连串爆发后,贝吉塔体力下降太快,战斗力也有所下降,利库姆也开始攻击了。而克林和悟饭还在其他特战队员的监视下,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即便贝吉塔可以打出蓄气攻击,伤害也会大幅下降。另外,贝吉塔此时对自由操控战斗力的熟练程度,还比较差,从他在和克林悟饭的周旋中,以及贝吉塔错把潜力悟饭当成悟空来看,他对气的感知,和自由操控战斗力等方面还比较差。
第二十二个结论——即便具有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技能,战斗中有无机会,打出远超自身的瞬时伤害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迟迟找不到机会,那么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只能打出和不会这种技能的人,类似的伤害。
那巴4000战力是没有问题的,并不存在一些龙迷所设想的常态多少,爆发多少,因为那巴本身根本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但是我上面也说了,战斗力相同,不代表可以打出类似的效果。那巴的一个典型技能,就是爆发气来围绕自身,以提高自身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在加上贝吉塔对那巴拥有大量战斗经验的认可,以至于贝吉塔认为只要那巴头脑冷静下来,是可以和孙悟空打一打的,但在心里还是觉得这样下去,他肯定要亲自上场。真正改变贝吉塔对孙悟空看法的,是孙悟空爆发界王拳,秒掉了已经衰弱不少,且毫无防备的那巴,这让贝吉塔觉得,孙悟空实际上可能具有16000的战斗力,八千只是自行压低,因此在最初的战斗中才显得充满兴趣,要让孙悟空拿出实力,但实际打过之后,才发现孙悟空只有八千,那只是界王拳,所以认为孙悟空的上限也就到这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竟然可以使出三倍界王拳……
第二十三个结论——并不是战力差距达到一倍以上就打不了,孙悟空和那巴的战斗也是这样,贝吉塔在看到孙悟空八千以上战斗力时,认为八千是孙悟空的真正实力,再加上贝吉塔本人那时认为自由操控战斗力,只是压低自身战斗力,并不是打出超越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而且那巴还可以用气覆盖全身,战斗经验也很充沛,因此觉得孙悟空无法对那巴形成绝对优势,那巴可以和孙悟空打一打,甚至能够凭借经验优势,打平或取胜。这本质上和拉蒂斯需要警戒710战斗力是一样的道理。
暂时就说到这里,从结论上说,农夫战力为5不算武器,初登场悟空为10,赛亚人体质天生就比地球人强,会在战斗中具有优势,战斗力相同带来的战斗力表现不一定相同,感知气的水平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战力高与战力低的人之间,并不存在纯粹的战力秒杀比例公式,贝吉塔初期理解的自由操控战斗力,是压低战斗力,拉蒂斯时期的孙悟空和比克,只能通过蓄气气功打出超过自身战斗力的伤害,不会压低自身战斗力,贝吉塔时期的比克等人,已经学会压低自己战斗力了,魔贯光杀炮后期逐渐变成瞬发,高速的技能,以气功和贯穿伤害为主,追求命中率,不追求伤害,即便是不能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能根据自身意愿加强或减弱攻击,但威力的上限是自身战斗力,打不出高于自身战斗力的伤害,打出高于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需要蓄气时间,面对强敌猛攻时,很难具有这个蓄气时间,如果某人无法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且缺少致命的攻击招式,即便战力差距一倍,甚至几倍,也难以秒杀,贝吉塔打悟空前的爆气是展现实力,不是提高战斗力,那巴的爆气是展现实力+全身围绕气,也不是提高战斗力,即使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低战力的人也能通过某些招式,完成越级斩杀,气元斩一类的特殊招式并不是无敌的,但防御者必须要付出远超气元斩数倍,甚至更多的气用以防御才行(因此性价比较低,加上气元斩的速度较慢,不如直接躲过去划算),即便都是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能够打出超过自身的瞬时伤害,也会因其本身的战斗力不同,对技能的熟练度不同,所使用的招式不同,而存在差异。通常来说,对于可以打出超过自身战斗力的人来说,其他条件不变时,气功的密度越高,范围越小,伤害越大。
