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 军

我与孙毓骐先生是忘年之交。
2011年仲夏,为实现拍摄图纹玛瑙专题的梦想,我碾转来到“中国玛瑙之都”——阜新,又取道十家子镇。转遍了阜新玛瑙大世界和十家子的大街小巷,想拍摄一些精彩的图纹玛瑙画面,却收效甚微。玛瑙店铺的货架上柜台里琳琅满目,不是玛瑙雕刻工艺品,就是玛瑙手镯,还有一些高温染色的象棋、围棋和串珠等。原以为集市上象形玛瑙花片遍地都是,边逛边拍,一个摄影专题几天便能搞定,没成想“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逛遍市场,我甚至连一片象样的花片也没找到。
经打听才知道,玛瑙花片早已停产了。所幸在下榻的兴龙宾馆里,我发现了孙先生出版的《中国玛瑙图谱》。这本书又坚定了我的信心,也改变了我的拍摄思路——从“找片”变为“寻人”,寻找这位广为人知的玛瑙收藏“大咖”。
2012年9月,我驱车从中原腹地一路北上,直奔营口。一没电话,二没住址,但我相信只要是名人,就能寻到他的踪迹。车在闹市区停下,我们四处打听孙毓骐先生和他的玛瑙博物馆,可没有人知道。索性去古玩市场碰碰运气,那里肯定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果不其然,古玩店的老板几乎都认识孙先生,早先孙先生和他们一起开过店,因为玛瑙生意不好做,很快就关门了。玛瑙画面石博物馆他们也知道。
在一条偏僻古玩街的一角,我看到一块牌匾、几间门面,门前潮湿阴暗,早就人去屋空。相邻店铺的老板很热情的提供了一个固定电话,但电话接通后始终无人接听。天色渐晚,我自叹缘分不到,便悻然离开营口,匆匆赶往阜新。
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在阜新与遍寻不遇的孙先生意外邂逅!这天上午,在阜新“玛瑙大世界”路对面的玛瑙市场上,我与孙先生擦肩而过时,同行的小黄眼光敏锐,急忙拉住我说“好象是孙老师!”我喜出望外,赶紧追出门外,试探着问,“请问,您是孙毓骐老师吗?”孙先生爽朗的笑容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孙先生的样貌跟书中照片一模一样。身体健硕,鹰勾鼻子,目光如炬,头发浓密而蓬松。握手的一瞬间,我从那宽厚有力的手掌里感受到了这位老人的坚定与豪爽。
孙先生十分健谈。在初次见面的近半个小时里,从早年出差途经河南南阳巧遇第一块红太阳玛瑙胸牌说起,到他经营红火的汽车修配厂,再到他那浩如烟海的玛瑙收藏品和下一步准备分类出版的计划,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最后,他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他计划把藏品以上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山西的一位老板。在那个市场繁荣、盛世收藏的年头,说者信心满满,听者热血沸腾。

我与孙毓骐先生是忘年之交。
2011年仲夏,为实现拍摄图纹玛瑙专题的梦想,我碾转来到“中国玛瑙之都”——阜新,又取道十家子镇。转遍了阜新玛瑙大世界和十家子的大街小巷,想拍摄一些精彩的图纹玛瑙画面,却收效甚微。玛瑙店铺的货架上柜台里琳琅满目,不是玛瑙雕刻工艺品,就是玛瑙手镯,还有一些高温染色的象棋、围棋和串珠等。原以为集市上象形玛瑙花片遍地都是,边逛边拍,一个摄影专题几天便能搞定,没成想“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逛遍市场,我甚至连一片象样的花片也没找到。
经打听才知道,玛瑙花片早已停产了。所幸在下榻的兴龙宾馆里,我发现了孙先生出版的《中国玛瑙图谱》。这本书又坚定了我的信心,也改变了我的拍摄思路——从“找片”变为“寻人”,寻找这位广为人知的玛瑙收藏“大咖”。
2012年9月,我驱车从中原腹地一路北上,直奔营口。一没电话,二没住址,但我相信只要是名人,就能寻到他的踪迹。车在闹市区停下,我们四处打听孙毓骐先生和他的玛瑙博物馆,可没有人知道。索性去古玩市场碰碰运气,那里肯定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果不其然,古玩店的老板几乎都认识孙先生,早先孙先生和他们一起开过店,因为玛瑙生意不好做,很快就关门了。玛瑙画面石博物馆他们也知道。
在一条偏僻古玩街的一角,我看到一块牌匾、几间门面,门前潮湿阴暗,早就人去屋空。相邻店铺的老板很热情的提供了一个固定电话,但电话接通后始终无人接听。天色渐晚,我自叹缘分不到,便悻然离开营口,匆匆赶往阜新。
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在阜新与遍寻不遇的孙先生意外邂逅!这天上午,在阜新“玛瑙大世界”路对面的玛瑙市场上,我与孙先生擦肩而过时,同行的小黄眼光敏锐,急忙拉住我说“好象是孙老师!”我喜出望外,赶紧追出门外,试探着问,“请问,您是孙毓骐老师吗?”孙先生爽朗的笑容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孙先生的样貌跟书中照片一模一样。身体健硕,鹰勾鼻子,目光如炬,头发浓密而蓬松。握手的一瞬间,我从那宽厚有力的手掌里感受到了这位老人的坚定与豪爽。
孙先生十分健谈。在初次见面的近半个小时里,从早年出差途经河南南阳巧遇第一块红太阳玛瑙胸牌说起,到他经营红火的汽车修配厂,再到他那浩如烟海的玛瑙收藏品和下一步准备分类出版的计划,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最后,他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他计划把藏品以上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山西的一位老板。在那个市场繁荣、盛世收藏的年头,说者信心满满,听者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