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2日漏签0天
邓丽君吧 关注:592,334贴子:3,925,32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9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邓丽君吧
>0< 加载中...

【转贴】香港粤语流行曲VERY简史(1950-2002)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74新页—顾嘉煇 

 1974年,是香港乐坛历史性一年,是香港粤语流行曲开辟新天地的一年。 

在这年,开天辟地的竟不止一样,而是两样同时发生。双响炮齐鸣。 

 以顾嘉煇为首的中式小调流行曲: 
 顾嘉煇1974年创作《啼笑因缘》中式小调流行曲,正式揭开全球独有的中式小调流行曲音乐类型,配合电视剧热潮的爆发,顾嘉煇在往後十多廿年创作了一系列丰硕的中式小调流行曲作品,席卷香港、东南亚及其他华人社会,其他音乐人争相加入,缔造了香港乐坛七、八十年代一个黄金期。 

 中式小调流行曲特点: 

 1. 以中式五声音阶为旋律创作主要模式。 

 2. 旋律简单节奏简单(符合中乐节奏传统)。 

 3. 加入中国乐器作伴奏,配上西式鼓,低音结他,配乐中西合璧。 

 4. 歌词用字方面,具古式中文色彩与韵味。 

 5. 歌词内容多涉及人生哲理及家国江湖情义,这与电视剧内容有莫大关系。 

6. 为日後「港式流行曲」打定深厚基础,日後将衍化成「港式流行曲」。 

 7. 唱中式小调流行曲的歌手,不少是从唱欧西曲「转」过来唱的,如叶丽仪、叶振棠、罗文、林子祥等等皆是。以往被视为粤语歌星「cheap」的观念逐步给打破。 

 1974新一页:许冠杰 
 1974年,另一个乐坛巨大新力量爆破而出,这就是许冠杰带领的讽刺时弊小市民心声的现代流行曲了。 
 许冠杰的出现,将香港流行曲带至街知巷闻境界,将「流行曲」的定义带至符合现代世界的定义。他的口语化通俗歌词大受普罗市民观迎,但同时受到一些社会人士攻击。 

 许冠杰歌曲的特点: 

 1. 许冠杰歌曲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快歌。快歌是Rock 'n'Roll曲式,有改编,有原创,在这方面他深受猫王Elvis Presley影响。许冠杰快歌的歌词是口语通俗广东话,内容多是小市民生活写照;讲钱,想发达,上司/下属关系及生活之艰苦等。 

 2. 许冠杰歌第二类是:慢歌。慢歌的歌词,跟其快歌歌词竟完全相反,是古典式中文绮艳文字(後期古意略减),内容以情爱为主,间中有搞笑成分。是创作曲,少部分改编。 

3. 许冠杰的快、慢同样大受欢迎。 

 4. 很多人以为许冠杰是将小市民生活以通俗口语入歌词的始创者,实则不然,早期流行曲早有大量这样的例子。 

 5. 许冠杰首创的是将西方Rock 'n'Roll与欧西流行曲带进粤语流行曲界,将以往欧西/粤语歌分成楚河汉界的局面打破,渐渐的,将不少以往只听欧西歌的年青人引进中文乐坛。 

 6. 出奇的是,许冠杰影响力虽大,他的摹仿者,却不多。自许冠杰退出乐坛後,香港乐坛就尚未见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唱作人。 

 巨星时期(七十年代中—八十年代初) 
 得顾嘉煇与许冠杰的开拓,香港乐坛就沿他两开拓的两条路,由小路走至康庄大道。 
 七十年代中、後期与八十年代初期,香港乐坛巨星涌现,当时真是几乎粒粒皆星,有曰此为「巨星制」,不过,这不是个制度,当时并没有特别的制度,故称此时为巨星时期会较适合。 
 这个时期巨星有:梅艳芳、徐小凤、林子祥、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罗文、关正杰、甄妮、郑少秋、许冠杰、叶丽仪……等等。 

为何会出现「巨星期」 

 七十年代中、後期至八十年代初,香港乐坛繁荣一片,巨星众多,原因是: 

