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兽吧 关注:95,157贴子:2,818,916

关于老虎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虎起源于中国。据记载,陕西蓝田曾出土距今110万年最早的虎祖先的化石,在中国东部也普遍发现距今60万年的虎化石。中国拥有的虎亚种最多,除已经灭绝的新疆(里海)虎外,现在还拥有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四个亚种。1920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雇人在河南渑池兰沟第三十八地点考察,发掘出被认为是最早的(至少200万年前)虎的头骨化石,后被瑞典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鉴定为新种——古中华虎,视为现生虎的祖先。最近在甘肃又出土了新的标本。最原始的骨化石证明了我国的华南虎是世界上虎的始祖。著名猫科动物学家德国古登博格大学的教授著论文论述了华南虎头骨是虎亚种最原始的。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考古发掘出一座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原始墓葬中发现的蚌塑龙虎图形,被称为“天下第一龙虎”或“中华第一龙虎”,说明在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的信仰中,已有了龙神和虎神,龙虎文化同时存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7-02 17:08回复
    虎,《辞海》上这样介绍:“头大而圆。体长1.4~2米余,尾长达1.1米。体呈淡黄色或褐色,有黑色横纹,尾部有黑色环纹。前额有似“王”字形斑纹。栖于森林山地。夜行性,能游泳,不善爬树。性凶猛。捕食野猪、鹿、獐、羚羊等,有时伤害人。分布于亚洲,北至俄罗斯西伯利亚,南抵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有东北虎、华南虎,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虎是最大的现生猫科动物之一,为猫科•豹亚科•豹属下的一个种,它们的体型与狮近似,大于美洲豹。虎喜栖山地森林,并且拥有猫科中独一无二的条纹花色。是大型哺乳动物,色彩斑斓,其性凶猛,从古至今,虎都被誉为“百兽之王”,《风俗通义》中说:“虎,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格物论》中把老虎的形象和行为描写得惟妙惟肖、极为生动逼真:“虎,山兽之君也,状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须健而尖,舌大如掌……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虎为中华民族神兽的“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图像象征东、南、西、北4个方位)之一,(相传当一只虎满五百岁时他的毛色会变成白色的,当帝王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白虎就成了一种神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7-02 17:09
    回复
      2025-05-17 10:47:19
      广告
      虎须本是刚劲如针的,但却剪一枝美丽的兰花,偎贴在老虎的嘴角,使本来呲牙咧嘴的凶猛之态,一反为喜善之像。有明艳绚丽的表现力,又有淳朴的乡土气息,它代表了我国北方、黄河流域一带悠久的虎文化,集观赏、收藏、馈赠于一体,并蕴藏着赐福、镇宅、生财等民俗文化内涵。三千年来,虎文化在黎城这块土地上,已经由一枚玉石虎,一件兵符,一种图腾,繁衍出了一只集工艺、女红、美学、功用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黎侯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7-02 17:09
      回复
        山西等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妇女怀孕,枕旁放小布老虎,希望母腹中的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壮可爱。孩子一出生,外婆家要送来虎馍、戴虎项圈、盖虎被,桌上摆放布老虎,门窗贴老虎剪纸。让虎守卫在小儿的周围。孩儿周岁,舅舅要送一只或一对布虎枕,当枕头又当玩具,表示祝福。孩儿会走路时,要戴虎帽、穿虎鞋、围虎兜,把孩儿打扮成一只镇邪的小老虎。做虎头鞋也是有讲究的,鞋底通常为两层,代表着好事成双;鞋底的针脚是四根线连在一起,寓意着四平八稳,期待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虎头鞋的虎须要缝五针,意味着五行合一,还有五福临门的寓意。五彩线寓意五路财神保平安,也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两个铃铛不一样,代表着与众不同,金色耳朵是祈福招财的,眼睛上的三针寓意三生万物,反过来看鞋底,纳鞋底的针脚都是“九”针一簇,因为“九”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阳数,“九”又代表长久和长寿。虎头鞋款式和纹样充分表达了长辈们对子女的期望和爱,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美好期盼。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7-02 17:09
