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车吧 关注:210,021贴子:3,146,680

小牛m2改装历程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入手小牛m2已经一年半,公里数跑了三万多,(平时兼职跑外卖)。以前没有骑过电动车,摩托车很早就骑过了,大概小学的时候就学会了,初中骑得非常多,伙伴经常骑摩托车出来一起玩耍兜风。
刚入手电动车的时候也完全不了解电动车,小牛名气大所以决定入手小牛,上官网看了一下有分电摩版n系列,还有新国标m系和u系,考虑到上牌问题还是遵守法规所以决定买新国标的,以后上牌,开的长久些。于是查询到本市的小牛专卖店,就过去看车了。看了ub和u1吧好像是很小部的,还有ms,UB复古前卫,本人个性传统保守不喜欢张扬所以pass,MS车型比较小,车头小小的比较Q,奈何没有我喜欢的颜色黑白银灰都可以,又pass。看了m2,前脸饱满,仪表全包也比较讨喜,屁股确实断尾的视觉,当时也没太在意屁股,好吧就决定m2了,事实证明m2的用料做工会比较足,铝合金后平叉、铝合金侧边撑,还有不太妥协的尾灯。店里有白色现货m2,但似乎是青春版,卖家说另一个店有都市版,不过只有银色款,当时没考虑改装的事,续航还是很重要的,13Ah和20Ah,毅然选了都市版20Ah,事实后来证明浪费钱了。一会就把银色版的m2开过来了,商家帮我充电一会骑回家。刚好要办手续登记开票嘛。5599开回家了,回来路上没软解,只有标准的25时速。倒是也轻快,绵绵的动力,代步工具可能就这样吧……
开了几天也慢慢逛贴吧和上网找资料,原来是可以解锁速度的,于是按照找的教程一步步操作,一次还是两次就成功了。原装20A控制器也能开到38码下坡最快是42这样。开了一周后决定换轮胎,原厂的胎太细了,压白线很飘,虽然没摔跤。但是太颠太硬了。于是vx联系商家说有,米其林和鲨鱼王都有,价格都一样700,那时候贴吧流行换909012鲨鱼王。那就鲨鱼王吧。预约傍晚过去换胎。商家很细心,拆装都是用扒胎机,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给换好。换了轮胎感觉如换车,果然跑步得跑鞋。又软又稳。
又过了一个礼拜,坐垫太小不舒服,思考再三,速牛和原厂,颜值问题选择了原厂大坐垫,翘鸭尾的那个,颜值搭配m2确实高,后侧方看过去很帅,有点油摩街车的感觉。然后换了胎和大坐垫没两天觉得续航不够了,跑几个外卖两个钟就得回来充电,充电又慢太影响效率了。于是咸鱼买了个二手绿电,回来才发现是ub的电池,高两厘米,于是又把大坐垫取下,把原厂坐垫底部塑胶割掉,勉强能扣上。
买车一个月后,晚上骑车灯太暗了,不开远光是完全看不清,(本人近视散光眼)于是咸鱼找方案,花了一百五买来了灯板自己换上去,效果好了很多,终于能看清了。满意。
接着又买了川南前后避震换上,中置避震挺软满意,前避震太硬了,上马路牙子会弹飞,车轻体重轻。
然后对大灯亮度还不满足,于是就想着用xp50灯珠替换卖家给的灯板也是可以的,用导热胶按原来的位置粘上就行了。事实证明也是成功了亮度又上升了一点。但是后来由于功率大散热不足趴窝了,晚上开着突然大灯不亮,回来检查是灯珠脱焊,这下前功尽弃了,于是最终换上了透镜大灯改装到小牛大灯总成上面,终于清静了,无所他求,亮度、切线、远光都完美,果然是汽车透镜确实不一样。
接着升级了原厂30A控制器,大放流对比原厂提升很大,极速只多了5码,44-45这样,暂时够用了。
前避震太硬决定动手,由于弹簧太多找不到合适的于是入手了“模具弹簧”买了三段不同软硬以适应预载。更换威爽10W减震油。终于调好了不弹手预载也合适。
第三个月入手大炮充电器,开8A冲。原厂5.2A考虑到以后可能改装电池或者入手大容量的所以可调充电器是不二选择。
第四个月,刹车制动力不够。入手光阳上泵,手感有提升但推力不变。
第五个月,动力升级,更换240控制器。放流30A,极速50。
速度快了原厂180盘刹不住。于是升级前刹车卡钳碟盘。咸鱼一百淘了个战斗橙色的爱得利大鲍鱼,自己动手保养一下装上配合220碟,制动力大得吓人,瞬间捏死前刹会翘尾,后改用两指刹车非常线性,刹车力度要多少有多少。
第八个月,改装电池,研究了好久,原厂4842太贵几乎不用考虑了,某兔,4853三千出头有好感但似乎口碑有问题。最后寻找diy电池,又不放心品质和做工。又要省钱穷改,于是做了一下功课决定自己组装,大单体不可能了要激光焊接没设备做不了。软包倒是比较简单。奈何不能抄作业,只能自己研究电芯尺寸这些,又实测电池仓尺寸。最后决定做个7234,更大的没把握能装进去。电芯1300,电池壳保护板烙铁焊锡丝胶带环样板连接线这些杂碎700,我用2000的成本制作了一个进口电芯得7234,感觉一切都是值得折腾。省了一千有余。
