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科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对比:
高中生物教材,原来和现在都是5本,书名由原来的必修一、二、三,选修一、三改为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一、二、三。总体来看,内容有增加、删除、修正、调整。
必修一和必修二章节内容的增加与调整:
必修一增加了“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一节;必修二增加了“生物体存在表观遗传现象”一节。
知识点变化 (增加、减少与修正)
必修一增加内容有: 1、细胞的元素组成; 2、细胞膜中胆固醇的双重作用;3、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4、0.1%溴麝草酚蓝溶液和5%重铬酸钾溶液分别用来鉴定CO2和酒精的产生;5、细胞衰老的机制和细胞凋亡的表现。
必修一删除内容有:1、多糖的组成单位;2、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3、呼吸作用过程的名称及过程图;4、光合作用过程化合物的名称。
必修一修正内容有:1、修改脂质的组成;2、细胞器的特点描述更详尽;3、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补充完整。
必修二增加内容有:1、有性生殖过程;2、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的科学史; 3、DNA、mRNA、tRNA都出现方向性3’→5’;4、引起癌变的内因;5、生物进化的本质。
必修二修正内容有:1、核酸的基本组成从必修二DNA的分子结构调到必修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中;2、变异和育种变化较大,两节拆成三节,变异后直接跟对应的育种方法;3、必修二少了第六章;4、把人类遗传病并入第四章生物变异一章中把生物多样性从必修三调整到必修二生物的进化中。4、小资料、活动、课外读有增和减;5、章末知识网络图增加;6、课后习题的变化(结合本章知识点,所有习题都有更新);
选择性必修一和选择性必修二是原来必修三的整合。知识体系总体变化不大,但是知识点的难度在加深,在保留了原来老教材固有的知识点基础上,做出了如下的调整:
增加内容有:1、血液组成成分和分析血液实验;2、绘制概念图解释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植物神经调节内脏活动;4、激素的特点;5、应急和应激反应;6、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7、将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改为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8、生态位概念和有关实验探究;9、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和作用;10、生态系统的第三大功能-信息传递。
删减内容有:1、大脑皮层结构示意图;2、单抗的制备过程;3、种群存活曲线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对比:
高中生物教材,原来和现在都是5本,书名由原来的必修一、二、三,选修一、三改为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一、二、三。总体来看,内容有增加、删除、修正、调整。
必修一和必修二章节内容的增加与调整:
必修一增加了“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一节;必修二增加了“生物体存在表观遗传现象”一节。
知识点变化 (增加、减少与修正)
必修一增加内容有: 1、细胞的元素组成; 2、细胞膜中胆固醇的双重作用;3、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4、0.1%溴麝草酚蓝溶液和5%重铬酸钾溶液分别用来鉴定CO2和酒精的产生;5、细胞衰老的机制和细胞凋亡的表现。
必修一删除内容有:1、多糖的组成单位;2、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3、呼吸作用过程的名称及过程图;4、光合作用过程化合物的名称。
必修一修正内容有:1、修改脂质的组成;2、细胞器的特点描述更详尽;3、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补充完整。
必修二增加内容有:1、有性生殖过程;2、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的科学史; 3、DNA、mRNA、tRNA都出现方向性3’→5’;4、引起癌变的内因;5、生物进化的本质。
必修二修正内容有:1、核酸的基本组成从必修二DNA的分子结构调到必修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中;2、变异和育种变化较大,两节拆成三节,变异后直接跟对应的育种方法;3、必修二少了第六章;4、把人类遗传病并入第四章生物变异一章中把生物多样性从必修三调整到必修二生物的进化中。4、小资料、活动、课外读有增和减;5、章末知识网络图增加;6、课后习题的变化(结合本章知识点,所有习题都有更新);
选择性必修一和选择性必修二是原来必修三的整合。知识体系总体变化不大,但是知识点的难度在加深,在保留了原来老教材固有的知识点基础上,做出了如下的调整:
增加内容有:1、血液组成成分和分析血液实验;2、绘制概念图解释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植物神经调节内脏活动;4、激素的特点;5、应急和应激反应;6、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7、将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改为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8、生态位概念和有关实验探究;9、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和作用;10、生态系统的第三大功能-信息传递。
删减内容有:1、大脑皮层结构示意图;2、单抗的制备过程;3、种群存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