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猎吧 关注:40,139贴子:409,539
  • 40回复贴,共1

【资料教程】全箭的常用参数讲解,箭长、箭重、重心中心比、箭速、全箭一致性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一直在整理美猎与射箭的相关资料,现在打算分批发出来,先供大家讨论补充,后期整理好,预计会出一个合集版。
今天放出来的是全箭常用参数的讲解,箭长、箭重、重心中心比、箭速、全箭一致性等。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0-14 11:23回复
    一、箭长
    (参考《EASTON箭调谐和维护指南》的相关内容)
    正确的箭杆长度是从箭杆顶部到箭尾弦槽最深处的距离,这个距离包括箭尾、箭尾座的一部分长度,但箭头、箭头座在箭杆外的长度不算在内。
    一般推荐的箭长能在正常搭箭满弓后,保持箭杆前端与箭台搭箭点至少有1英寸(25毫米)的距离,主要是为了在拉距意外变大时,避免箭头从箭台掉落,出现危险状况。
    箭长的意义在于匹配射手的拉距,并为箭杆的挠度选择提供依据。
    下图为正确箭长的测量标准




    箭长过短的话,有将箭头拉下箭台的风险

    一般原长箭的箭长大多为32英寸,如果通过截短箭长的方法适配箭支,会使箭杆的动态挠度变硬,箭重变轻,但需要注意的是,箭的静态挠度是不变的。
    对于安装猎箭头的箭而言,如果箭台、弓窗没有容纳猎箭头的空间,出现箭头必须伸出弓背的情况,那么合适的箭长应在正常搭箭满弓后,保持猎箭头与弓背至少有1英寸(25毫米)的距离。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状况下的箭长推荐值,但不常用到,具体内容详见《EASTON箭调谐和维护指南》的“箭汇编”篇。
    安装猎箭头后,正确箭长的测量标准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2-10-14 11:26
    回复
      2025-08-31 20:20: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箭重及相关影响
      箭重一般是指全箭的重量,包括箭头(含箭头座)、箭杆、箭羽、箭尾(含箭尾座或防打尾钉)的整体重量。
      箭重在磅数和箭长不变的情况下,会对箭速、瞄点、箭支抗风性、效能转化、弓的震感等方面产生影响。当整体箭重增加,弓的磅数不变时,箭的初速会降低,抗风偏性会有所提升,箭速衰减率降低(重箭惯性更大);在射程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重箭箭速低,需要更高的弹道抛物线顶点,以增加箭支飞行的留空时间,这就需要增加初始发射角度,也就需要调整射箭时的瞄点或瞄具设置了。
      其次,箭重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也会对弓的效能转化和箭的动能产生影响。一般而言,箭重越大,弓的效能转化越高,弓的震感会有所减小,此时,虽然箭速减慢,但箭的动能会相应增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箭重的这些关联变化仅在一定范围内有意义,如果箭重过轻,会产生半空放的效果。这是由于过轻的箭无法将大部份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带走,导致弓片需要消化自身回弹的能量,也会使弓在撒放后的震感更强烈;而重箭可以将大部分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同时,箭速与弓片的回弹速度相对会慢一些,所以会有轻箭伤弓,重箭养弓的说法。
      箭重一般用GPI(Grains Per Inch)每英寸格令数和GPP(Grains Per Pound)每磅格令数来描述。GPI与箭杆长度相关,一般只算光箭杆重量(即箭杆的标称GPI);GPP与拉重相关,通常计算整箭重量(包含箭头、箭头座、箭尾、箭尾座、箭羽)。由于轻箭伤弓,一些弓商会规定配箭的最低GPP值,如果低于该值,可能会失去保修。美猎配箭的GPP值一般在8格令每磅到13格令每磅之间,常见的配箭重量在9格令每磅到11格令每磅,比如30磅的弓,配箭重量为10格令每磅,那么箭重就是300格令。通常高磅数弓,配箭的GPI/GPP值高一些较好,除了保护弓之外,箭的飞行姿态和飞行轨迹也会更好,还可以减小差距瞄法的目标瞄点间距,方便瞄准。如果用于户外射箭,可以适当降低GPP值,以获得较快的箭速;而一些低磅数弓,如20磅左右的练习弓,为获得更好的箭速与飞行轨迹,配箭GPP值可以在5格令每磅到9格令每磅之间,但一般不推荐5格令每磅以下的配箭重量。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2-10-14 11:27
      收起回复
        三、箭的重心中心比
        (参考《EASTON箭调谐和维护指南》的相关内容)
        箭的重心中心比FOC(Front Of Center)主要描述的是整箭重心相对于箭长中心的位置,会对箭的飞行姿态与飞行轨迹产生影响,不过这个参数属于精细调箭范畴,新手可不必过分在意。
        ATA标准(ATA:Archery Trade Association 弓箭贸易协会,前身是AMO:ArcheryManufacturers Organization 弓箭生产商协会)的FOC计算公式如下:
        FOC(%)=100%×(A-L/2)/L
        其中A为:整箭(箭头、箭羽、箭尾完全装配好的箭)重心到箭尾弦槽最底部的距离;
        L为:正确的箭长,即箭杆顶部(不包括箭头长度)到箭尾弦槽底部的距离。
        下图为FOC的计算参数




