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剧情
生存可以说是真·DA精神续作。从世界观、搭档数码兽与人类的关系、部分剧情桥段到各角色定位,方方面面都是对DA的致敬。与DA不同的是,DA是一个理想的异世界英雄童话,生存是一个讲现实的黑暗故事。生存虽然有着很浓重的DA的影子,风格渲染上却与DA截然不同。
(下面涉及严重剧透)
3.1设定
比起以往的dm作品,生存最大的突破就是数码兽不再“数码”。数码兽被称作“兽神”,在某地的传说中便有所流传记载,可以看作是一种古老的民俗传说怪物;他们所处的世界在最开始也不叫“数码世界”,只是被人们简单地叫做异世界。异世界是因人们的信仰而形成的,与现实世界原本是一体的;而搭档兽神是人类的灵魂碎片,人类与搭档兽神也同样原本是一体的。人类的精神状态变化会给自己的搭档兽神造成影响(正常进化或错误进化),若人类死亡,自己的搭档兽神也会消失。
然而生存本质上还是一款dm游戏,不会把“数码”的概念彻底抛弃。所以在道义线结尾和真结局结尾又把“数码”给圆了回来,提到了当今网络信息资讯对兽神和异世界造成的巨大影响,并将“兽神”、“异世界”正式命名为“数码兽”、“数码世界”(这部分道义线做的比真结局要好,真结局仅仅是简单提了一句“网络上把他们叫做数码兽”;而道义线结尾不仅进行了命名,还详细解释了如此命名的原因)。先让数码兽脱离“数码”的概念,到最后再成功圆回来,可以说设计的非常巧妙。
这些设定看似新颖,其实是沿用了DA的那一套体系(里设定)并作了适当发扬的。在DA中,数码世界是自古以来便与人类世界相互依存的异世界,数码兽也是自古与人类相依的。数码兽原本是一种灵体,在以往通过阴阳术、法术可以观测到,而近年来通过计算机等数码器械被人类普遍认知并转变为“数码兽”的形式。此外,“搭档数码兽是人类的灵魂碎片,人类的精神成长会体现在数码兽的进化之中”这一点,更是DA毫无疑问的核心设定。
(PS:“人类消失,自己的搭档数码兽也会消失”这一设定在DA中也是存在的。根据角铜的说法,及川死后皮皮兽也死了。DA的故事虽然美好,其背后的设定还是挺残酷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数码兽”、“数码世界”的设定,生存和DA真的极其相似(说是一模一样也不夸张)。但由于叙事风格基调的转变,生存给人带来了与DA截然不同的感受。DA的主角是天真无邪的小学生,是“被选召的孩子”,他们质朴纯粹,对于数码兽以及数码世界有着很高的接受度,是高度理想化的角色。而生存的主人公们则是误入恐怖异世界的迷途少年,自一开始便笼罩在“怪兽袭击”、“浓雾吞噬”的恐惧之中;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几个普通的少年少女,对于数码世界乃至自己的搭档数码兽都难免有着隔阂和恐惧,因此一些角色的前期表现尽管不讨喜,却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尽管生存有着浓厚的黑暗风与现实风,其在最终所宣扬的“羁绊”、“精神信念”还是与DA保持了一致性。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