 1. 有人才:当时的歌手普遍都有深厚实力。 

 2. 幕後人才:作曲、作词人都有高水准。 

 3. 找到了适合时代与群众口味的曲式:中式小调流行曲,小市民心声流行曲与港式流行曲都是极适合该个时代群众口味的歌曲模式。 

 不过,更重要的是因为: 

 4. 适逢香港(及亚洲)经济极速蓬勃起飞,风云际会,加上电视於民间普及,歌曲借助电视剧的力量,二者合力一发不可收拾,发展之快和境况之盛,令人目眩。 

 「巨星期」的「港式流行曲」 

 「巨星期」将「港式流行曲」光芒发挥到极致。


2025-08-22 11:43: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明星之所以成形,才华只是其次,神秘感和魅力才是重点,所谓的Charisma,是明星唯一需要的履历,不过,你不会在一个朝见口晚见面的人身上感觉到Charisma,因为「街坊装」和不施脂粉的脸蛋会彻底把他或她出卖。 

 另一个地理缺陷是地方细,不能做巡回宣传或巡回演出,以美国为例,在东岸红的歌手,可能知名度尚未去到西岸,这是所谓的地区歌手。地区歌手会在唱片推出後带新歌穿州过省展开一连串宣传活动,跑完五十个州,可能已经是两三年的时间,若果有部分州县受落,就有机会继续出碟,若果全国齐齐支持,他或她就晋升为新一代天王天后了。这种过五关斩六将的「考试」制度,让每个新人长时间受尽最严峻的考验,所以,有实力的才可冒出头来,根本就不存在一夜成名的例子。 

 日本也有所谓的地区歌手,新宿系、原宿系、冲绳系、各具地方色彩,香港就没有了。当香港歌手,若果只有油尖旺区或元朗区支持,都是没有机会生存,於是,香港在这几十年的音乐发展史,就孕育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音乐类种——Canto-Pop。 

 说穿了,Canto-Pop不过是音乐大杂荟,摇滚也好,R&B也好,AOR也好,拉丁也好,Hip Hop也好,再加欧美日韩今期流行的曲式炒埋一碟,然後配上广东话歌词而成。这样去做一张唱片,当然是为了要同时照顾罗湖以南到香港仔以北,由三岁以上到八十岁以下所有人的喜好,於是,唱片裏面的每一首歌都可能不同风格,当你听完一首没头没脑的Para Para跳舞歌仔之後,接的随时会是一首悲天悯人的失恋文字钜著,然後又会是一首加了Rap的半咸半淡R&B。这种没有定位的定位方法,在香港见惯不怪,但听在外国人的耳裏,却可能比那个「掷死狗」的豪华巨型唱片包装更加笑坏肚皮。 

 六十年代 


 尚未建立经理人制度 


 Canto-Pop的形成,看来只是一种与世界音乐脱轨的音乐路向,但其实它也影响了香港歌星诞生的程序,直接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乐坛。 

 当六十年代香港开始出现本地歌手的时候,他们都是摹仿欧美的歌星唱英文歌的,由於当时没有卡拉OK,要唱歌,就要找一乐队替你弹奏,所以当时出现的歌手,都必然连同一队乐队的,例如Sam Hui & The Lotus和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可是当时香港的唱片工业尚未成熟,艺人经理人亦毫不专业,乐队其实都只是玩票性质。 

到了七十年代,这批乐队的技术愈见成熟,其中更有开始自己撰写歌曲,但要到许冠杰在《双星报喜》中唱出由许冠文填上中文歌词的《铁塔凌云》,香港才开始有广东话流行曲。七四年配合电影《鬼马双星》推出的电影原声唱片,十首作品均是填上中文歌词,开启了广东话唱片市场的大门,也正式揭开了广东话流行曲在香港音乐发展史的第一页。 

 《双星情歌》、《无情夜冷风》唱到街知巷闻,其他歌手也纷纷转型改唱中文歌,七五年温拿就照办煮碗以电影《大家乐》开路,推出了首张广东话唱片,不过裏面歌曲却几乎清一色是由黄沾撰写的。 

