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完全告别护臂,这只是我的方法,不对的请大佬斧正:三步走,翻转肘+注意握持+注意肩部角度。
1.转肘:完全侧对一面墙手掌按墙上虎口和眼睛一样高,推墙,然后转动肩关节和腕关节使小臂靠近肘关节的一段悬空(即小臂内侧约斜45度向下,不是绝对45度,看个人,转到刚好转不动了即可,过度会影响放箭)。多练几次,推墙力度由重到轻就适应了。实射时候你刚开始推弓(引弓前5公分到十公分会有一点点支撑力在推弓手上,这时候顿一下,完成转肘并锁住关节让你的小臂大臂成为一根骨骼支撑柱,然后继续开弓,转肘状态下射箭)。
2.手腕要直,虎口着力点要正。转肘不容易刮到但不绝对,因为还有手腕的水平层面的左右固定点会影响。正常是虎口部分的手掌上沿推弓,手掌下沿是虚握。推弓着力点在虎口的章沿附近,自己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不会打臂的点(通俗点就是你转肘开满弓以后,你的推弓手从虎口到肩膀到背是一个不绝对笔直但是相对笔直的晾衣杆,你虎口对弓把的着力点就是晾衣杆叉衣架的点,弓把上的着力点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找到虎口上的着力点去对弓把的着力点,使你的发力直线。)
3.肩膀角度,一定不要耸肩,再重的弓开满都可以沉肩才说明你完全掌握了这个磅数,这也是我为啥每次看到新手大磅都无语的原因,纯靠肌肉蛮力开弓,肩膀尤其是前肩怂的跟珠峰似的,肩膀一怂起来相当于推弓直接歪了,几乎完美打臂
个人方法,举弓之前双肩完全自然放松下沉,在这个状态下完成射箭
如果沉不下肩,转肘以后开始开满弓前先吸气,七分满,然后开弓过程中慢慢呼气,呼气过程中肩膀放松下沉,基本呼完的时候开满。如果呼气都还会怂肩,降磅吧
综上,转肘(悬臂)+手腕直线+沉肩=不打臂。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方法,我现在平均五百箭可能刮到一下
还是因为大意了没检查动作(我多是握持过于随意)随便射出去的时候。而且现在老鸟了,油了,不检查动作是多数但打臂是少数。
虽说方法不能教条,动作也没有绝对权威的标准,但是一开始还是要注意动作,动作一致性高,变量就小,误差就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身体情况调整动作并最终固定下来一套属于自己的核心动作,才能最大可能避开失误。
图是我萌新时候的笔记,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祝箭箭锁黄
以上。


1.转肘:完全侧对一面墙手掌按墙上虎口和眼睛一样高,推墙,然后转动肩关节和腕关节使小臂靠近肘关节的一段悬空(即小臂内侧约斜45度向下,不是绝对45度,看个人,转到刚好转不动了即可,过度会影响放箭)。多练几次,推墙力度由重到轻就适应了。实射时候你刚开始推弓(引弓前5公分到十公分会有一点点支撑力在推弓手上,这时候顿一下,完成转肘并锁住关节让你的小臂大臂成为一根骨骼支撑柱,然后继续开弓,转肘状态下射箭)。
2.手腕要直,虎口着力点要正。转肘不容易刮到但不绝对,因为还有手腕的水平层面的左右固定点会影响。正常是虎口部分的手掌上沿推弓,手掌下沿是虚握。推弓着力点在虎口的章沿附近,自己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不会打臂的点(通俗点就是你转肘开满弓以后,你的推弓手从虎口到肩膀到背是一个不绝对笔直但是相对笔直的晾衣杆,你虎口对弓把的着力点就是晾衣杆叉衣架的点,弓把上的着力点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找到虎口上的着力点去对弓把的着力点,使你的发力直线。)
3.肩膀角度,一定不要耸肩,再重的弓开满都可以沉肩才说明你完全掌握了这个磅数,这也是我为啥每次看到新手大磅都无语的原因,纯靠肌肉蛮力开弓,肩膀尤其是前肩怂的跟珠峰似的,肩膀一怂起来相当于推弓直接歪了,几乎完美打臂



综上,转肘(悬臂)+手腕直线+沉肩=不打臂。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方法,我现在平均五百箭可能刮到一下

虽说方法不能教条,动作也没有绝对权威的标准,但是一开始还是要注意动作,动作一致性高,变量就小,误差就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身体情况调整动作并最终固定下来一套属于自己的核心动作,才能最大可能避开失误。
图是我萌新时候的笔记,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祝箭箭锁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