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319贴子:10,067,141

红楼梦人物原型大揭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楼梦》是文学小说,但她也是文学谜宫,在“满纸荒唐言”背后,隐藏作者血泪家史。作者是怎样隐笔记述的呢?关于红楼梦隐笔手法,有许多评注:如“分身术”、“一击两鸣”、“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石头记》立誓一笔不写一家文字”......看来,红楼梦隐述真故事一改古典小说人物记叙方法,若追究书中人物所隐藏的生活原型,还得按照作者隐笔思路,而不可将书中人物看死。
     所谓“访奇采异,极巧穷研”,有一碑文恰巧与这谜书隐笔手法相吻合:“慧心慧性,修道于普坨中;参妙参玄,谈禅于紫竹林下。迨功成行满,遂具无边法力。注静水于瓶底,洒甘露于枝头。倏为男倏为女,变化无方;忽而隐忽而现,杳冥难寻。感应遍乎天下,威灵及于遐荒,一切救阨扶困,拯危恤急之事不不可尽述,此所以俎豆千秋,声名百代者也。”
     作者称家史被泯灭,为了将真情告普天下人,遂将“亲历”著成谜书,可见此书关键在于补记家史。下面将坐下重读红楼梦系列之一《一缄书札藏何事》中人物索隐的文章摘录连载,请大家看一看作者究竟有过怎样的梦幻经历。



1楼2010-06-29 10:57回复
    史氏太君之谜
    《红楼梦》中对“贾母”称谓很多。如史太君、老祖宗、老太太、老寿星等。看起来似乎都在表述一个生活原型,其实不然。所谓“贾母何其多”,书中“贾母”也如宝玉等人物一样,不仅对应一个真身,还隐含多个生活原型。其中最关键一个便是康熙帝皇贵妃——曹贵妃。也就是曹寅胞妹。曹家在二次劫难后家族谱牒不见记载,清史又将曹贵妃删除于皇室档案而“家史消亡”。著书人弘皙将这位关系曹李两家命运的曹老太太,用隐笔方法“补记”书中。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应该说,史氏太君与史湘云两个人物源出一家。谁家可有此气派?解读史湘云的生活原型为曹雪芹,这位“史大姑娘”常来荣府住上几天,首先是投奔姑奶史太君而来。再就是来找史老太太“溺爱”的宝玉,究其原型之一便是曹寅嫡孙女曹王妃。这曹王妃与曹雪芹姐弟俩被作者阴阳互换,写成兄妹关系的宝湘,其实二人却是“长姊幼弟”。如此便可将史氏太君定位为江南曹寅胞妹。    
    下面,将史太君映射曹太妃处串起来,看著书人是如何对应历史补记被消亡家史的。


    2楼2010-06-29 10:59
    收起回复
      2025-08-23 00:03: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一环节:在“演说荣国府”处,著书人将宁国府批为“演”,而将荣国府批为“源”。可见这演说有虚有实。来看荣府:“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脂批:第二代。〕,娶的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脂批:因湘云,故及之〕。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脂批:第三代。〕。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脂批:记真!湘云祖姑史氏太君也〕。”看著书人将贾代善批为第二代,映射康熙帝为清朝定都北京第二代皇帝。然第三代并未批在“袭着官”的长子贾赦上,反而批在了“主事之衔”的次子贾政上。由此可见,著书人在用贾政映射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帝,同时又用“假设”人物袭着官,说明雍正帝虽当上第三代皇帝,却非正当香主,只是“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此对应康熙帝选定“以朕心为心者”的继位人并非雍正帝。再看这“史氏太君”,书中明确说明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又两次批注与史湘云的关系,就是在点明史氏太君真身与史湘云真身是同出一家。而解得史湘云真身原型,就是江南曹寅侄孙子曹雪芹。因此可以肯定,这史氏太君真身,便是曹玺之女、曹寅胞妹,被康熙帝选进后宫封为贵妃。    
      书中写“黛玉进府”,特写“林姑娘”所见的外祖母“史氏太君”,见到黛玉便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著书人又特别说明:“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也,贾赦、贾政之母。”同时批注:“书中人目太繁,故明注一笔,使观者省眼。”按真情讲,书中宝玉隐含真身比贾母要多,著书人为何在人物刚出场时便透出这“人目太繁”来呢?应该是在提醒读者这史太君是补记家史的关键人物。    
      书中明确贾赦、贾政之母。事实上,这“太夫人”史氏太君应是先帝康熙的皇妃(曹贵妃),是雍正帝的继母。随后给黛玉引见“大舅母”、“二舅母”、“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这“大舅母”也就是邢夫人,隐指雍正帝的皇后乌喇那拉氏;这“二舅母”也就是王夫人,隐指雍正帝的齐妃李氏;这“珠大嫂”李纨是“凤姐”原型之一,隐指弘时(宝玉原型之一)福晋李氏,苏州织造李煦孙女。另外,书中薛姨妈原型隐指胤礽侧福晋弘皙继母李氏。王夫人与薛姨妈是亲姊妹,其原型均为苏州织造李煦女儿。李煦与江南曹寅又是姻亲,正所谓“贾史王薛”皆连络有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按真情讲,黛玉进府有映射弘皙进雍亲王胤稹府之笔。而弘皙与雍正属同宗叔侄,何来外祖母和舅舅之称呢?这里还涉及弘皙生母历史被删。弘皙生母太子妃应该是江南曹寅女儿,如此弘皙应该称史太君为姑外祖母(姑姥姥),从这里论则可称雍正为舅舅。当然,这都源于“连络有亲”。过去都讲亲上加亲,清宫之中为了“拉扯”亲人就更甚了。    
      


