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对于高文作为主角能起到的作用感到疑惑,同时,也对洛伦这个世界所在的宇宙里的其他文明感到惋惜。
首先,我个人明确一些我的观点的论据:在1564章里,夜女士说过的话可以说明一点:启航者是孤独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数个银河,甚至是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在这一百八十多万年,甚至更加悠久的历史之中,并没有新的文明从母星起航,成为能够与启航者并肩前行的伙伴。
直到洛伦-诺伊文明出现之前。
而夜女士所揭露的情境里,死去的圣君成神复活又痛苦的死去,迈入星空但又催生出走向星空之神,最后污染了整个星系,这恐怕就是少数“折腾出名堂来的文明”的缩影。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高文能够带领洛伦和诺伊成为新的起航文明,并且很可能是唯一的、新的起航文明?
为什么在过去的那么长的时间里,星空中并没有其他船团起航,以及被明确提到过成为了启航者的伙伴,甚至反而是很多文明被启航者以类似于“收容”的方式带走了?
在穿越之前,他并没有被揭示出有多么特殊的身份,在原文里,高文的前身并没有什么独步天下的学者光环,他可能就是一个厉害一些的普通人,这个高文可不可以替换成中文、低文而仍然能带领文明走向成功?
如果不行,那么这位高文是否有不可或缺的替代之处?他的思想是否已经达到了在这个宇宙里独步天下,以至于没有第二个的水平?
如果行,那么为什么星空中在过去的数百万年(一百八十七万年仅仅是启航者离开洛伦的时间,往前或许还有更久,在别的星系核星星)为什么没有更多的起航船团?而在渡过魔潮仅仅四万年后,洛伦-诺伊就成了新的星际文明?
为什么除了高度疑似梅洛瓦人的起航者们,本土求生的凡人们,至少是明确在黎明里提到过的地方,似乎再也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如果说本宇宙的凡人的破局点,是依靠蛋总、海妖、高文等等如此多的穿越者汇聚于一点才能勉强得到可以称之为是“天时地利”的破局条件,那么,对于黎明宇宙中的其他凡人文明来说,这是否就意味着不靠这些外来力量,局势就是绝对的死局?
而黎明是所谓的“凡人挣扎自救”等等的说法,对于整个黎明宇宙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切合实际了?
甚至,问的再极端一点——黎明世界所在的宇宙被螺旋裂谷战役导致的后效拉入了“第零象限”,先不说象限的设定问题,按照希灵里“神爱世人”的说法,在外面的三神族是否应该为他们的战争创造出的这片诡异区域而向这片区域内部的文明担负起救援的责任?而不应该因为林半仙的预言而将破局的关键全部抛给象限里面的文明们?
首先,我个人明确一些我的观点的论据:在1564章里,夜女士说过的话可以说明一点:启航者是孤独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数个银河,甚至是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在这一百八十多万年,甚至更加悠久的历史之中,并没有新的文明从母星起航,成为能够与启航者并肩前行的伙伴。
直到洛伦-诺伊文明出现之前。
而夜女士所揭露的情境里,死去的圣君成神复活又痛苦的死去,迈入星空但又催生出走向星空之神,最后污染了整个星系,这恐怕就是少数“折腾出名堂来的文明”的缩影。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高文能够带领洛伦和诺伊成为新的起航文明,并且很可能是唯一的、新的起航文明?
为什么在过去的那么长的时间里,星空中并没有其他船团起航,以及被明确提到过成为了启航者的伙伴,甚至反而是很多文明被启航者以类似于“收容”的方式带走了?
在穿越之前,他并没有被揭示出有多么特殊的身份,在原文里,高文的前身并没有什么独步天下的学者光环,他可能就是一个厉害一些的普通人,这个高文可不可以替换成中文、低文而仍然能带领文明走向成功?
如果不行,那么这位高文是否有不可或缺的替代之处?他的思想是否已经达到了在这个宇宙里独步天下,以至于没有第二个的水平?
如果行,那么为什么星空中在过去的数百万年(一百八十七万年仅仅是启航者离开洛伦的时间,往前或许还有更久,在别的星系核星星)为什么没有更多的起航船团?而在渡过魔潮仅仅四万年后,洛伦-诺伊就成了新的星际文明?
为什么除了高度疑似梅洛瓦人的起航者们,本土求生的凡人们,至少是明确在黎明里提到过的地方,似乎再也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如果说本宇宙的凡人的破局点,是依靠蛋总、海妖、高文等等如此多的穿越者汇聚于一点才能勉强得到可以称之为是“天时地利”的破局条件,那么,对于黎明宇宙中的其他凡人文明来说,这是否就意味着不靠这些外来力量,局势就是绝对的死局?
而黎明是所谓的“凡人挣扎自救”等等的说法,对于整个黎明宇宙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切合实际了?
甚至,问的再极端一点——黎明世界所在的宇宙被螺旋裂谷战役导致的后效拉入了“第零象限”,先不说象限的设定问题,按照希灵里“神爱世人”的说法,在外面的三神族是否应该为他们的战争创造出的这片诡异区域而向这片区域内部的文明担负起救援的责任?而不应该因为林半仙的预言而将破局的关键全部抛给象限里面的文明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