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字画文化用品业共10家:法帖。笔庄。湖笔。纸张发客。考试试卷。状元考具,三场名笔。大雅堂书坊,古今书籍,书坊(二层楼房,二间门面)。名人字画(重复者2家)。装潢。大雅堂书坊内堆满了书籍。苏州是著名文化中心和科举人才中心,刻书印书、纸张加工极为兴盛,时文选本名气响,文士活动十分活跃,文化市场特别发达,士子、商旅以及外国贡使常在那里购买文化用品和书籍字画。清代刻书,“吴也,越也,闽也。……其精吴为最,……其直重吴为最”①,苏州刻书质量最优和价值最高。康熙四十九年(1710),苏州织造李煦就前后两次遵旨刷印御批《资治通鉴纲目》1600部。康熙五十五年又多次刊刻康熙御制诗集②。钱泳也认为,苏州刻书质量虽不如前,“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刻之书,如《佩文斋书画谱》、《骈字类编》、《渊鉴类函》及《五礼通考》诸书,尚有好手”③。大雅堂书坊是明代以来即颇有名的刻书坊,万历二十四年(1596)薛碹所撰《薛文清公读书全录类编》和崇祯八年黄道周编《博物典汇》二书即是由大雅堂刻印的。乾隆年间,金阊之间还有一家文雅堂书坊,就曾刻印过商书《示我周行》等书。《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8店为益智堂书坊。书画艺术则苏州人称雄,所谓“艺事向推吴门”④。装潢实际是书画裱褙。苏州因为书画业发达,裱褙业独步海内,取料净,运帚匀,用浆宿,功夫深。名画一经苏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黄廷坚:《第六舷溪文钞》卷二,《藏书二友记》。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李煦奏折》,中华书局,1976年,8丨防和谐丨3~84、195、207页。
③钱泳:《履园丛话》丛话十二,《艺能·刻书》,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本。
④崇祯《吴县志》卷五三,《人物》。又康熙《苏州府志》卷二一,《风俗》谓:“丹青翰墨,先哲多擅名,至今风雅不绝。赏鉴收藏,寸缣尺幅,贵逾拱璧,巧者工临摹以乱真,四方慕名者悬金以购。”
价值倍增。乾隆时,“凡海内得宋、元、明人书画者,必使苏工装潢”。高手秦长年、徐名扬、张子元、戴汇昌等皆名噪一时,故钱泳说“装潢以本朝为第一,各省之中苏工为第一”①。苏州裱褙工匠甚至活跃于杭州、扬州、北丨防和谐丨京等都会之地。画铺则山塘街、桃花坞、北寺塔前等处最突出。不同于桃花坞和北寺塔的用印板刻印,山塘街画铺大幅小帧俱以笔画,所绘则天官、三星、人物故事以及山水、花草、翎毛等,而美人画尤工②。纸张加工自宋代以来即以彩笺闻名。在清代徐扬绘画的乾隆二丨防和谐丨十年代,苏州有印纸作坊34家,分工细密,染印丹素、胭脂、红金、巨红、笺金、丹红、砂绿、山木红、蓝等各色纸张③。《江南省苏州府街道开店总目》第17店为“选料名纸花笺发客”的芳风馆。湖笔来自湖州。纸张来自江西、安徽、福建等省域。康熙五十七年(1718),福建上杭县的部分纸商六串纸帮在阊门外上津桥东集丨防和谐丨资创建汀州会馆④,实力非同一般,可见苏州纸张需要量之巨。嘉庆元年(1796)苏州的江西商人建会馆,捐款的就有南昌府纸货众商,山塘花笺纸众商,德兴县纸货众商,桐城县纸商等⑤。乾隆时,青莲室书笺,钱葆初、沈云峰笔,都是名品。“三场名笔”、“状元考具”等都是科举考试用具。苏州为科考最兴盛之地,此类物品自然十分齐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