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一时兴起,中午午休开车跑到离单位不远的实体店买了蝴蝶樊系底板,樊振东zlc,起初本打算买个salc,但是因为重量太重普遍95g左右,所以转而选择个人认为颜值最高的zlc。底板带膜87.6g,算是一个中等偏轻的重量,第一次试打搭配是正手欧5tour,反手05fx,胶皮都是99新,从别的板子上换下来的。这个配置不说是顶配,但也绝对是高配,奇怪的是贴的这两个胶皮并不重,但是打起来却并不觉得很轻快,可能是因为底板中心比较拍头一些。手柄握起来感觉非常的薄,这点让我感觉有点不舒服,我个人喜欢握起来比较饱满的手柄,否则会有发不上力的感觉,握着比较虚。底板明显感觉特别薄,虽然没有量,但是仿佛是握着一个刀片(blade),这和底板的英文翻译真是一语双关。
第一次试打是在单位的球馆,和单位一位业余高手大叔简单练球,打了至少20局比赛,打了有两个小时。随后又回到小区,和小区里的大哥打了一个多小时。起初这个板给我的感觉是和张继科zlc有类似的手感,小力量手感清晰,不算非常弹,但是反手速度却很快。在稍微用力后,拉球感觉非常稳定,速度旋转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然而再进一步发力,我就会明显感觉到底板的硬,与其说是硬,不如说是感觉韧劲很足,好像是很难打出它该有的性能,很少有爆板出现,要不就是光有速度,旋转一般,纯业余的对手在练球时也能挡回来。要不就是感觉没有打透,速度没完全起来。但这样的现象随着我不断适应的确有缓解,偶尔打出来的高质量让我也比较惊讶。另外,在发球,小球,以及防守控制方面,这款底板对于一个外置纤维板来说也是很出色的,这点和张继科zlc是非常相似的。
尽管这款底板除了大力量下(对于我这样比较一般的发力水平和技术层次)比较难打出较高的质量外,其他的方面都是很全面出色的,甚至拉高吊也是非常吃球,非常转。在大力量下的韧和硬,随着我不断的适应,也一直在好转,在比赛中我也多次打出正手和反手的防守反击。我认为正手大力量下的硬挺可能是和配胶有关,欧5tour是属于力量很强的类型,胶皮比较韧,如果换成更透更柔和一些的德套这样的现象可能会缓解很多,下一步我会尝试正手搭配r48以及明星国套,尝试它在搭配不同类型胶皮时的性能变化。反手的05fx可能几乎已经是最优选择,更换到更硬的胶皮例如t05,D05,打透板可能会更加困难。
第一次试打是在单位的球馆,和单位一位业余高手大叔简单练球,打了至少20局比赛,打了有两个小时。随后又回到小区,和小区里的大哥打了一个多小时。起初这个板给我的感觉是和张继科zlc有类似的手感,小力量手感清晰,不算非常弹,但是反手速度却很快。在稍微用力后,拉球感觉非常稳定,速度旋转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然而再进一步发力,我就会明显感觉到底板的硬,与其说是硬,不如说是感觉韧劲很足,好像是很难打出它该有的性能,很少有爆板出现,要不就是光有速度,旋转一般,纯业余的对手在练球时也能挡回来。要不就是感觉没有打透,速度没完全起来。但这样的现象随着我不断适应的确有缓解,偶尔打出来的高质量让我也比较惊讶。另外,在发球,小球,以及防守控制方面,这款底板对于一个外置纤维板来说也是很出色的,这点和张继科zlc是非常相似的。
尽管这款底板除了大力量下(对于我这样比较一般的发力水平和技术层次)比较难打出较高的质量外,其他的方面都是很全面出色的,甚至拉高吊也是非常吃球,非常转。在大力量下的韧和硬,随着我不断的适应,也一直在好转,在比赛中我也多次打出正手和反手的防守反击。我认为正手大力量下的硬挺可能是和配胶有关,欧5tour是属于力量很强的类型,胶皮比较韧,如果换成更透更柔和一些的德套这样的现象可能会缓解很多,下一步我会尝试正手搭配r48以及明星国套,尝试它在搭配不同类型胶皮时的性能变化。反手的05fx可能几乎已经是最优选择,更换到更硬的胶皮例如t05,D05,打透板可能会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