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猎吧 关注:40,127贴子:409,429

【资料教程】箭羽的相关知识,材质、造型、粘贴方向、位置及箭羽的尺寸、数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一直在整理美猎与射箭的相关资料,现在打算分批发出来,先供大家讨论补充,后期整理好,预计会出一个合集版。
今天放出来的是箭羽的相关知识,箭羽的材质、造型、粘贴方向、粘贴位置及箭羽的尺寸、数量等影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0-17 12:26回复
    nickace927、热血湘军1、奉陪照构.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箭羽
    箭羽的方向与箭杆基本平行,粘贴在箭杆尾部(一些传统箭会用细线将箭羽捆扎在箭尾),主要作用是通过箭羽在飞行中产生的空气阻力与舵面效应,修正并维持箭杆的飞行指向。按材质、羽形、羽数及粘贴方向,箭羽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箭羽材质分类
    1、真羽
    采用鸟禽类羽毛加工成的箭羽,历史上很多箭羽采用雕、鹰、雁的两翼或尾部的翎羽,而现代美猎大多采用加工过的火鸡羽制成的箭羽,火鸡羽重量轻,质地硬,通过性好,在意外碰擦箭台弓窗时,真羽能在倒伏后再展开,擦撞力相对较小,对箭杆飞行指向的影响不太大,有很好的容错性,所以通常推荐美猎选用真羽箭羽,当然,真羽的一致性稍有欠缺,户外沾水后会影响箭的飞行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掉毛损耗,但这种损耗对箭的飞行影响并不明显。
    下图为真羽箭羽




    2、橡胶羽
    由橡胶材质制成的箭羽,其外形、重量的一致性及耐用性比真羽好,环境适应性强,不怕雨水、潮湿,但相对重量比真羽大,老化变形或破损后对射准有一定影响,多用于竞技反曲弓与复合弓上。美猎也可以使用胶羽,但一般不推荐,主要是胶羽的碰撞通过性较差,会放大因箭羽碰擦箭台弓窗导致的失误,同时也会加剧箭台毛皮的磨损,因此使用胶羽时,搭箭点位置一般会比使用真羽时高,且对箭杆挠度的匹配与撒放技术的要求比使用真羽时高。
    下图为橡胶箭羽




    3、塑料羽
    由塑料制成的箭羽,重量轻,厚度薄,一致性高,不怕潮湿,可做成螺旋状,常用于专业竞赛中,塑料螺旋羽能带动射出的箭以箭杆为轴线自转,进一步提高箭的指向性,但螺旋羽的尺寸通常很小,更适用于细箭,多用于户外竞赛或狩猎中,耐用性一般不及胶羽,碰撞后可能碎裂。
    下图为塑料螺旋箭羽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2-10-17 12:30
    回复
      2025-08-29 11:16: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按箭羽造型分类
      直箭羽的造型对箭的飞行基本没有显著影响,一些箭羽外形可能较为复古,射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箭羽形状,主流箭羽一般有以下几种造型。
      1、盾形箭羽
      盾形箭羽,箭羽尾端呈近似直角状

      2、水滴形箭羽
      水滴形箭羽,箭羽尾端呈圆弧状

      3、梭形箭羽
      梭形箭羽,箭羽前后两端呈尖头状,长度大、高度低,迎风阻力一般较小



      4、刀形箭羽
      刀形箭羽,箭羽尾端呈尖角状

      5、布拉泽羽
      布拉泽羽(Blazer),与水滴形箭羽相似,是一种典型的胶羽外形,尺寸通常较小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2-10-17 12:34
      回复
        三、按箭羽粘贴方向分类
        1、直羽
        箭羽粘贴的方向与箭杆平行,箭飞行时基本不会沿箭杆中轴快速自转(一些直羽因粘贴精度或羽毛平整度不一,也会发生自转),直羽飞行阻力小,有利于保存箭速,在中远距离上,箭的入靶存速更高,但对箭的修正速度较慢,更适用于追求高箭速的射手。
        下图为直羽