我希望上述分析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分析龙珠中的战斗,以及各个时期,不同角色的战斗力,而不至于陷入到被贝吉塔所批评的,被战斗力数值本身所迷惑。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多发一些自己的分析。
在我看来,对战斗力数值的判断差异,源于对战斗力设定本身的理解不同。这里,我就试着简单分析一下有关战斗力设定的问题,用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看待那美克时期后的龙珠战斗以及,战斗力问题。
龙珠的战斗力系统初登场于z时期的拉蒂斯,首个被测量的农民,其战斗力为5。另外,根据设计集,孙悟空初登场时的战斗力为10,是常人的两倍,可知农民的战斗力为5,并不包括其手中的枪(这与史考特画面中是否存在枪的轮廓无关,就像照片一样,拍了张女友的照片,别人看到只会说这是女友,而不会说这是‘穿着蓝衣服的女友’,更不会认为换成红色衣服,照片上的人就发生了变化)。
因此,有关战斗力设定,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战斗力不包括武器。
有人会以小悟空的力气大,举起汽车,硬抗子弹,跳下山崖还没事,认为小悟空的战力应该更高,其实不然。从龙珠的叙述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赛亚人生命力顽强的描述(贝吉塔心脏被贯穿还能说话,小悟空喝超神水连续痛苦很长时间都死不了,婴儿悟空掉落山崖撞到头却只是失忆),可以知道,赛亚人与地球人并不是除了战力和尾巴之外就没有其他身体差异了。因此,事实上小悟空硬抗子弹,以及单指碎石,捏碎石头等行为,除战斗力之外,也与其赛亚人体质有关,并不是战斗力到了10,都能做出类似事情。
有关战斗力设定,我们可以得到第二个结论——并不是战斗力相同,武力表现就相同,这与人种体质有关。
在拉蒂斯VS孙悟空+比克的战斗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关战斗力(以及气)的一些其他设定。首先是负重孙悟空被拉蒂斯击中腹部,迟迟缓不过来,这与孙悟空当时只想武力遏制拉蒂斯近身,对其行为进行限制,而不是直接进行战斗有关,也与拉蒂斯当时不想杀掉孙悟空,所使用的也只是膝顶,并且击中的是腹部有关。
于是,我们得到第三个结论——并不是战斗力差距大,只要出手就会秒杀,这与双方的目的和攻击位置有关。
拉蒂斯出现前,孙悟空只能感觉到有一股很强的气,而无法直接判断对方是谁,且同时期,克林对气的感知显然不如孙悟空灵敏,也无法察觉到拉蒂斯的实力高低。
因此,得到第四个结论——感知气这个技能对不同的人来说,在不同时期也存在很大差距,所能感知的范围,能感知到的气的强度,气的身份,都会因此技能的熟练度不同,而不同(这可以解释后期不同角色,对某人的气的感知存在不同观点的问题)。
战斗时,拉蒂斯面对孙悟空和比克脱下负重,提升战斗力,并没有表示惊讶,由此看来,负重造成的战斗力下降在拉蒂斯看来,也是很常见的,不属于‘自由操控战斗力’的范畴。
第五个结论——负重所造成的战斗力变化,不属于‘自由操控战斗力’。
拉蒂斯在开战之初,曾提过‘会逐渐加强攻击力道’,后面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会有类似‘要认真对待’,‘要拿出实力’,‘不会像刚才那样仁慈’等表述,由此可见,即便是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能够随时增强或减弱自己的攻击威力,而不像很多龙迷猜测的那样,无法操控战斗力的人,伤害固定。
第六个结论——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可以操控自己的力道与速度。