        回复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太昊陵之所以广泛流传布老虎且经久不衰,源于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在上古时代,由于“天塌地陷”,人间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人类,二人就各自去寻找配偶。因遍寻无人,便以滚磨为媒。女娲羞于见兄,遂扮成老虎,以草帽遮面,与其兄成婚,使华夏民族延续下来。所以,布老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装饰品、吉祥物和玩具,它反映了华夏子孙对人祖伏羲、女娲的怀念与敬仰,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后来,女子结婚时头上要顶红盖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7-02 17:09
          回复
            陕西华县一带流行“挂老虎馍”的婚俗。新媳妇被接到婆家后,婆家人要把一对蒸好的老虎形状的馍馍,用红绳拴在一起,挂在新媳妇的脖子上。进入洞房后,新媳妇要把馍馍拿下来,和新郎官一起分食,表示两人在约会。这一对馍馍还有公母之分,公老虎馍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当家为王;母老虎馍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表示妻随夫飞;每个老虎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老虎,表示祝愿新人早生贵子。陕西省西府等地流行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儿做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则将老虎尾巴折断一节,丢在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小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剽悍;折断尾巴,则是希望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7-02 17:10
            回复
              在北京,人们讲究孩子穿的第一双鞋,要有鼻子有眼,夜间出去不迷路,白天走路不碰人。不光做虎头鞋有讲究,穿虎头鞋也有讲究,穿虎头鞋要遵照“头双蓝,二双红,三双紫”的穿着规则。有几句歌诀在形容虎头鞋颜色的同时,也都是具有祈福长寿的意思,比如:红嘴白牙黑眼珠,黄胡子来了病祸除。红到八十绿到老,驱灾辟邪平安到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7-02 17:10
              回复
                在河北武强传统年画中,有一类“神虎镇宅”的年画。画中或绘一只下山虎,或画一只坐山虎,旁配一只小虎,并拓有“辟邪神虎”的方印。大虎、小虎寓意“虎子”,谐音“护子”,有保护孩子平安的寓意。当地百姓认为老虎威猛,可保家宅平安。在福建漳州、泉州有一类传统年画,画中是五只老虎守卫着聚宝盆。虎、福谐音,此画名为《五福图》。春节期间,当地人习惯把《五福图》贴在水缸上或钱柜上。上海崇明岛一带流行新娘着虎头鞋的婚俗。女子出嫁时,一定要穿一双“虎头鞋”,表示凭借虎的威势,过门后要制服丈夫;汉族有洗虎骨水的习俗。即指新生儿用虎骨水洗浴的活动,据说可以保证婴儿从小到老不生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7-02 17:10
                回复
                  2025-05-17 10:41:19
                  广告
                  传说楚霸王项羽是七仙女私自下凡嫁给姓项的青年所生。生完小孩不满百天,仙女被王母娘娘发现找回天宫,从此项羽只能和父亲相依为命,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项羽身体很弱,经常被同村的小朋友打得鼻青脸肿,项羽只有回家和父亲诉苦,这件事情被灶台后的灶王爷知道了,过年灶王爷上天,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七仙女,七仙女听了非常伤心,想了一个办法,就托梦给项羽的父亲,让他用面捏九头牛、两只虎,用锅蒸熟了给项羽吃。项羽吃第一头牛,就感到浑身发热,四肢有力,吃完第二头牛,就觉得脚底发轻,运步如飞,越吃越香,转眼吃光了九头牛、两只虎,项羽立马身高丈二,虎背熊腰,单手能举起门前的石狮子,已经拥有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此谁也打不过项羽,年轻人纷纷归顺项羽,后来项羽揭竿起义,从此成就千古英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7-02 17:11
                  回复
                    白虎是虎的一个变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孟加拉虎橙黄底色黑色条纹的皮毛转变成白底黑纹。在中国白虎成为一种神灵,认为惟有当皇帝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白虎。所以现在国内动物园热衷于繁育白虎,把它作为“吉祥异兽”)白虎威武和勇猛,杀伐果断、战无不胜,人们认为白虎是战神,比如唐代名将薛仁贵的别名,就叫“白虎”,老百姓说他是“白虎下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7-02 17:11
                    回复
