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吧 关注:19,273贴子:117,301

清代苏州城市工商繁荣的写照 —— 《姑苏繁华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日本1楼2010-06-12 07:56回复
    清代苏州城市工商繁荣的写照——《姑苏繁华图》
    范金民
    载《江南社会经济研究·明清卷》


    IP属地:日本2楼2010-06-12 07:56
    回复
      2025-08-30 03:41: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姑苏繁华图》是一幅长卷,全长1241厘米,画心高39厘米④,纸本,设色。描绘范围,“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从太湖北岸,介狮、和(何)两山间,入姑苏郡城。自葑、盘、胥三门出闾门外,转山塘桥,至虎丘山止。其间城池之峻险、廨署之森罗、山川之秀丽,以及渔樵上下、耕织纷纭、商贾云屯、市廛鳞列,……至若春樽献寿,尚齿为先;嫁娶朱陈,及时成礼。三条烛焰,或抡才于童子之场;万卷书香,或受业于先生之席。耕者歌于野,行者咏于涂,熙曍之风”等⑤,在图卷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据粗略统计,图中人物摩肩接踵熙来攘往者多达12000余人;河中船帆如云,官船、货船、客船、杂货船、画舫、木簰竹筏等,约近400条;街道上商店林立,市招高扬,可以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见杨伯达《清代院画》,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52、67、74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钦定石渠宝笈》续编、三编。参见王宏钧《清代的历史和<盛世滋生图>卷——为纪念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周年而作》,《盛世滋生图》代序。
      ③据徐扬自填履历,乾隆四十年时他64岁,则徐扬生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又据官员履历,乾隆四十二年(1777)徐扬在刑部山西司主事任上参加京察,则徐扬至少活了66岁。徐扬献画时的年岁也依档案推算。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④关于此画的尺寸,王宏钧代序称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秉琨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再版此画时所作《清·徐扬<姑苏繁华图>介绍与欣赏》中称,画全长1241厘米,画心高39厘米。今从秉琨说。
      ⑤徐扬《盛世滋生图》自跋。
      认的各类市招约有260余家①;各式桥梁50余座;文化戏曲场景十余处,充分展示了盛清时期苏州高度文明的盛况。以下拟结合文献,专就城市工商经济,介绍《姑苏繁华图》。
      


      IP属地:日本5楼2010-06-12 08:04
      回复
        《姑苏繁华图》绘录棉花棉布业共23家:布行(重复者4家)。大布。崇明大布。松江标布。青蓝梭布。松江大布,本客自置布匹。布行,斜纹布行。京芜梭布。松江加长扣布。大布,本庄扣布。定织细布。大通号,松江大布。布行,加长勋着梭布,不二价。布行,自置松江青蓝大布、加长大布。太仓棉花(重复者3家,其中1家为三间门面)。棉花行。永盛棉花。子净棉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24页、26~27页。
             ②康熙《苏州府志》卷二一,《风俗》。
             ③参见拙著《江南丝绸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93年。
        


        IP属地:日本8楼2010-06-12 08:06
        回复
          图中蜡烛业共5家:香烛。进京蜡烛。牛油蜡烛。福兴号,自选进贡桕油坚烛,香烛纸马,进京蜡烛。牛油烛。这里的香烛指香和蜡烛二物。蜡烛既是照明物,又是迷信用品,与大众日用生活紧密相关。其原料主要是牛油和乌桕树子。苏州蜡烛业极为兴盛,而且几乎全由浙江绍兴商人经营。道光初年,绍兴人在“元长吴三邑各处开张浇造烛铺,城乡共计一百余家”。到道光八年(1828)仍有烛业店号49家③。这些同乡同业绍兴商人,为筹款成立了金兰会,会址在金阊南洞子门外;又于道光二年成立了东越会馆,馆址在阊门外三乐湾。而桕油业则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在阊门外水信巷买地,后来成立了桕油公所④。蜡烛业和桕油业活动的地方,正是当年徐扬绘下了“牛油香烛”市招的那一带。
          图中酒业共4家:酒坊(重复者2家)。烧酒。三益号自制名酒。酒坊、烧酒、自制名酒之类,大约为酿酒坊。苏州所制酒,十月造者最清冽,名“十月白”。以掺人木香、豆蔻、金橘酿成的“苏州酒”也富盛名,“香冽超胜”,以瓶装,畅销远近⑤。乾隆初年,木渎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乾隆《长洲县志》卷三六,《物产》。
          ②《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273页。
          ③《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267页、270页。
          ④《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267页、271页。
          ⑤正德:《姑苏志》卷一四,《土产》。
          带又盛行用当地的优质米蒸馏成酒,称米烧,利润丰厚①。苏州最有名的是用清白洁水和白曲、白米酿成的“三白酒”。《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5店就是“精造进京三白名酒”的源盛号。代客销售的则为酒行,道光年间建有醴源公所②。
          