用到现在循环一百多次了,亏电最大压差0.050,这压差是其中一片比较差,其他的一致性非常好,就这样用吧,不超过0.1压差都是正常。
一年零五个月,就这样上面的改装陆陆续续折腾了半年后面就没动了。原装都市版电机开40A去推,极速70+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12-30 15:45回复
    冬天放50A日常骑行,超车放满70A,相电流限制了210,大了起步电机很抖,吃不消。最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心心念决心更换电机。于是研究良久,起初考虑扭矩版12寸镂空1500瓦片。二手的找不到扭矩版都是平衡,不满意…偶然发现一个麦家出10寸瓦片,还是个四代,价格800,电机很新才买一个月,于是立马联系,最终以750元,邮费46购入,还包含一个玛吉斯6029,1307010轮胎几乎全新,顺带一张ak220盘。很划算有没有,第二天电机就收到了。立马安排装上,于是先比花了一下轮胎130的由于是10寸也不会蹭平叉,但电机太宽了,m2平叉鼓刹固定位那里突出一块会卡碟盘,于是五金店买了钢锯片慢慢锯开了突起的鼓刹限位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装上,电机线由于是瓦片,太粗太硬了,刚刚好能装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12-30 15:55
    回复
      2025-08-25 03:55: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碟盘我换了原装180的,后续淘一套ub碟刹装上,我的驾驶习惯不用后刹,都是前刹为主,配合能量回收刚好。减速轻捏启动回收很柔和不会抱死又能起到减速效果,紧急制动就用前刹了,以免后刹抱死甩尾,所以为何我把后碟盘换成180的。目前后碟刹还没装,开动能回收20A,效果很棒,也刹得住。至于为何一定要装后碟刹,其实按我的驾驶习惯不需要后刹是完全可以的。就是停车减速的时候后刹不会点头失速栽倒,所以还是装上后刹比较好。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12-30 16:01
      回复
        全顺1500瓦片使用感受:买的这个是平衡版的,定速在65码,刚好符合我的需求,当然70码后弱磁介入扭矩还是在的,并不会弱磁介入扭矩就锐减。目前240开满70A去推,限速85了。测试室外温度15度,满把十几分钟电机不热,手摸与体温相近甚至更低。动力表现:电机敢给电流就敢爆发动力。这颗电机可以给150A以内的电流。240确实压榨不出这颗电机的性能,介于我的电池和续航需求,目前够用了。至于省电目前没有具体测试。高速下超功率肯定是比原装电机省电的都不热,铜损非常小。看全顺官网的测功图最高效率能接近92%,原装电机估计85都不到,国标要求是大于80就合标似乎。暴力起步电机也从从容容,不会像原装电机震动异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12-30 16:10
        回复
          支持一下,图片少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12-31 07:59
          回复
            支持,手工厉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12-31 22:12
            收起回复
              补充一些图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1-01 01:11
              收起回复
                牛🐮,我也是m2,不过没有楼主的动手和折腾能力,目前只换了个控制器和电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1-01 13:57
                回复