        例如,一支箭长L=810毫米的整箭,重心到箭尾弦槽最底部的距离A=495毫米,那么这支箭的FOC比值=100%×(495-810/2)/810=11.1%。
        FOC比值或者说整箭的重心位置是可以通过改变箭头、箭尾重量进行调整的,箭头越重,箭尾越轻,重心位置就会越靠近箭头,反之重心位置便会后移。FOC的变化一般在远距离射程上对箭的飞行轨迹有显著影响,但在中短射程上FOC的调整效果并不明显,不过FOC的改变仍会影响射箭时的瞄点或瞄具设置。
        FOC比值越大,箭支重心就越靠近箭头,同时,箭羽的修正力矩也会变大,修正性、稳定性会越好,但在中远距离的射程上,重心越靠前,弹道轨迹末端的弯曲下坠就越明显,需要增加一定的发射仰角,且箭落点的准确度会对发射初速和发射角度越敏感,不过弹道末端的箭可以将更多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对末端箭速有一定弥补作用。
        而FOC比值越小,箭支重心就越靠近箭长中点,箭羽的修正效率会有所降低,但箭支的飞行轨迹会更平缓,落点的准确度对发射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会有所降低。
        通常推荐的FOC比值在9%~15%左右,《EASTON箭调谐和维护指南》中对FOC的推荐值还做了细分:铝质靶箭FOC推荐值为7%~9%,A/C/C靶箭(Aluminum/Carbon/Composite 铝碳复合箭)FOC推荐值为9%~11%,A/C/E靶箭(Aluminum/Carbon/Extreme 铝碳复合箭)FOC推荐值为11%~16%,猎箭为10%~15%。一般高级射手或专业射手会在调箭时留意并固定一个相对合适的FOC值。
        下图为箭支不同FOC的弹道飞行轨迹对比图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2-10-14 11:29
        收起回复
          四、箭速
          箭速是指箭支离弦后在近距离上测得的初速,目前箭速测量主要有两大标准,一种是IBO标准(IBO:International Bowhunting Organization 国际弓猎协会),一种是ATA标准(ATA:Archery Trade Association 弓箭贸易协会)。
          由于不同磅数、不同箭重会产生不同箭速,因此在标准体系下的箭速测量会限定弓的拉重和箭重。IBO测量标准是在30英寸拉距,70磅拉重的情况下,使用350格令箭支测得的箭速,即箭重为5格令每磅时的箭速。而ATA(前身为AMO)测量标准是在30英寸拉距,60磅拉重的情况下,使用540格令箭支测得的箭速,即箭重为9格令每磅时的箭速。可见IBO的箭速测量是在使用轻箭的情况下,所以测得的箭速通常较高,而ATA的测量标准则更贴近美猎实际用箭的配重,参考度更准确。
          箭速通常以FPS(Feet Per Second)英尺每秒作测量单位,当然也可以除以3.28换算成米每秒(1米=3.28英尺)。
          普通磅数与箭重的配置下,美猎箭速一般在170FPS~190FPS(51.8米/秒~57.9米/秒)之间,如果使用高磅数、高效能转化的弓,或者配箭较轻,箭速可以达到200FPS~240FPS(61米/秒~73.2米/秒)的水平,当然,也有箭速超过300FPS(91.4米/秒)的记录,但这种能达到复合弓箭速水平的记录,对于美猎而言,需要配置非常高的磅数,实际意义并不大。
          箭速主要会影响箭在中远距离上的飞行轨迹与相对的抗风偏性,相同射程下,箭速越高,箭的飞行轨迹就越平缓,弹道顶点也会越低,同时,箭的飞行时间越短,风偏的影响就越小。而除了弓的磅数与箭重之外,弓的效能转化也会对箭速产生明显影响,相同拉距、磅数的弓,如果效能越高,同等箭重的情况下,箭速也会更快。
          箭速一般采用天幕式测速仪测量,射手只需在近距离上将箭从天幕支架中射过即可,其测量单位通常可在英尺每秒与米每秒之间切换。
          下图为不同箭速箭支的弹道飞行轨迹对比图