          IP属地:日本11楼2010-06-12 08:08
          回复
            图中凉席业共6家:虎邱名席,定织细席。虎邱名席,细席(二间门面)。定织细席(重复者3家,其中1家二间门面)。芦席老行。虎丘出用席草织成的席,自明代起即有名,正德《姑苏志》谓:“席,出虎丘者佳,其次出浒墅。或杂色相间,织成花草人物,为廉或座席。”③清代虎丘织席甚于明代,“环山居民多种席草,织席为业,四方称虎须席,极为工致,他处所不及也”④。康熙年间,虎丘就专门开有席草行。虎丘寺西织席之地有席场弄。席的种类也非常多,“其名有五尺、加阔、满床、独眠之异。凡坐具、枕几,修短广狭,无不如其式而为之”⑤。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拣草、打草、织纹、印花的工艺,“无不如其式而为之”,说明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织。实际上,虎丘市上的席,不但产自当地,也汇集了附近如光福、浒墅、黄埭、望亭等乡镇所产⑥。《姑苏繁华图》在山塘到虎丘绘录三家席店,而且店中竖着各式席,正是当时虎丘草席生产之盛、汇聚之多和名声之大的象征。图中市招大多标明虎丘名席可以“定织”,也是当时实际生产方式的反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乾隆五年闰六月十一日,苏州巡抚张渠《为请严米烧之禁以裕民食事折》,《历史档案》1987年第1期所载史料。
            ②《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196页。
            ③正德《姑苏志》卷一四,《土产》。
            ④顾禄:《桐桥倚棹录》卷一一,《工作》。
            ⑤道光《浒墅关志》卷一一,《物产》。
            ⑥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237~240页。
            


            IP属地:日本12楼2010-06-12 08:08
            回复
              油漆、漆器业共5家:桐油(重复者2家)。桐油,生漆。盘盒,漆器。漆器,盘盒,自制嫁妆漆器,招牌老店。苏州漆器同玉器一样闻名,漆作有明光、退光等分工,剔红、剔黑、彩添等皆精①。道光十七年(1837),苏州漆业向其性善公所捐款,人数多达500多,其中仅居住阊门上下塘的夥友就多达97人②。漆器漆业商人则主要是江西人③。
                   铜、铁、锡器业共5家:铜器(重复者2家)。钉铁。成造田器。锡器老店,精巧锡器。乾隆年间,苏州铜、锡、铁器等冶业工匠,多来自无锡,至少有十几家作坊。铜业则有打铜行等④。王东文铜锡最有名。图中飘扬着“成造田器”市招的打铁铺,位于石湖越城桥畔,炉火熊熊,两个铁匠正在锻打农具。《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10店就有“精造铜锡器皿”的大盛号。
              金银首饰珠宝玉器业共8家:金珠。金珠老店。穿点翠。金银首饰。口文斋金银首饰。兑换金珠,金银首饰,首饰老店(二层楼房,三间门面)。定洒上赤金笺,上赤真金。玉器,古玩。苏州的金业或金珠铺户立为圆金一业,嘉庆初年创有圆金公所,后来专门捶造金箔者创为丽泽公所。从事金银首饰打造的称为银楼业,同治年间创有安怀公所。《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7店即“便商兑换倾销银铺”的聚茂号。另有专门从事铜器或银饰包金的加工行业,各管各业,互不掺越⑤。天宝楼首饰、王信益珠宝最有名。苏州的玉器制造业特别发达。作坊主要分布在阊门专诸巷及天库前吊桥一带。雕琢的玉器质地晶莹润泽,立体器物或玉佩之属,造型别致,轮廓清晰,薄胎作品,厚薄均匀,玲珑剔透的玉器,工艺奇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正德《姑苏志》卷一四,《土产》。
                   ②《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142~146页。
              ③参见拙著《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23页。
              ④《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154~156页。
                   ⑤《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163~174页。
              