                      山东也曾是老虎驰骋之地。《礼记•檀弓下》中记载孔子过泰山侧,见一妇人哭。夫子叫子路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这段文字说明,在春秋时期,也就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左右,老虎在山东泰山这儿住着呢。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曾出现。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
                        虎除了现今所称的“虎”或“老虎”之外,还有许多散见于从古到今的各代文典当中的别称异名:
                        寅客:真诰上说:寅是一种长有白齿的兽类,同时它也能通晓机宜,深具灵性。海缘碎事上录有:“寅客,就是老虎。”
                        山君:说文上说:虎,是西方的野兽,又称作“兽君”,因为它是山中百兽之君的缘故。甩以又有“山君”的别称。
                        李父:法言上说:在古代河南、河北一带,当地的居民都称虎为“李父”。而在江西、湖广以及安徽一带则称其为“李耳”。从函谷关以东的居民,又以“都伯”的别名相称。
                        黄猛:清异录上说:石虎时代把虎称作“黄猛”是为了避讳而改称异名。
                        掩子:周书帝纪上记有:杨忠跟着周太祖来龙门(今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7-02 17:11
                      回复
                        例如: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地——珠江虎口;长江上游的世界级大峡谷——涛声震天的金沙江“虎跳峡”;苏州的“吴中第一名胜”,以“山小景多”著称的虎丘;汇展海洋文化的滨海景区——大连“老虎滩;明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辽东“虎山长城”;中国唯一冠以“虎”字的县市——黑龙江省“虎林市”。当代最大锻铜雕塑——“天下第一虎”;清澈甘冽的“天下第三泉”,为新“西湖十景”之一——杭州“虎跑泉”。泉州市各县(市、区)中带“虎”字的地名有上百个(含重名),其中含“虎”字地名最多的是安溪县,而安溪虎邱则是泉州市含“虎”名的地方中最大的行政辖区。庐山有“虎溪”、苏州有“虎丘”(传说吴王阖闾在苏州下葬3天后,墓地上出现一只神秘白虎,故得名“虎丘”)、福建东山岛有“虎屿”“虎山”“虎崆”等胜景。南京的虎踞路则来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出使南京时“虎踞龙蟠”的典故;而南京老城南的养虎巷曾是朱元璋豢养老虎的“皇家动物园”;南京夫子庙,还有一座精致的园林,称为“瞻园”,镇园之宝是名扬天下的虎字碑。
                          安徽省有很多地方的名字带有“虎”字。据不完全统计,安徽至少有942个含“虎”的地名,其中农村居民点和山峰居多,分别为4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7-02 17:11
                        回复
                          处是洞穴,2处是农村居民点,1处寺,1处地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7-02 17:12
                          回复
                            老虎是一个自然物力和制度的象征。虎威严凶猛无比,成为古代文学艺术描绘的对象。这充分体现虎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和虎文化对世人的影响。《说文》中记述:“虎,山兽之君。”古诗词中也有描写。清朝诗人黄景仁的《圈虎行》中提及山君:“何物市上游手儿,役使山君作儿戏。”虎是“百兽之王”,唐人储光羲的《猛虎词》中写道:“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形象地道出了“虎乃百兽之王”的显赫。韩愈的《猛虎行》,以“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的佳句,描画出了虎作为王者的威武。元末明初画家汪广祥在《虎顾从彪图》上题诗云:“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7-02 17:12
                            回复
                              2025-05-17 10:35:19
                              广告
                              把虎的一腔柔情写得文采飞扬,与鲁迅“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的佳句相映。李白在《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诗中,用“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说大唐将士的英雄气派;杜甫的《蕃剑》,用“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形容英雄人物身上透出的气场;清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7-02 17: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