 种星工程始於七十年代 


 香港第一代唱广东话流行曲的歌星,其实都不是刻意塑造出来的,他们早就凭在各夜总会以至电视节目演出而增取到知名度,但当他们改唱广东歌後,他们的听众不再局限那班懂得英语的人,连当时知识水平较低的普罗大众也吸引过来,《鬼马双星》唱出了十五万张,七五年的《天才与白痴》更突破二十万张销量,广东话流行曲的唱片市场已经成为奇货可居的生意,唱片公司陆续成立,全职的艺人经理人开始涌现,香港唱片业的「种星工程」亦正式展开。 

 表面上,一个歌手能否变成明星,是要靠歌手的唱功、台风和外形,但实际上,靠的其实是经理人和唱片公司。七十年代香港还是以乐队为乐坛主力的时候,经理人可以在各表演场地拣卒,然後再推荐给唱片公司,成功签约,就可以推出唱片。那个年代,市面上的广东唱片少之又少,所以几乎只要推出市面,便可以换来很好的销量,唱片公司要做的工夫其实不多。加上当时的香港电视台开始制作电视剧,歌手只要主唱了剧中主题曲,便是最佳的宣传,七六年,罗文就凭《小李飞刀》成功由唱英文「口水歌」的歌手变为为广东歌的天王,还有仙杜拉、林子祥、叶振棠……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77 徐小凤唱出了《猛龙特警队》、《大亨》、《柔道龙虎榜》、《神凤》等电视剧主题曲。 

 1978 「国际唱片录影业协会香港唱片会」(IFPI)成立。 

1978 香港电台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首届几乎是电视电影的天下,第一届有《小李飞刀》、《倚天屠龙记》、《誓要入刀山》、《卖身契》、《鳄鱼泪》、《愿君心记取》。 

 1979 香港首位歌手代表参加第八届「东京音乐节」。 

 1979 「民歌王子」区瑞强推出了《陌上归人》大碟。 

 1979 谭咏麟推出首张个人大碟《反斗星》。 

 八十年代: 
 ※罗大佑新成立的「音乐工厂」发行专辑《之乎者也》,将香港流行音乐带进一个新境界。 
 ※香港的词坛有个有趣现象,就是总是好事成双,例如有「双沾」卢国沾与黄沾、然後有「双林」林振强和林敏聪、之後有「双潘」潘源良与潘伟源、再後到「双周」周礼茂与周耀辉,各领风骚。 
 ※流行乐曲颁奖礼此起彼落,镭射唱片及卡拉OK开始大行其道,缔造了香港流行曲热的黄金时代。 

 ※香港电台主办「六十年代香港乐坛音乐会」,神秘嘉宾为许冠杰。 

※叶丽仪在六十年代「声宝之夜」歌唱比赛获得冠军,但要到唱出《上海滩》一曲才大红大紫。 

 八十年代 


 粤语流行曲音乐图鉴(二) 

 ※八十年代初期,清新的《城市民歌》、纯真的《少女杂志》,同时掀起一阵子新风潮。 

 ※的士词人夏金城作品,以流行文化赌马、股票、漫画为主题,描画出小市民心声。 

 ※日本热掀起,许多经典金曲都由日本歌改编,像《Monica》、《坏女孩》等,配合刚兴起「的士高」潮而大热。 

 ※还是黑胶和卡式带的天下,谭咏麟凭《爱的根源》和《雾之恋》两张专辑红足了十年。 

 ※著名歌星开始唱儿童节目主题曲,有林子祥唱的《穿梭机》及梅豔芳唱《那股歪风》等。 

 ※第二届「十大中文金曲」仍是电视电影的天下,有《天蚕变》、《春雨弯刀》、《陌上归人》、《茫茫路》、《楚留香》。 

※「香港城市民歌创作大赛」,产生《问》、《风筝》、《昨夜的渡轮上》清新的城市民歌。 

 ※八十年代明显地因香港回归问题,不少流行曲都出现了中国意趣,如林子祥的《再见杨柳》、《水中莲》、《每一个晚上》,梅豔芳则有《似是故人来》、《残月碎春风》,张德兰唱《鲜花满月楼》、《愿君心记取》、《相识也是缘份》。 