              IP属地:日本13楼2010-06-12 08:08
              回复
                图书字画文化用品业共10家:法帖。笔庄。湖笔。纸张发客。考试试卷。状元考具,三场名笔。大雅堂书坊,古今书籍,书坊(二层楼房,二间门面)。名人字画(重复者2家)。装潢。大雅堂书坊内堆满了书籍。苏州是著名文化中心和科举人才中心,刻书印书、纸张加工极为兴盛,时文选本名气响,文士活动十分活跃,文化市场特别发达,士子、商旅以及外国贡使常在那里购买文化用品和书籍字画。清代刻书,“吴也,越也,闽也。……其精吴为最,……其直重吴为最”①,苏州刻书质量最优和价值最高。康熙四十九年(1710),苏州织造李煦就前后两次遵旨刷印御批《资治通鉴纲目》1600部。康熙五十五年又多次刊刻康熙御制诗集②。钱泳也认为,苏州刻书质量虽不如前,“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刻之书,如《佩文斋书画谱》、《骈字类编》、《渊鉴类函》及《五礼通考》诸书,尚有好手”③。大雅堂书坊是明代以来即颇有名的刻书坊,万历二十四年(1596)薛碹所撰《薛文清公读书全录类编》和崇祯八年黄道周编《博物典汇》二书即是由大雅堂刻印的。乾隆年间,金阊之间还有一家文雅堂书坊,就曾刻印过商书《示我周行》等书。《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8店为益智堂书坊。书画艺术则苏州人称雄,所谓“艺事向推吴门”④。装潢实际是书画裱褙。苏州因为书画业发达,裱褙业独步海内,取料净,运帚匀,用浆宿,功夫深。名画一经苏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黄廷坚:《第六舷溪文钞》卷二,《藏书二友记》。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李煦奏折》,中华书局,1976年,8丨防和谐丨3~84、195、207页。
                ③钱泳:《履园丛话》丛话十二,《艺能·刻书》,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本。
                ④崇祯《吴县志》卷五三,《人物》。又康熙《苏州府志》卷二一,《风俗》谓:“丹青翰墨,先哲多擅名,至今风雅不绝。赏鉴收藏,寸缣尺幅,贵逾拱璧,巧者工临摹以乱真,四方慕名者悬金以购。”
                  
                价值倍增。乾隆时,“凡海内得宋、元、明人书画者,必使苏工装潢”。高手秦长年、徐名扬、张子元、戴汇昌等皆名噪一时,故钱泳说“装潢以本朝为第一,各省之中苏工为第一”①。苏州裱褙工匠甚至活跃于杭州、扬州、北丨防和谐丨京等都会之地。画铺则山塘街、桃花坞、北寺塔前等处最突出。不同于桃花坞和北寺塔的用印板刻印,山塘街画铺大幅小帧俱以笔画,所绘则天官、三星、人物故事以及山水、花草、翎毛等,而美人画尤工②。纸张加工自宋代以来即以彩笺闻名。在清代徐扬绘画的乾隆二丨防和谐丨十年代,苏州有印纸作坊34家,分工细密,染印丹素、胭脂、红金、巨红、笺金、丹红、砂绿、山木红、蓝等各色纸张③。《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17店为“选料名纸花笺发客”的芳风馆。湖笔来自湖州。纸张来自江西、安徽、福建等省域。康熙五十七年(1718),福建上杭县的部分纸商六串纸帮在阊门外上津桥东集丨防和谐丨资创建汀州会馆④,实力非同一般,可见苏州纸张需要量之巨。嘉庆元年(1796)苏州的江西商人建会馆,捐款的就有南昌府纸货众商,山塘花笺纸众商,德兴县纸货众商,桐城县纸商等⑤。乾隆时,青莲室书笺,钱葆初、沈云峰笔,都是名品。“三场名笔”、“状元考具”等都是科举考试用具。苏州为科考最兴盛之地,此类物品自然十分齐备。
                


                IP属地:日本15楼2010-06-12 08:10
                回复
                  2025-08-30 03:35: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灯笼业共5家:灯店。灯局。灯笼。灯笼老店纱灯。专办各种纱灯,雅式纱灯。苏州做灯,宋以来即出名,苏州又出薄如蝉翼的纱,各式纱灯大放异彩⑥。另有琉璃灯,最初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钱泳:《履园丛话》丛话十二,《装潢》。
                  ②顾禄:《桐桥倚棹录》卷一○,《市廛》。
                  ③《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89~92页。
                  ④《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358页。
                  ⑤《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361~362页。
                       ⑥正德《姑苏志》卷一四,《土产》。
                  粤东,后苏州人以碎玻璃人炉重熔,制成各式挂灯、台灯,大小不一,其市也集中在山塘①。
                  