        2、斜羽与螺旋羽
        斜羽是箭羽粘贴的方向与箭杆轴线成一定角度,螺旋羽则是羽面呈螺旋状,这两种箭羽均能在飞行中产生舵面效应,使箭杆以轴线快速自转(可达上千转每分钟),进而迅速修正箭的飞行姿态,箭杆因挠度产生的摆动也能更快消减,并使箭支产生陀螺效应,增加了箭的指向性,但箭羽迎风面积增加,飞行阻力增大,箭速损耗比直羽大,一般适用于户外比赛或狩猎,此外,真羽斜羽的抗风性其实并没有显著提高,有风的情况下,真羽斜羽的飞行轨迹可能会呈螺旋形。
        斜羽与螺旋羽在中近距离的射程上,因箭羽修正速度更快,一般比直羽集中度好,但在远距离射程上,因箭速损耗,可能造成高低着箭点的变化,且陀螺效应会使箭支在径向上出现一定的进动偏移,即出现垂直于飞行方向的位移,对中远距离集中度会有一定影响。
        不过在有限的技术水平下,直羽、斜羽、螺旋羽在中远距离上,对箭散布集中度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因此采用哪种类型的箭羽,新手可以不必过于纠结。
        下图为斜羽(右旋羽)


        斜羽和螺旋羽一般会选用尺寸较小的箭羽,斜羽与箭杆之间的角度通常在0.5°~1.5°左右,若角度过大,自转速度会更快,但飞行阻力也显著增加,箭速损耗多,反之,若粘贴角度过小,也会削弱箭的修正速度。斜羽按箭射出时的旋转方向,可分为右旋羽和左旋羽,一般由箭尾向箭头方向看,当箭羽尾端处在箭羽头部左侧时,箭射出后会顺时针旋转,即右旋羽;当箭羽尾端处在箭羽头部右侧时,箭射出后会逆时针旋转,即左旋羽。左旋羽和右旋羽对箭的飞行影响基本没有差别,但入靶时,由于靶子会对箭头产生旋转阻力,对于螺纹转接箭头,右旋羽的箭会把箭头顺势拧紧,左旋羽的箭则会拧松,因此一般多推荐使用右旋羽,防止螺纹箭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脱。
        下图为右旋羽、左旋羽的区别与分辨

        3、缠羽
        (参考百度贴吧:毁箭,相关经验讲解)
        将箭羽用缠绕的方法附着在箭尾上,整个羽毛呈螺旋状分布,并以箭杆为中心散开,因此不用区分主副羽。相对于斜羽和螺旋羽,此类箭羽的迎风阻力更大,修正效果与减速效应更明显,能有效减少射程与末端箭速,多用于打飞箭和射击高处的抛靶,其显著的减速效应能在此类射箭体验中提升一定的安全性。
        下图为缠羽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2-10-17 12:37
        回复
          四、箭羽的主要参数及相关影响
          1、箭羽尺寸
          即箭羽长度,美猎常用的有3英寸(76毫米)、4英寸(102毫米)、5英寸(127毫米)箭羽,其他规格的还有1.75英寸(44毫米)、2英寸(51毫米)、2.5英寸(63.5毫米)。一般3英寸以下(含3英寸)的箭羽适用于φ4.2毫米内径及以下的细箭,4英寸~5英寸箭羽适用于粗箭。通常箭羽越长(或面积越大),对箭的修正能力就越强,需要的修正距离会越短,但空气阻力更大,抗侧风性会有所降低。此外,一般全箭越重,需要的修正力就越大,适配箭羽的尺寸也会越长,或箭羽的面积越大。
          2、箭羽数量
          美猎大多采用三羽箭,每片羽毛间隔120°,需区分主副羽,一般主羽和两片副羽颜色上会有区别,搭箭时,主羽垂直于弓弦,并指向弓窗开口方向,如果装反,主羽很容易在出箭时碰擦弓窗侧垫,而影响射准(副羽在箭杆挠度匹配时,箭尾会因挠度变形,更容易避过侧垫)。
          下图为三羽箭的主副羽




          实际上除主流的三羽箭外,还有双羽箭、四羽箭、多羽箭及无羽箭(光杆)等不同箭羽类型。
          下图从左至右的箭尾,无羽箭、双羽箭、三羽箭、90°四羽箭、120°四羽箭