 1981 CASH主办「第七届亚洲作曲家同盟」大会及音乐节。 

 1981 第三届「十大中文金曲」同样是电视的天下,有《人在旅途洒泪时》、《上海滩》、《京华春梦》、《残梦》、《亲情》、《轮流转》、《戏剧人生》。 

 1981 邓丽君首次灌录广东大碟《忘记他》。 

 1982 无线电视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梅豔芳获冠军,其後不少本地乐手都出自这比赛,吕方、杜德伟、周慧敏、许志安等。 

 1982 梅豔芳在「新秀歌唱比赛」中脱颖而出,85年主唱《似水流年》一曲红透半边天。 

 1982 陈百强的《今宵多珍重》、《偏偏喜欢你》大红、陈慧娴的《逝去的诺言》、《玻璃窗的爱》、《跳舞街》亦走红。 

1982 许冠杰以香港代表身份参加日本第一届「亚洲音乐节」。 

 1982 「香港城市民歌公开创作比赛」中,潘源良以一首《望乡》获亚军。 

 1983 红馆带动第二代流行歌手的神殿,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豔芳、锺镇涛都是在那裏成为天皇钜星。 

 1983 作词人卢国沾发起了「非情歌运动」,希望香港词坛可以多点不同类型的歌曲。 

 1983 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首度举行,商台的「中文歌曲擂台阵」亦相继展开。 

 1984 叶蒨文推出大碟《零时十分》。 

 1984 来自日本少年组的灵感,新秀歌唱比赛的胡渭康、林利、孙明光组成「小虎队」。 

 1984 第一届「香港十八区业馀歌唱比赛」,张学友获冠军。 

1984 「全港业馀歌唱大赛」发掘了张明敏及蔡枫华。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时,每个星期就是靠读者来信选举,没有传真没有电传,好像很古老似的,以为张文新很辛苦呢?他却说:「不辛苦,好得意!」 

 其实又可止得意呢?他的节目很受欢迎,同时带动其他中文歌节目,陆续有来的就是各台的中文歌选举。 

6. 为日後「港式流行曲」打定深厚基础,日後将衍化成「港式流行曲」。 

 7. 唱中式小调流行曲的歌手,不少是从唱欧西曲「转」过来唱的,如叶丽仪、叶振棠、罗文、林子祥等等皆是。以往被视为粤语歌星「cheap」的观念逐步给打破。 

 1974新一页:许冠杰 

 1974年,另一个乐坛巨大新力量爆破而出,这就是许冠杰带领的讽刺时弊小市民心声的现代流行曲了。 

 许冠杰的出现,将香港流行曲带至街知巷闻境界,将「流行曲」的定义带至符合现代世界的定义。他的口语化通俗歌词大受普罗市民观迎,但同时受到一些社会人士攻击。 

 许冠杰歌曲的特点: 

 1. 许冠杰歌曲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快歌。快歌是Rock 'n'Roll曲式,有改编,有原创,在这方面他深受猫王Elvis Presley影响。许冠杰快歌的歌词是口语通俗广东话,内容多是小市民生活写照;讲钱,想发达,上司/下属关系及生活之艰苦等。 

 2. 许冠杰歌第二类是:慢歌。慢歌的歌词,跟其快歌歌词竟完全相反,是古典式中文绮艳文字(後期古意略减),内容以情爱为主,间中有搞笑成分。是创作曲,少部分改编。 

四大天王加速器 


 进入八十年代巨星乐坛之前,现任香港电台电视部助理广播处长(节目策略研究组长)的张文新,不得不补充,七三年石油危机以後,香港的唱片业与香港经济一齐起飞,「香港的唱片工业,在六十年代还是家庭工业,一封利市可能就卖断一只唱片,以前白光等歌星就没有钱。」但七十年代中,EMI与宝丽金发展香港及亚洲市场後,香港的唱片工业真正走进很专业与国际化,唱片由设计、包装、录音、混音等水准大幅提升,销量开始不再是数千只,而是数万至数十万只。 