      3楼2010-06-29 11:00
      收起回复
        第五环节:在“清虚观打醮”处,先写贾母满张罗要、薛家母女、王夫人等人都去做好事。随后便写五月初一荣府上下齐出,“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作者用囫囵语,点示这贾母才是真正的“贵妃”。写贾母问“荣国府国公替身”张真人好,张道士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也还康健,别的倒罢,只记挂者哥儿,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
        书中遮天大王应隐指宝玉。虽宝玉有多个真身原型,但考“四月二十六日”为诞生日的,恰好与曹颙妻马氏所生遗腹女曹王妃出生日相符。这张道士与老太太是在隐说曹王妃诞生日,可见这老太妃就是张罗作好事的曹老贵妃。那么,清虚观打平安醮,这曹家老贵妃为何选在五月初一到初三呢?了解以下历史,便会知道原委。一是弘皙父亲胤礽生日为五月初三;二是这曹贵妃内侄曹颙之女嫁与弘皙为王妃。因此,贾母特邀薛姨妈(允礽侧福晋)与宝钗(弘皙)等荣府客人也一同前往,而荣府主人王夫人(雍正齐妃李氏)却没参加。说明这平安醮是为胤礽而打醮。著书人是在利用胤礽生日,暗透给胤礽打平安醮的人物真身。  
        坐下重读红楼梦系列之一《一缄书札藏何事》开启红楼谜宫
        掀起脂砚红盖头
        石破天惊看根由
        清廷几番宫帏变
        真事隐记在红楼 


        7楼2010-06-29 11:08
        收起回复
          啊,如此错综复杂!


          8楼2010-06-29 11:10
          收起回复
            值得一看,待我慢慢细品.


            IP属地:北京9楼2010-06-29 11:11
            回复
              第六环节:在“大承笞挞”处,贾政怒打宝玉应是映射雍正帝教训儿子“混世魔王”弘时。王夫人作为弘时生母李氏解劝不住。李宫裁作为弘时福晋不敢劝只能放声痛哭。正不可开交处“老太太来了”。颤巍巍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叫我和谁说去!”    
              贾政听这话不像,跪下含泪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道:“我说了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贾政赔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贾母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离了你,大家干净!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此说道出贾母和王夫人娘家都在江南的真情。看这贾母又对王夫人说:“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
              此言透出这贾母曾养育过胤稹,如今虽当了皇帝,怎可忘记了收养之恩?贾政听说,忙叩头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考清史记载,胤稹先在孝懿皇后处寄养。孝懿去世后,一直都在宫中视养。看此处所述的雍正,应该是在孝懿死后便由这曹贵妃收养。这就难怪书中贾母要回南京老家,吓得贾政无地自容了。    
              坐下重读红楼梦系列之一《一缄书札藏何事》开启红楼谜宫
              掀起脂砚红盖头
              石破天惊看根由
              清廷几番宫帏变
              真事隐记在红楼 


              10楼2010-06-29 11:11
              收起回复
                回复:8楼
                要不怎称“文学谜宫”啊!


                11楼2010-06-29 11:13
                回复
                  2025-08-22 23:57: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七环节:在“偶结海棠社”后,写贾母来园中赏桂花。真情是弘皙王妃曹氏喜生龙凤双子。“赏桂花”应是看婴儿。续文写“兰桂齐放”,贾兰原型是弘时之子,后由弘皙抚养长大。桂便指曹王妃所生之子。    
                  贾母讲:“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个亭子,叫作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脂批:看他忽用贾母数语,闲闲又补出此书之前,似有一部《十二钗》的一般,令人遥忆不能一见。余则将欲补出《枕霞阁十二钗》来,岂不又添一部新书?〕著书人在突出“枕霞阁”。见下文诗社起雅号:史湘云道:“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宝钗笑道:“方才老太太说,你们家也有这个水亭,叫‘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因而,史湘云雅号为“枕霞旧友”。    
                  通过这一环节,说明史氏太君与史湘云同为曹家人。解读史湘云真身原型只有一个,就是江南曹家曹頫之子曹雪芹。史料记载曹家曾有随园,书中将史太君与史湘云写成一家,又映射曹家随园,应该是作者有意将史家与曹家相提并论。    
                  坐下重读红楼梦系列之一《一缄书札藏何事》开启红楼谜宫
                  掀起脂砚红盖头
                  石破天惊看根由
                  清廷几番宫帏变
                  真事隐记在红楼  
                    