拉蒂斯的史考特面对710的战斗力就会发出警戒信号,并且拉蒂斯很惊讶于距离之近,可见在拉蒂斯看来,710战斗力的人,确实可以通过某种非武器的方式,对拉蒂斯造成严重创伤,且这时期的拉蒂斯并不知道有人可以自由操控战斗力。因此,在拉蒂斯的认知中,战斗力710的人,可以通过某种非武器,且不是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方式,对自己造成严重伤害,再考虑到拉蒂斯战斗力1500,可以发现,即便是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的710的人,也能通过某种方式对战斗力1500的人,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需要警戒。
第七个结论——即便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且战斗力相差一半,弱方也能通过某种方式对强方造成严重伤害。
拉蒂斯首次惊讶于孙悟空和比克的战斗力变化,是龟波和魔贯光杀炮,而在拉蒂斯搜寻孙悟空时期,孙悟空并没有进入战斗状态,当拉蒂斯见到孙悟空后,也没有发现孙悟空的战斗力发生变化,即便是战斗开始时,孙悟空的战斗力变化也是通过减少负重。可见这时期,孙悟空和比克都不会压低自身的战斗力,只会通过龟波和魔贯光杀炮等气功方式提高伤害。
第八个结论——拉蒂斯时期,孙悟空和比克都不会压低自身战斗力,只能通过龟波和魔贯光杀炮等方式间接提高气功的战斗力伤害。
拉蒂斯接住龟波需要先拉开距离,摆好姿势,一只手按在另只手手腕上,才能勉强接住九百多战力的龟波,说明如果不是在做好防御的状态下,九百多战力的龟波,已经足以给拉蒂斯造成伤害,如果不是九百多战力的龟波,而是一个可以持续保持九百多战力的人,就足以给拉蒂斯造成威胁,这也间接说明拉蒂斯的710警戒是很正常的。另外就是比克的魔贯光杀炮,更是吓的拉蒂斯够呛。虽然比克是趁拉蒂斯不注意时打出的第一发魔贯光杀炮,但拉蒂斯还是能直接躲过去。反观龟波,则因龟波的伤害面积更大,且当时拉蒂斯的距离更近,而只能选择拉开距离并单手防御。
第九个结论——气功的战斗力伤害越高,不代表气功的速度越快。
从拉蒂斯认为悟空龟波和比克魔贯光杀炮属于自由操控战斗力来看,拉蒂斯所发出的波,并不具有类似龟波和魔贯光杀炮的战斗力增加效果。而与拉蒂斯类似的,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虽然也会发波,但其所发的波,都不会具有类似的战斗力增加效果。
第十个结论——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其所发的波,也不会增加战斗力。
拉蒂斯初见比克时,曾在发波前,表示要稍稍露一手真功夫,后续的其他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都可以控制所发波的伤害。
第十一个结论——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可以控制其所发波的威力大小。
综合上述第六和第十与第十一的结论,可以得到第十二个结论。
第十二个结论——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不仅可以控制物理攻击的力道速度,也能控制气功攻击的力道和速度等因素,而不是说他们的任何攻击,伤害都固定。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与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最大差别就是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可以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伤害,而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只能打出0-自身战斗力这一范围内的伤害。
等到贝吉塔来地球时期,那巴用史考特测量比克等人战斗力时,被贝吉塔提醒说这些人会自由操控战斗力,史考特的数据会对战斗进行误导,这说明此时期的贝吉塔,认为比克等人可以压低自身战斗力,而并不仅能通过使用气功的方式间接加强战斗力。当然,这也是因为贝吉塔,是从拉蒂斯的战斗力探测器的通讯功能获得信息有关,贝吉塔只知道拉蒂斯检测的战斗力数据发生了变化,并不知道拉蒂斯实际检测到的,是气功的数据,因此贝吉塔才认为拉蒂斯是被‘实际战斗力只有一千多点的家伙干掉了’,并认为‘这个实际战斗力只有一千多点的家伙可以压低战斗力’。