 其他促生巨星的因素,当然还包括日本歌入侵与演唱会场地,都令观众看到像泽田研二与西城秀树那样的多媒体舞台,看演唱会就好像看show。 

 中文歌进入演艺事业 


 八十年代,香港中文歌,开始进入演艺事业,歌星的演唱会可以是二十场,有自己的dancer,有自己的设计公司,歌星成为一个乐团;张文新说:「那八十年代,早期的主要人物就有阿伦、阿梅、林子祥、哥哥。这个时候,捧歌星开始变了捧偶像。」也是这种改变,歌迷变得很是疯狂,「以前是很含蓄的,歌迷都用假名。」但阿伦与哥哥的歌迷,不但不含蓄,更开始互骂。正当歌迷们斗得难分难解时,在第十届中文金曲颁奖礼上,阿伦却突然宣布退出,不领奖。 

 当时他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阿伦以後,又加入了哥哥与阿梅,香港乐坛出现一阵不领奖热,张文新却说,「这却加速了四大天王时代的来临,成就了香港歌国际化的层面。」 

 「以前的罗文,徐少凤等,怎样红也是影响本地,但四大天王的唱片,就远至北京,东北,其他海外华人的地方,唱片都一样好卖。」而且天王还全球到处去开演唱会;「然而,」张文新笑了笑,「把这个加一个turbo,当然还有卡拉OK。 

 「当年一张卡拉OK,就卖一千元一只,最高峰时,就卖一万只,不用翻录,好似印银纸,於是经理人公司也加入唱片促销。」 

 张文新一直认为,香港是一个可以捧红歌星的地方,「像台湾就好乱,三十多个台人人播的歌捧的不同,大陆也不能捧到人,但香港的电台电视一直好齐心,只是现在,香港也出现分化,歌星也多得眼花撩乱,有星味的谢霆锋又炒车又多是非,天王也老了,接班人未形成。」 

 还有,乐坛需要男女歌星,但现时闪耀的男歌星少女歌星多。还有,以前歌星是被传媒追捧的,现在却被揭秘被传事非。 

张文新好像愈说愈多,香港乐坛困难重重,但要入手改善,做法原来可以好简单,他说,第一要返回唱功,第二再给我们歌星梦,「歌星,歌星,是有一个形象的,给人一个个梦的。」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音乐是这样抄出来的 


 科技与音乐知多 


 十九世纪初的黑胶年代 


 1900至1909年,可说是音乐工业的初生期。 

 早期的黑胶碟,是一张布满横向螺旋纹的蜡面胶碟。 

 1910年,自1876年爱迪生发明无线电以後,为开拓声音传播的先河。12年後,德籍发明家Berliner发明史上第一部留声机并使用唱碟录音,为录音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他利用直径7吋、抹上蜡面的锌板进行录音,当声波录在锌板外层时,即以酸性药水浸,让酸性药水渗进锌碟面上的坑纹。Berliner再将锌碟放在设计简单的留声机上,以每分钟78转的转数重播,这是最早期的唱片录音法。後来,他改用硬胶取代锌来做唱碟模型,方便无限量复制。 

 1901年,Berliner与Johnson合办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积极发展及生产唱片。两年後,Victor成功为意大利著名男高音Caruso灌录及推出唱片,开创全球音乐史重要的一页。 

 直至1910年以後,黑胶碟的格式有7吋、10吋、12吋、14吋、16吋及21吋,每分钟转数为78转,播放时间最长为8分钟。 

整个音乐事业来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经历一次重创:录音工厂相继结束、所有音乐院关闭,只有充满爱国色彩的歌曲仍可生存於音乐世界。唯有当时只作军事用的流动唱盘"Decca",将有限的音乐放到战场上。 

 1926年,Western Electric与Warner Brothers合作拍摄全球首部有声电影——《Jazz Singer》,并发明电影录音。当时制作人一边拍电影,一边将声音录在16吋唱碟上。之後,唱碟以每分钟33 1/3的转数播放,刚好与菲林转速一致,画面与声音达至同步。 