                  2025-08-25 03:49: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天收到咸鱼淘的二手u2后碟刹套件。花了100大洋。顺利装上,才发现m2后平叉是支持直上碟刹的,难怪m2s平叉也没改,一毛一样。之前锯掉了那个y码限位槽,幸亏还留了一些,原本是不用锯的,只因电机到手时碟刹盘垫了两个法兰盘一共八毫米导致碟刹盘突出太多才装不上去。到手比划了一下尝试安装发现小牛原装后碟刹是160mm的,好吧,其实我理想中是装180mm盘,但是Y码也是配套,上180要再买一个y码。懒得再折腾了,装上试了一下刹车力度确实挺小的,比鼓刹力道小多了。卡钳活塞应该是25mm小活塞,上泵也是推力偏小,捏到一半才开始有制动力。载人,或者习惯后刹的,这个制动力是偏小的,只能减速。但对于原装车的重量速度轮胎来说这个制动力还是相当合理的。小牛这套后刹制动力相较于220盘➕螃蟹,力道小了很多。220盘制动力是160的1.375倍。螃蟹卡钳活塞34mm又比这个大了1.36倍。1.375X1.36=1.87,理论上比螃蟹➕220盘制动力小约2倍。但是螃蟹配合220盘就不太适合前刹也改了的玩家,同时捏后轮肯定会抱死,刹车力度不好掌控。个人觉得原装这套后刹车是够用的,再不济我们还有能量回收制动嘛,调到20A回收制动力相当于再多一个后刹制动力。组合搭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目前骑了三万多公里,之前一直是原装鼓刹,力道和手感非常不线性,有时候鼓刹还有刺耳的噪音。所以一直是没用过后刹,除了停车或者低速堵车用后刹不会点头,前刹制动力普遍偏强,轻微刹车并不好控制力度,力道稍过大就会点头失速就会栽倒。双脚不得不撑地。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1-03 22:34
                  收起回复
                    【关于前避震的折腾过程与设想】
                    原装避震:行程7.5cm;软硬适中稍软;阻尼偏小;高速稳定性一般。
                    川南27芯直上:行程6.5cm;稍硬小体重不舒适;阻尼合适;高速稳定性良好。
                    我自己的折腾,刚买车没多久就感觉避震非常不舒服,有点弹手,于是穷改选择了川南27芯,到手后感觉行车稳定性确实比原厂好挺多的,但我体重偏轻,车子几乎原装也是很轻的,这个避震对于这种情况太硬了,上马路牙子上不去容易反弹。于是打算更换弹簧,网上搜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弹簧。于是打算用模具弹簧来作为避震弹簧,好处是长短及磅数有几乎无限种组合,总能找到合适的定重。于是经过思考和计算最终买了一根15cm43kgf、8cm26kgf、已经8cm65kgf的作为一根避震的组合。到手装上轻➕中等硬度组合,磅数合适偏软一些但是舒适性有了很大提升,避震动作行程更大了。但是后面改了锂电及大坐垫这些避震有点吃不消,偶尔会出现打底现象。于是把轻弹簧更换重弹簧,也就是中等➕硬组合。这下后段行程太硬了,预载2.5cm,日常单人用车行程只吃到5cm,后段的行程成了摆设了。于是后面又想着增加避震总行程再配合轻弹簧这样兼顾舒适与性能。但是如何增加行程呢,网上搜了许多资料还是没找到方案。最后想到了用轴套增加阻尼内杆的长度,量好了尺寸规格买来了内8外12的轴套,2cm的加上去,测试可用行程确实增加了两厘米,原本6.5行程现在变到8.5了。后来经过试车发现有严重缺陷,倒不是漏油,而是加的轴套与阻尼杆结合处有缝隙,会出现卡顿。而且阻尼杆的孔洞位置没变,实际上到了6.5行程的时候会很硬压不下去。现在换回川南原配弹簧,软硬还算合适,预载2cm,算是非常合理的。奈何行程太少了。设想是制作一个新的阻尼杆,不过又不会画图cad无法定制加工。都花钱找人订做不是不可以但是花钱不少,甚至可以换条千元减震了。或者线下找人焊接轴套延长阻尼芯再打磨平整,但似乎又要打孔,也是不小的折腾。这里分享一下思路,有条件折腾的可以尝试一下。川南这对避震是非常不错的底子,个人并不觉得预载定重合适的川南比某博士这些入门级避震弱,而且还是假的气瓶,阻尼也是不可调。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1-09 05:09
                    回复
                      能量回收是控制器设置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1-13 01:48