          下图为天幕式测速仪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2-10-14 11:30
          收起回复
            五、全箭一致性的影响
            大家都明白,一个射手的技术水平会决定他最终的成绩,只有合理的技术体系加上高度一致的动作重复,才能取得最佳的成绩,但这里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射手使用的每一支箭在各个参数规格上也必须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保证动作结果输出的稳定;具体说就是每支箭必须在整箭长、整箭重、箭头与箭尾的规格、箭杆直径、静态挠度、箭羽规格,甚至箭尾松紧度等方面具备高度的一致性,或仅存在细微的误差(比如高质量的一打箭,箭重能控制在±1格令左右),才能使射手建立一个稳固的射箭体系,确保在箭的落点出现偏差时,能在第一时间排除器材原因,更准确有效的对动作进行调整。
            反之,如果箭与箭之间存在规格参数不一的情况,就算动作体系达到高度机械化的一致,箭的落点也会出现明显的偏差。比如箭的长短、重量、FOC等出现差别,会出现高低落点;如果箭的静态挠度、箭头箭尾规格等出现差别,则可能使箭出现左右落点,且此时由于器材干扰的存在,将导致射手很难从箭的落点上分析偏差原因,到底是箭的问题,还是动作的问题,会难以辨别,并可能出现动作越调整,结果越乱的情况,将不利于动作的稳定成型。
            通常情况下,弓在调校好之后,只要动作一致性有保障,弓的输出基本不会有太大区别,因此一般而言,对射箭准确度起决定作用的是射手动作的一致性,其次是箭的一致性,最后才是弓的输出性能,因此一打质量稳定、参数一致的箭对射准至关重要。当然,如果射手具备高水平的动作一致性,反过来也可以甄别器材的偏差状况。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22-10-14 11:31
            回复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发布的资料内容,大家如果还有补充或修正,可以跟帖回复,在此先感谢诸位~
              然后有转载的话麻烦说明下出处即可。
              后面还会继续更新其他的技术资料,希望能对新人有所帮助~


              IP属地:安徽7楼2022-10-14 11:32
              收起回复
                感谢吧主,分享


                IP属地:云南8楼2022-12-10 07:24
                回复
                  2025-08-31 20:14: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请问吧主,配重的话只增大箭头的重量还是也需要同时增加尾座的重量?


                  IP属地:天津9楼2023-03-22 11:17
                  收起回复
                    马克一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3-26 17:13
                    回复
                      马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2-09 05:20
                      回复
                        从来不见如此负责的吧主。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2-16 16:55
                        回复
                          老师,复合弓也是这样算吗? 我的是65厘米短轴距复合弓 纯射箭的,也是箭台到箭头一英寸吗? 箭很短了,我身高1.55米,截短了会不会箭射出去是飘的,因为重量变轻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1-05 21: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