 後来,至1948年,LP密纹黑胶碟问世,标志黑胶碟另一进步。直径12吋、每分钟转数为33 1/3的LP,碟面却印满多达260道坑纹,而最重要的,唱片每面能容纳长达30分钟的内容,打破了以往每分钟78转数的旧式黑胶唱碟,让音乐具长时间播放的有利条件。至1957,美国开发立体声技术,翌年,立体声黑胶碟正式公诸於世,成为灌录歌曲的主要媒体。 

 60至69年,猫王皮礼士利、约翰连侬、披头四等等流行歌手涌现,带动全球音乐文化,也带动音乐生产事业,缔造黑胶碟最辉煌的黄金时代。 

 四十至八十年代 


 随身听与录音带的天下 


 磁性录音带(Magnectic Tape) 

 四十年代末,是磁性录音带的爆发期,引领另一种全新的录音生产模式。 

 磁性录音带早於1920年在德国展开实验。十五年後,在柏林举行收音机展览会上,正式宣布成功发明磁性录音带,从此将音乐由笨重且不易存放的黑胶碟,走向体积较细小的录音带时代。 

 在录音带工业中,美国著名的3M公司於三四十年代间,带来高质素的磁性录音带。 

二次大战後,人们对录音带质素的要求日高,Hi-Fi(High Fidelity)应运而生,与之配合的录音带在技术上亦得到提升。1949年,Hi-Fi鎡性录音带(High Fidelity Magnectic Tape)成为各生产厂的努力开发的范畴,这技术超越了传统直接录音方法。以往用唱片录音,需要每4分钟换碟一次,对於歌手来说非常不便,但有了鎡性录音带,录音时间较长,歌手可一口气录毕一首歌。 

 在摇滚乐盛行的60年代,录音带录音技术达到成熟,唱片监制在歌曲的编排和变化,有了大胆而创新的尝试。期後,将录音带的地位推至最高峰,是1979年出现的随身听(Walkman),边上街边听歌,成为全球乐迷的普及生活文化。 

 DAT(Digital Audio Tapes) 

 自录影带於80年代成为热潮以後,Sony积极开发记录画音的新制式。於1987年问世的DAT,以数码化录音,能提供长达三小时的录音时间,比传统模拟式录音带多一倍,而且外形比录音带细小两倍。它最大卖点是拥有跟CD(16bits/44.1kttz取样频率)一样的制式,音质媲美CD, 将录音技术更为专业。直至1992年,根据美国"Pro Sound News"调查所得,DAT技术为全球百分之八十的录音室所使用。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文章来源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125586


  • 220.188.176.*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致看了下
有的地方写的不错
有的地方乱七八糟


2025-08-22 11:37: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长的文章啊,有的看了。
提到邓丽君的有
9楼:
1973 邓丽君首次在「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演唱。
10楼:
1981 邓丽君首次灌录广东大碟《忘记他》


  • 璐村惂鐢ㄦ埛_00aPaK1馃惥
  • 偶然相遇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像没看到黄耀明,作者漏掉了还是我漏掉了,失望…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是从这里转的http://post.baidu.com/f?z=0&cl=0&ct=352452608&sn=&lm=65536&cm=0&sc=0&bu=&rn=10&tn=baiduPostSearch&word=%CF%E3%B8%DB%D4%C1%D3%EF%C1%F7%D0%D0%C7%FAVERY%BC%F2%CA%B7&pn=70&rs1=0&rs2=1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查找“黄耀明”均


  • 璐村惂鐢ㄦ埛_00aPaK1馃惥
  • 偶然相遇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真能挖宝

漏掉了黄耀明不应该


  • 爱君人
  • 心里梦里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呵,是我搜索“浪子心声”歌词找到的,可我没找到梅艳芳的《浪子心声》歌词,你有吗?


2025-08-22 11:31: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aPaK1馃惥
  • 偶然相遇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是这样啊,梅艳芳的有字幕呀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9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邓丽君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