                  


                  12楼2010-06-29 11:15
                  回复
                    第八环节: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刘姥姥见贾母口称“老寿星”,贾母称刘姥姥则为“老亲家”。书中刘姥姥原型之一应是曹寅之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第一次写在第六回,背景是弘皙辞官后曹王妃被禁管于圆明园,曹寅遗孀进园探视。文中还夹写了一段曹王妃生孩子的记述。第二次是在“偶结海棠社”后,记述曹王妃生孩子后袭人打发宋妈给“小侯爷”史湘云家报喜。因而,湘云作为新生儿的舅舅,刘姥姥作为孩子太姥姥,都被请来赴喜宴。故刘姥姥与贾母互称“老亲家”。    
                    其中刘姥姥称“今年左边的槽(曹)牙活动了”,贾母又称“我们这些老亲戚”,应该在暗透二人关系。还有刘姥姥说“正是老太太的福”,贾母反说“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此言似在映射康熙御赐的“福”字之说,暗中与通灵宝玉背面“三知祸福”相呼应。因为康熙虽然秘定了要传位给弘皙,最终却没能将大位传给“朕所钟爱”的嫡孙。故而老太妃才有“老废物”一说。究竟是说康熙还是说自己呢?两者兼顾吧。    
                    坐下重读红楼梦系列之一《一缄书札藏何事》开启红楼谜宫
                    掀起脂砚红盖头
                    石破天惊看根由
                    清廷几番宫帏变
                    真事隐记在红楼 


                    13楼2010-06-29 11:18
                    回复
                      第九环节:在“情哥哥偏寻根问底”处,刘姥姥讲:“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像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拷火去也是有的。”
                      这节对话隐含什么呢?据载,雍正年间,曹頫自江南向宫中运送“贡品”,因走水路怕潮湿而改走旱路,途中向驿站索要柴草用于防潮,却被参“骚扰驿站”。后又因“暗中转移财产”,导致江宁织造府被查抄。曹家人等回京,曹頫罪及“枷示”。再看书中讲到此“抽柴草”处,便写“南院马棚里走了水”,特写这贾母“唬得口内念佛,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可见,这是暗中写这宫中曹贵妃,自那次曹家发生变故后,时时为自家命运担心。    
                      书中还对曹頫进京运送上用宫纱“软烟罗”进行描述:贾母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像,不知道的,都认作蝉翼纱。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凤姐道:“这个名儿也好听,只是我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从没听过这个名色。”贾母道:“你能活了多大?见了几样没处放的东西?就说嘴来。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后来此物竟是“取了一批来了”。此处写贾母对宫纱这样了解熟悉,是在隐露这贾母贵为宫中太妃,同时也说明出身于江南丝绸之乡。    
                      坐下重读红楼梦系列之一《一缄书札藏何事》开启红楼谜宫
                      掀起脂砚红盖头
                      石破天惊看根由
                      清廷几番宫帏变
                      真事隐记在红楼 


                      14楼2010-06-29 11:20
                      回复
                        • 98.243.198.*
                        楼主继续又一个索引派


                        15楼2010-06-29 11:22
                        收起回复
                          回复:15楼
                          红学不应该分什么派。