                      回复
                        目前状态,更换了Ak245后避震,前段时间修避震所以换回了一阵子川南大白棍235mm的,屁股没这么翘了姿态好一些接近原厂的高度。但是大白棍有很严重的缺陷,回弹阻尼太小且行程有点长了。调硬稍微舒服点屁股没这么多动态,但是调硬预载之后回弹阻尼又太小了,走非铺装路面过炮弹坑后轮容易被弹起,然后失去抓地力,非常难受,调软后回弹没这么强烈但是太软,屁股下沉太多。川南大白棍后避震我是不推荐的,软确实软非常舒服但是后轮就有过多的动态,除非只走公路倒是还行,其次价格也不便宜两百多,不如加一点收条可调阻尼的避震免得走弯路。
                        现在修好了ak避震换上去,姿态不喜欢屁股太翘了。ak这款245的太长了,新款似乎是240还是235的比较好。
                        以后打算换205mm的后避震走低趴风格,单载问题不大不至于托底,双载或者大体重就不适合了,再换个后盾挡泥板漏出轮胎视觉效果比较战斗。
                        并不是说川南避震不好,只是电动车这种轮毂电机实在是太累赘,簧下质量巨大,而且中置避震进一步放大了杠杆原理,后避震回弹阻尼过小就会导致过坑或者减速带,避震下压后迅速弹起,回弹阻尼过小不能限制回弹速度,轮毂电机又重,下压立马回弹后轮几乎是悬空没有抓地力的。轻则屁股颠离坐垫,重则后轮失去抓地力失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1-13 22:32
                        收起回复
                          中轴脚踏堵头用的是橡胶堵头严丝合缝又便宜,pdd 7.99买4个,29直径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1-13 22:37
                          回复
                            【开盖无奖】
                            闲来无事把原车400B电机开盖了,打开一股绝缘漆的味道,惊喜的是电机没有进水生锈,但是由于长期爆操(夏天72V40A母线)绕组有高温烧焦现象,绝缘层已经变色,电机内部还残留有锡渣,不知道是高温导致还是生产时残留?如果是高温导致的融锡,那么温度至少在200度以上,线圈早就烧毁了吧。
                            定子硅钢片24mm,48槽,转子52片磁钢26极对。磁钢27高,约2mm厚。单匝约3平方相线,出线是2.5mmx3。
                            预计最大安全相电流在90A左右,有一次爬山,挑战一个特别陡的坡,走路都难的那种山间坡,母线开了35,相线120,能缓慢爬上去,但是上到坡顶电机已经吃不消了,完全没力了,立马停下查看,摸一下电机外壳已经极致烫手,估计上了70度以上。拿出矿泉水浇上去立马一大股热蒸气冒起,有点后悔了不应该挑战的。索性电机并没有烧毁,不然得推车下山了。
                            这颗电机是偏扭矩型的绕组(5匝)但是由于定子体积太小,又是半盘(杠杆原理)扭矩被缩小,所以小电流去推没力,大电流下又容易过热,夏天长途续航60速度都非常烫手,夏天50,冬天65以下比较保险。开大电流去推,扭矩提升很大,但是开一会电机烫了之后加速就没劲了,高温使绕组铜线电阻变大,阻止电流通过,强制大电流的后果就是恶性循环,越来越烫直至烧毁。平路可以开到60,但是爬山要非常注意,原厂控制器是20A母线75A相线,超过这个数据爬陡坡有烧毁风险,平路有速度带来的风冷散热,爬坡龟速几乎没有额外的散热条件,上不去的坡不要硬上就是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3-01-14 20:38
                            收起回复
                              2025-08-25 03:43: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兄弟,你大灯位置太高怎么解决的,我加了垫片还是太高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3-01-15 02: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