          双羽箭在历史上曾被多次使用,其羽毛粘贴工艺简单,易大批量生产,飞行阻力小,箭支远距离存速高,但稳定性、修正性较差,因此,目前除了追求复古弓箭的体验外,使用量并不多,对于有弓窗箭台的弓而言,一般需要设置稍高的搭箭点防止箭羽碰擦箭台。
          四羽箭的稳定性、修正性很高,箭支需要的修正距离比三羽箭短,有更快的修正速度,且不需要区分主副羽,正反搭箭均可,适合速射、骑射,但飞行阻力比三羽箭大,对箭速、射程有较明显的影响,抗风偏性也有所下降,一般适合中近射程。四羽箭通常有两种粘羽方法,一种是箭羽90°均分,另一种是120°箭羽对称分布。通常120°对称分布的四羽会比90°均分的四羽更容易避开弓窗侧垫,但需要注意搭箭方向(120°箭羽应朝着侧垫方向搭箭)。
          若箭羽数多于四片,即为多羽箭。多羽箭的稳定性和修正性极强,但飞行阻力过大,箭速损耗明显,一般实用性不强,多用于表演性质的特技射箭中。
          无羽箭,即不粘羽毛的光箭杆,主要用来校准箭的动态挠度,使箭支与弓的实拉磅数更好匹配,从而提高箭的准确度和集中度。当然,传说历史上也出现过在箭尾加工孔槽,利用空气涡流稳定箭支的光杆箭,即风羽箭,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箭羽的数量与末端箭速、抗风性成反比,与稳定性、修正效率成正比。
          下图为90°四羽箭

          下图为120°四羽箭,图片引用自:不识澍(B站)




          下图为光杆无羽箭,图片引用自:大白聊射箭(B站)

          3、箭羽粘贴位置及箭羽护套
          箭羽粘贴位置越靠近箭尾,箭羽的修正力矩就越大,修正速度及稳定性就越好,但如果粘贴位置过于靠后,则会影响到勾弦靠位,毕竟美猎大多选用嘴角作靠位点,箭羽太靠后可能会使主羽戳到嘴,因此,美猎的箭羽末端到箭尾末端通常保持4~6厘米左右的距离。
          国产真箭羽前端一般会有热缩管(受热后会收缩)制成的护套(或直接胶带缠绕,一些传统木竹箭支会使用绳线缠绕),一是保护持弓手与箭台弓窗不被羽梗刮伤(特别是古典传统弓及无台美猎,箭羽可能会擦过手背),二是保护箭羽不在碰撞中脱胶撕裂。但一些热缩管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松脱的情况,一般可再次加热或更换处理。
          下图为箭羽粘贴位置




          下图为箭羽护套

          使用传统弓时,箭羽梗刺伤大拇指,图片引用自:骏文(知乎)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2-10-17 12:43
          回复
            五、箭羽修正的简单原理
            下面以箭尾上翘的姿态状况简述一下箭羽的修正原理和过程。
            当箭支以箭尾上翘的姿态离弦后,水平箭羽与迎风风向存在一定角度,成为整支箭产生最大风阻的部分,此时,作用在箭羽上的迎风阻力可分解出修正分力,产生舵面效应,使箭能够大致围绕重心偏转,直到箭羽方向与迎风方向基本一致,使箭羽除迎风阻力外,不再产生明显的侧向修正力为止。
            下图为箭羽的修正原理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22-10-17 12:44
            回复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发布的资料内容,大家如果还有补充或修正,可以跟帖回复,在此先感谢诸位~
              然后有转载的话麻烦说明下出处即可。
              后面还会继续更新其他的技术资料,希望能对新人有所帮助~


              IP属地:安徽7楼2022-10-17 12:45
              收起回复
                吧主V5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2-10-17 14:06
                收起回复
                  2025-08-29 11:10: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斜羽和旋羽的区别不是很清楚,可以再仔细说说吗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10-17 15:20
                  收起回复
                    美猎可以用这种箭羽吗?效果会不会比真羽更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10-17 15:36
                    收起回复
                      确实辛苦啦……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10-17 23:26
                      收起回复
                        我是新手 准备在逛几天好入坑 非常感谢吧主的资料,吧主好人不秃顶


                        IP属地:黑龙江13楼2022-10-20 12:33
                        收起回复
                          真是太棒了,这下我们就不用跟新人一个个解释羽的功用。


                          IP属地:广西14楼2022-10-20 12:43
                          收起回复
                            那么应该选择何种形状的真羽?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11-10 09:40
                            收起回复
                              2025-08-29 11:04: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吧主能不能讲讲箭台,已经买了真羽纯碳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11-11 18: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