当然,经过与拉蒂斯的一战,比克和午饭,以及其他z战士已经陆续掌握了压低战斗力的技能,并间接掌握了释放出正常战斗力的技能(也就是后面的爆气)。
第十三个结论——贝吉塔来地球时期,z战士普遍掌握了压低自身战斗力的技能,以及感知气的技能(不过仍无法感知出贝吉塔和那巴谁强谁弱,包括孙悟空也感知不出来,只能感知到两股很大的气,并在实际的战斗过后才逐渐认识到贝吉塔的实力)。
贝吉塔干掉那巴时,所爆发的气势,以及杀掉那巴的光波,只是贝吉塔展现实力的方式,并不是贝吉塔进行了所谓的爆气(因为贝吉塔根本不会压低自己的气,也不会自由操控自己的气)。其实质,就是释放自己的气势,影响周围环境,以展现实力,就和第一部的泡芙选手一记肘击打碎一面墙一样,而不能说泡芙选手在打碎一面墙后,战斗力获得了上升。
第十四个结论——爆发气势进行攻击或影响周围环境,本质上是一种攻击,而不是改变自身战斗力。
克林使用气元斩差点杀死那巴时,是通过把气压缩成圆盘巨刃进行切割,而不是传统的气功波攻击,因此,那巴面对气元斩,就和面对极为锋利的武器一样,只不过,气元斩有气功的加持,其转速所带来的切割伤害要远大于一些机器武器的切割伤害。从这点来说,低战斗力的人,是可以通过把传统气功伤害改造为气功+物理伤害,干掉高战力的敌人的。
第十五个结论——气元斩确实可以杀死那巴,但不是无敌招数,如果使用者自身的技艺和气不够高超,导致气元斩 的气功伤害和切割伤害都比较低,而另一方又使用大量气来保护躯体,就可以抵挡。
那巴面对比克等人的爆气,类似于贝吉塔对悟空时的爆气,但又不完全相同,那巴的爆气本质上是用气来覆盖全身以提升身体的抗击打程度和攻击力,这与那巴倾向于肢体战斗有关,后面孙悟空用一根手指,对抗特南克斯手持宝剑也是类似道理,这不是说孙悟空的手多硬,也不是说达到超赛级别,身体就自动变得超级硬了,还是需要用气作为保护的。
第十六个结论——那巴的爆气,是用气覆盖全身,提高抗击打与攻击力,从而在战斗力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伤害和防御水平,而不是提高战斗力。
从贝吉塔和那巴对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态度,与拉蒂斯对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态度,可以发现,贝吉塔和那巴本身并不觉得自由操作战斗力是个特别先进的招数,认为拉蒂斯被一千多战斗力的人干掉,只是这个一千多战斗力的人能够压低自己的战斗力,导致过于相信史考特的拉蒂斯大意了而已。所以,这时期的贝吉塔和那巴,并不认为自由操控战斗力是打出超过自身战斗力的攻击,而是认为自由操控战斗力,是原本就有这些战斗力,只不过压低了,然后打个突然袭击而已。
第十七个结论——贝吉塔刚来地球时,认为自由操控战斗力,只是压低战斗力打突然袭击,而不是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伤害,又因为贝吉塔和那巴的自身战斗力偏高,因此才对自由操控战斗力表现的满不在乎。
与贝吉塔的战斗中,贝吉塔,对于悟饭愤怒后打出魔闪光,结果被那巴打飞,导致悟饭随后的战斗力下降,认为是刚才那一击已经消耗了悟饭的大量实力,这证明在贝吉塔看来,战斗过程中,随着体力的下降,导致战斗力下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并不是像有的龙迷所设想的,只要战斗力发生变化,就是自由操控战斗力。
第十八个结论——战斗中,因体力下降导致战斗力下降,是普遍情况,与自由操控战斗力无关。
比克在拉蒂斯一战中大放光彩的魔贯光杀炮,后期就变成了普通技能,是龙迷的一大遗憾,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是比克的发展策略。比克在拉蒂斯一战中,使出的魔贯光杀炮被拉蒂斯评价贯穿力相当不错,而比克的评价则是打不中就没有意义。而拉蒂斯时期,比克的魔贯光杀炮是个极其耗时的技能,并且速度偏慢,如果不是有人控制住敌人,是难以打中的。于是,比克对魔贯光杀炮的改进,走向了瞬发,提速的方向,而不是提高威力的方向,甚至是为了瞬发和提速,牺牲了魔贯光杀炮可以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威力,使得魔贯光杀炮成为以气功和贯穿为主要伤害的技能。因此,拿拉蒂斯时期的魔贯光杀炮威力和比克自身战斗力的比值,去套用在后期的魔贯光杀炮中,是不合理的。