                  IP属地:日本16楼2010-06-12 08:12
                  回复
                    图中钱庄典当业14家:当(两层楼,五间门面)。钱庄(重复者9家)。兑庄。兑换钱庄。兑换银钱(重复者2家)。典铺和钱庄构成清代苏州金融市场的主体,与经济生活须臾不可或离。苏州城中典铺随处可见。乾隆元年(1736),苏州附郭三县共有290家典铺,成为清代苏州典铺数量最多的时期。徐扬所见宏敞典铺,正是现实面貌。钱庄的业务原来只是从事银两和制钱的兑换,到乾隆中期也兼营存放款业务。随着商品经济的兴盛和商品流通量的规模日增,苏州钱庄也空前繁多。乾隆三十一年到四十一年,仅由山西商人在苏州开设的钱庄就至少有130余家①。乾隆中期山西钱业商人的捐款碑就竖立在山塘半塘桥。《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19店为源发当。徐扬目睹当时苏州城西钱庄林立的景象,所以在胥门至山塘之间反复描摹钱庄市招。
                    图中酒店饭馆小吃等饮食副食业共31家:名酒(重复者6家)。酒店。酒馆。素菜。馄饨。精洁馄饨(重复者2家)。三鲜大面。面馆(重复者2家)。大肉馒头(重复者2家)。包办酒席(重复者2家,其中一家二层楼房,六间门面)。和合馆,大肉馒头(二层楼房,三间门面)。五簋大菜,包办酒席。童叟无欺,五簋大菜。荤素小吃,家常便饭。本号包办各色酒席,五簋大酒(二层楼房,二间门面),各色小吃,家常便饭。茶食店心。上桌点心。各色果品。三元斋,状元糕。状元香糕,上桌馒头。乳酪稣。桂花露,玉露霜,状元糕,太史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372~374页。
                    


                    IP属地:日本18楼2010-06-12 08:13
                    回复
                      图中南货业共5家:南货。南北杂货。金华火腿。白鳖银鱼老行(二层楼,三间门面)。宁波淡鳖,南京板鸭,南河腌肉,胶州腌猪老行(三间门面)。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宁波淡鳖都是名产,苏州市场自然有售。南河当指山东、江苏苏北一带。苏州市场上的金华火腿很可能主要是由金华商人经营的。乾隆十五年(1750),金华商人在苏州阊门外南濠大街建成了会馆⑤。苏州市场上的腌腊等货主要来自苏北、山东、东北等地。乾隆年间,山东兖州和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248页。
                      ②《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358页。
                      ③《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383页。
                      ④民国8年《苏州总商会同会录》。
                           ⑤《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366页。
                      苏徐州、淮安、扬州、苏州五府商人在胥门外创建江鲁公所,“公议凡属贩运腌腊、鱼蛋、咸货等货,花生、北货等货,到苏投行销售”①,可见经营者主要为苏北和山东商人。乾隆七年(1742),以扬州府高邮、宝应县商人为主体的从事“腌腊鱼货,汇集苏州山塘贩卖”的商人,多达240余人,其高宝会馆就座落在阊门外潭子里②。可见当时阊、胥之间腌腊店铺众多,货源充足。苏州南北铺最有名的是孙春阳南货铺。该店明后期始设于吴趋坊北口,后来移至皋桥西偏,清前期一直兴隆。其铺“天下闻名,铺中之物亦贡上用”。铺面设置如州县衙门,设有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和蜡烛房六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③。这一最出名的南北货店,至少存在了240余年,引起过清朝诸多名家的注意。徐扬作为苏州人,当也熟知此店。他在闾门外山塘桥堍绘下了浓重的一笔,记录了两家南北货腌腊店,一家挂有4幅共18个字的市招,一家为三开间二层楼房,对照文献,其真实程度堪称极为难得。《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6店就有“火腿鱼鳖行”的永吉号。
                      


                      IP属地:日本22楼2010-06-12 08:19
                      回复
                        洋货业共2家:洋货行(重复者2家)。洋货是指从外洋来的珠玑、象犀、苏木以及西洋舶来品等外洋物品。苏州洋货业据说嘉庆中同业在梵门里萧家园成立了咏勤公所,或谓在鸦丨防和谐丨片战前据说并无独立行业,而附属于绒领业④。山塘街就有不少出售自走洋人的洋货店⑤。经营洋货的主要是福建、广东商人。道光十年(1830),福建商人为三山会馆捐款,其中洋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289页。
                             ②《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407~408页。
                        ③钱泳:《履园丛话》丛话二十四,《杂记下》,“孙春阳”条。
                        ④《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208、227页。
                             ⑤顾禄:《桐桥倚棹录》卷一○,《市廛》。
                          
