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版本14鲸/16鲸载机的对比及14鲸/16鲸优劣。
结论:16鲸依旧强势,单14鲸处境尴尬。
如果我们将太阳鲸放于支援位上,16鲸总共拥有15个艇位与65个机位,14鲸拥有45个艇位以及25个机位。
16鲸载机位一般为:小米*10,VB*10,刺瑶*10,林鸟*10,VA*10,沙龙*10,安德森*5+15*T800。
而14鲸载机位一般为:VB*10,刺瑶*10,安德森*5+T800*10,星脉*10,列维9*10,蜂巢*10。
表面看上去虽然16鲸没带星脉,蜂巢以及维列9可能面临输出不够的问题——但是6大矛的护航艇模块能够提供6*3=18个额外艇位,完全可以上10个星脉+8个蜂巢(或者10星脉+8虚灵)。
其次:在后期蜂巢——作为一个实弹炮艇输出,在面对高护甲的战巡航母队时,是很难打出高额的输出的(甚至输出连T800都比不过)。

并且新炮艇列维9在实战中的表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优秀,加上14鲸并没有如猎兵一样的双返回加点,对列维9的加成并不显著。

最后一点也是我个人认为最为致命的一点——14鲸会导致艇位的多余。当前版本能用的护航艇就这么多,14鲸一下抢走了45个,那么大矛的护航艇模块一定会有多余。并且为了弥补战机的缺陷,需要上额外的载机舰进行补充(当然还可以上载机59,不过相较于大毛而言,59差太多,为了那一点载机位我个人感觉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