第十九个结论——不是任何时期的任何魔贯光杀炮,都能打出自身战斗力三倍的伤害,同理,其他如龟波一类的气功也是类似道理,后期只有明确蓄气时才能打出超过自身战斗力的伤害,否则都只是普通伤害。
综合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对所谓的1.3倍秒杀论,以及许多场龙珠战斗,进行基于战斗力设定的,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首先就是1.3倍秒杀论出处的贝吉塔打邱伊,很多龙迷,总是会陷入被贝吉塔批评的,迷信史考特数据的误区,邱伊和贝吉塔当时的状态已经有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我认为这并不是贝吉塔能够秒杀邱伊的主要原因,很多龙迷忽略的一点是,贝吉塔当时已经掌握了自由操控战斗力这一技能,这一技能上面说过,并不是贝吉塔最初到地球时所理解的压低战斗力,而是可以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伤害。经过地球一战的贝吉塔,无疑也是如此。
他面对邱伊时打出的伤害,不仅是当时测量到的战斗力,而是远超其自身战斗力的气功伤害(类似于孙悟空用龟波打拉蒂斯打出的九百多伤害),而当孙悟空踏上那美克星时,也曾提到瞬时爆发战斗力时,史考特检测不出来,外加通讯本身也需要时间,贝吉塔用指的气功瞬时伤害,不被检测出来也是很正常的。
第二十个结论——贝吉塔对邱伊的秒杀,并不只是基于战斗力对比所产生的秒杀,而是基于自由操控战斗力这一技能,外加两人的战斗状态,使贝吉塔打出了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才做到的秒杀。因此,单纯讨论战力要1.3倍还是1.5倍甚至几倍才能秒杀敌人是没有意义的。
结合贝吉塔秒杀邱伊与拉蒂斯需要硬接悟空的九百多龟波,与警戒710战斗力,可以知道,拉蒂斯的警戒其实是非常务实的,因为他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打不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因此,他实际上缺少一击,战胜七百多战力,或九百多战力的人的方法,而七百多战力的人,即便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也能通过类似气元斩和魔贯光杀炮一类具有切割和贯穿伤害的技能,实现对拉蒂斯的越级击杀。拉蒂斯在知晓自由操控战斗力这件事之前,对战力710的警戒,是担心710的人可能具有越级击杀或造成重大伤害的技能招式。
第二十一个结论——如果不具备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技能,打不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即便是战力相差超过一倍,也需要非常谨慎地进行战斗,甚至是陷入持久战。更有甚者,如果不会使用大威力的气功,面对战力等于自己几分之几的人,也难以做到一招秒杀。
对比贝吉塔干掉多多利亚的战斗,以及贝吉塔被变身后的萨博吊打,以及贝吉塔被利库姆吊打,可以发现,贝吉塔面对较弱的敌人时,只凭肉搏也难以直接秒杀,但面对较弱的敌人时,可以游刃有余地留出蓄气时间,以便通过自由操控战斗力这项技能,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从而秒杀敌人。而面对变身后的萨博,贝吉塔变成弱势方,难以找到蓄气时间,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从而被吊打。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贝吉塔和利库姆的战斗当中,因为贝吉塔在一打一的战斗中,面对强者很难有蓄气时间,于是他的策略是爆发全部战力,打出一连串的压制攻击,如果能直接胜利更好,胜利不了也能拖延时间,但一连串爆发后,贝吉塔体力下降太快,战斗力也有所下降,利库姆也开始攻击了。而克林和悟饭还在其他特战队员的监视下,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即便贝吉塔可以打出蓄气攻击,伤害也会大幅下降。另外,贝吉塔此时对自由操控战斗力的熟练程度,还比较差,从他在和克林悟饭的周旋中,以及贝吉塔错把潜力悟饭当成悟空来看,他对气的感知,和自由操控战斗力等方面还比较差。