                          17楼2010-06-29 11:32
                          回复
                            第十一环节:在“冷郎君惧祸走他乡”回中,隐写弘皙等人里应外合将禁所内曹王妃生的两个孩子救走,从而引出“喜出望外平儿理妆”。看管禁所的凤姐险些被贾琏杀死。书中写贾琏来找这凤姐,贾母道:“就忙到这一时?等他家去,你问多少问不得?那一遭儿你这么小心来着,又不知是来作耳报神的,也不知是来作探子的。鬼鬼祟祟的,倒唬了我一跳。什么好下流种子!你媳妇和我玩牌呢,还有半日的空儿,你家去再和那赵二家的商量治你媳妇去罢。”鸳鸯纠正道:“鲍二家的,老祖宗又拉上赵二家的。”贾母道:“可是。我那里记得什么抱着背着的?提起这些事来,不由我不生气!我进了这门子做重孙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从没经过这些事。还不离了我这里呢!”
                            前面“闲取乐偶攒金庆寿”,这贾母极力撺就给看守禁所的凤姐过生日,并张罗大家灌凤姐喝酒。这便是创造机会,让弘皙将禁所内曹王妃生的两个孩子救走。写这贾母进“门子”五十四年了,解读当时背景,可知是乾隆二年正月。按此推算,曹寅胞妹进宫应在康熙二十二年前后。    
                            清史记载,康熙在二十八年孝懿皇后去世以后,便不再册立皇后。曹贵妃在康熙二十二年左右进宫,曾被册封过贵妃应是可以肯定的。再从书中贾母与贾政的对话可见,贾政并非贾母亲生。说明雍正帝曾经被曹贵妃抚养过。即曹贵妃接替孝懿皇后养育过雍亲王胤稹。雍正即位后,其亲生母德妃又于雍正初年去世,这位曾经为雍正帝养母的曹贵妃才能以继母身份在雍正后宫贵为老太妃。  
                            坐下重读红楼梦系列之一《一缄书札藏何事》开启红楼谜宫
                            掀起脂砚红盖头
                            石破天惊看根由
                            清廷几番宫帏变
                            真事隐记在红楼 


                            18楼2010-06-29 11:35
                            回复
                              2025-08-22 23:51: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十二环节:在“开夜宴异兆发悲音”开头,紧接前面抄检大观园之文,写尤氏正欲往王夫人处去,从人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尤氏听了道:“左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
                              此说对应雍正死后乾隆继位初年江南曹家便彻底败落。抄检大观园之文,记述的是宫中以追查刺杀雍正帝嫌犯为名,将自曹老太妃以下“群芳”禁管于圆明园内。包括雍正帝齐妃李氏、弘时福晋李氏,以及雍正收养胤礽、胤祥、胤禄的三个女儿,还有弘皙王妃曹氏等人。书中写尤氏来李纨(弘时福晋)处,特表尤氏洗脸。李纨命丫鬟素云取妆奁,素云却是拿自己的胭粉来,笑道:“我们奶奶就少这个。奶奶不嫌脏,这是我的,能着用些。”李纨道:“我虽没有,你就该往姑娘们那里取去。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幸而是他,若是别人,岂不恼呢?”尤氏笑道:“这又何妨。自来我凡过来,谁的没使过?今日忽然又嫌脏了?”由此可见,这李纨便是被禁管者之一。    
                              再看写这尤氏辞了李纨,往贾母这边来。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得不自在,恰好见他姊妹来了,因问:“从那里来的?可知凤姐妯娌两个的病今日怎样?”可见,这贾母听得甄家被抄,只是不自在的份了,因为新皇乾隆登基后,这时的曹太妃已不再掌管后宫,自身难保了。    
                              书中写贾母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咱们八月十五赏月是正经。”此有脂批:“贾母已看破。狐悲兔死固不故已,聊以知遣耳。”这是著书人在点醒末日将近。王夫人道:“都已预备下了。不知老太太拣那里好?只是园里空,夜晚风冷。”贾母笑道:“多穿两件衣服何妨。那里正是赏月的地方,岂可倒不去的?”
                                   这话里隐含后文“品笛感凄情”便是最后归期。随后,便写这贾母用饭:贾母见自己的几色菜已摆完,另有两大捧盒内捧了几色菜来,便知是各房另外孝敬的旧规矩。贾母因问:“都是些什么,上几次我就吩咐,如今可以把这些蠲了罢,你们还不听。如今比不得先辐辏的时光了。”看来,今日膳食却是较平常额外的了。是什么呢?王夫人道:“不过都是家常东西。今日我吃斋,没有别的。那些面筋、豆腐老太太又不大甚爱吃,只拣了一样椒油莼齑酱来。”贾母笑道:“这样正好,正想吃这个。”
                              可见这宫中老太妃生活状况。书中特写一碗鸡髓笋,还是外头大老爷送进来的。宫中太妃特供的“红稻米粥”,贾母只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去吃。”“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小兰子吃去。”读来倒像是渡饥荒的日子,真正皇宫怎会如此?接着便是尤氏吃的是下人用的白米饭,又是“这一二年旱涸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又是“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贾母更是直言:“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所有这些,都说明就连这昔日后宫之主的曹老太妃,也同样遭到禁管限制,生活待遇简直与皇帝冷宫不相上下了。    
                              坐下重读红楼梦系列之一《一缄书札藏何事》开启红楼谜宫
                              掀起脂砚红盖头
                              石破天惊看根由
                              清廷几番宫帏变
                              真事隐记在红楼 


                              19楼2010-06-29 1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