                        32号,为第一大帮①。
                        


                        IP属地:日本23楼2010-06-12 08:20
                        回复
                          扇子铺2家:雅扇(重复者2家)。雅扇当系扇子铺,折扇、团扇、葵扇均会有。顾禄称山塘数十家扇肆中的芭蕉扇叶“多贩于粤东之客”。广东新会盛产葵叶,新会商人将其贩至苏州,因而在山塘桥东建有冈州会馆,俗称“扇子会馆”。折扇制造则苏州代出高手。团扇,有绢有罗,“淡描浓绣,多行于他省及居民新嫁女郎送夏之用”。扇柄以影漆及紫绿色雕刻书画、中嵌泥金者为上,顾震涛说的以人名而著名的王素川刻扇,就是指扇柄上的雕刻。这类扇子铺,仅山塘一地就不下数十家,在东西两山庙聚行定价①。《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18店即“精造进呈宫扇”的卿云馆。
                          


                          IP属地:日本26楼2010-06-12 08:21
                          回复
                            船行共3家:船行(重复者2家)。舡行(二间门面)。船行是代客运输商品和运送客旅的服务行业,商品必由在官府备案的诚信船行承揽运输方才保险。乾隆中期人吴中孚的《商贾便览》就明载:“写舡非近邻熟识者不可自惧,必由舡行立票,前途吉凶得以知之。间有歹人窥视,亦思有根脚施识,不敢为匪。倘省牙用自雇舡只,人面生疏,交(即狡一引者注)人得以行事。因有谋故,可不慎之乎!”②船行船户接受客商或货主委托,清点货物,与委托人订立承运合约,接受全部或部分运费,按委托人要求,将货物运交指定地点或指定提货人。《商贾便览》又收有一封运输信札活套:“飞翰并银若干悉已收到。谕置货随照单,星衣(夜引者注)买就,俱拣选精好,各依字号装封。今交某(足、船)赶速运来,祈逐项验明收入,其(脚、水)力已付若干,交清货物,该找若干。肃此奉复。”③像苏州这样的重要工商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顾禄:《桐桥倚棹录》卷一○,《市廛》。
                            ②吴中孚:《商贾便览》卷一,《江湖必读原书》,乾隆刻本。
                            ③吴中孚:《商贾便览》卷六,《应酬书信》答“托家买货”条。
                            船行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康熙三十八年(1699),徽州婺源县生员詹元相前往江宁应乡试,在苏州,买物游虎丘,从虎丘搭船前行;三年后再次应考,又在苏州花银1两3分,“叫船至丹阳”①。徐扬绘录的三家船行有两家开设在货物集中地枣市街,另一家设在阊门,真是现实的反映。
                            


                            IP属地:日本27楼2010-06-12 08:21
                            回复
                              2025-08-30 03:29: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图中茶室共6家:茶室(重复者4家)。太平茶室。松萝茶室。松萝即安徽松萝茶。茶室是人们休息、交流信息甚至洽谈生意的场所。沈朝初《忆江南》词所谓“苏州好,茶社最清幽。阳羡时壶烹绿雪,松江眉饼炙鸡油,花草满街头”;康熙末年昆山人章法《竹枝词·艳苏州》所谓,“十家点缀三茶室,一里参差数酒楼”②,都是苏州遍布茶室的写照。乾隆年间,虎丘“傍山一带,到处茶棚”③。而且大多“筑危楼杰阁,妆卖书画,以迎游客”④。这种风景优美的茶室与闹市中的茶肆不同,主要为游客服务,或临河筑室,或依山而设,顾客品茗赏画观景,既纳凉,又览湖光山色。而且其时茶室还以女子迎候招揽生意,章法《竹枝词·艳苏州》有谓,“珠明寺畔著家排,漆水鲜明字又佳。底事不能邀顾盼,不如肆馆活招牌”⑤。字招与佳丽,成为吸引顾客的有效手段。徐扬图中的茶室,既有闾、胥闹市茶肆,又多名胜之地雅座。
                              


                              IP属地:日本28楼2010-06-12 08: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