第二十二个结论——即便具有自由操控战斗力的技能,战斗中有无机会,打出远超自身的瞬时伤害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迟迟找不到机会,那么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只能打出和不会这种技能的人,类似的伤害。
那巴4000战力是没有问题的,并不存在一些龙迷所设想的常态多少,爆发多少,因为那巴本身根本不会自由操控战斗力,但是我上面也说了,战斗力相同,不代表可以打出类似的效果。那巴的一个典型技能,就是爆发气来围绕自身,以提高自身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在加上贝吉塔对那巴拥有大量战斗经验的认可,以至于贝吉塔认为只要那巴头脑冷静下来,是可以和孙悟空打一打的,但在心里还是觉得这样下去,他肯定要亲自上场。真正改变贝吉塔对孙悟空看法的,是孙悟空爆发界王拳,秒掉了已经衰弱不少,且毫无防备的那巴,这让贝吉塔觉得,孙悟空实际上可能具有16000的战斗力,八千只是自行压低,因此在最初的战斗中才显得充满兴趣,要让孙悟空拿出实力,但实际打过之后,才发现孙悟空只有八千,那只是界王拳,所以认为孙悟空的上限也就到这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竟然可以使出三倍界王拳……
第二十三个结论——并不是战力差距达到一倍以上就打不了,孙悟空和那巴的战斗也是这样,贝吉塔在看到孙悟空八千以上战斗力时,认为八千是孙悟空的真正实力,再加上贝吉塔本人那时认为自由操控战斗力,只是压低自身战斗力,并不是打出超越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而且那巴还可以用气覆盖全身,战斗经验也很充沛,因此觉得孙悟空无法对那巴形成绝对优势,那巴可以和孙悟空打一打,甚至能够凭借经验优势,打平或取胜。这本质上和拉蒂斯需要警戒710战斗力是一样的道理。
暂时就说到这里,从结论上说,农夫战力为5不算武器,初登场悟空为10,赛亚人体质天生就比地球人强,会在战斗中具有优势,战斗力相同带来的战斗力表现不一定相同,感知气的水平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战力高与战力低的人之间,并不存在纯粹的战力秒杀比例公式,贝吉塔初期理解的自由操控战斗力,是压低战斗力,拉蒂斯时期的孙悟空和比克,只能通过蓄气气功打出超过自身战斗力的伤害,不会压低自身战斗力,贝吉塔时期的比克等人,已经学会压低自己战斗力了,魔贯光杀炮后期逐渐变成瞬发,高速的技能,以气功和贯穿伤害为主,追求命中率,不追求伤害,即便是不能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也能根据自身意愿加强或减弱攻击,但威力的上限是自身战斗力,打不出高于自身战斗力的伤害,打出高于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需要蓄气时间,面对强敌猛攻时,很难具有这个蓄气时间,如果某人无法打出远超自身战斗力的瞬时伤害,且缺少致命的攻击招式,即便战力差距一倍,甚至几倍,也难以秒杀,贝吉塔打悟空前的爆气是展现实力,不是提高战斗力,那巴的爆气是展现实力+全身围绕气,也不是提高战斗力,即使无法自由操控战斗力,低战力的人也能通过某些招式,完成越级斩杀,气元斩一类的特殊招式并不是无敌的,但防御者必须要付出远超气元斩数倍,甚至更多的气用以防御才行(因此性价比较低,加上气元斩的速度较慢,不如直接躲过去划算),即便都是自由操控战斗力的人,能够打出超过自身的瞬时伤害,也会因其本身的战斗力不同,对技能的熟练度不同,所使用的招式不同,而存在差异。通常来说,对于可以打出超过自身战斗力的人来说,其他条件不变时,气功的密度越高,范围越小,伤害越大。
我希望上述分析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分析龙珠中的战斗,以及各个时期,不同角色的战斗力,而不至于陷入到被贝吉塔所批评的,被战斗力数值本身所迷惑。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多发一些自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