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是介绍MakeUp的,希望大家可以花几分钟来看。
MakeUp是一个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模型品牌,目前模型工厂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
若有小伙伴对于MakeUp的品牌历史感兴趣,欢迎点击吧头像、查看吧内介绍,此介绍有较为详细的MakeUp发展史,由MakeUp中国区总经理甘霖撰写。
早期的Compass系列算是最基本的入门级,后来Compass系列停产后,Vision算是入门级,Forluma1系列是F1赛车、与eidolon系列平级,Eidolon就是最普遍的中高端产品了,Collection系列是基于Eidolon添加细节衍生出来的系列,或者是带有引擎的大盒产品。简单来说,Collection就是细节更多的Eidolon,不过现在新车,这些级别的细节和品控差距已经不大了。目前Mu也有18系列和64系列,18系列有Eidolon18和IDEA18,Eidolon18的细节度毋庸置疑,也是mu的力作,但IDEA18,其实说到底是个副线产品,发售价也跟43比例的产品差不多。64系列目前就是Titan64,小车发售价不高,做工也都是中规中矩,都是值得入手的。
黄标就是所谓的“地区限定版本”以前只能在东京南青山mu总部买到,现在是发邮件就可以尝试抽取。黄标,红标都有Eidolon,Collection,Vision,Forluma1这些系列,这是两个不同的平行划分标准。
最近中国特供版也复出了,MUCE开头的工厂编号,这种只卖给中国。
LSJ是早期的MakeUp的模型系列,通常为代工厂出品,现在没有了。
无外包装或者外包装无贴纸的就是所谓的厂货,有的是mu总部每年大甩卖的库存,最好的S级品质也不过1000出头,最便宜的B级也就400左右,再有的一种散包就是“假货”了,mu的模型数据,被某些员工偷出来重新生产,部分模型的工艺会达不到正常水准。
Mu的法拉利系列,已经没有了,很多朋友都问原因,我也在此做个统一解答,Ferrari的授权费用,每年都在水涨船高,MakeUp当年已经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代理费,所以只能放弃,虽然现在的mu早已没了当年的窘境,但目前的mu主理人,早已没有当年创始人对于Ferrari的那份热爱,他更看重的是利益问题。mu目前的产品线足够丰富、产品也足够多,mu根本没有必要再去复活法拉利产品,所以mu的法拉利产品,将来或许不会再有。
早期的私人定制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mu对于定制的各种细节的开放度也很高,比如早期BJames就有兰博警车套装,Raccoon有DMC 720的独家定制车型,但是现在的定制就很局限了,mu不让过多的增加细节,再不会有当年那么独特的定制产品了。
有朋友也问为什么很多意大利品牌都有Ferrari的授权,其实这是意大利的法律政策问题,他们的本土企业扶持政策,导致意大利品牌拿版权的费用异常的低。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非意大利品牌(如Kyosho)要做Ferrari车型的时候,很多都是借用其他厂家的授权,因为Ferrari的授权费真的很高。
「补充注意⚠️,是不是Collection系列要看金属铭牌,而不是看外包装,现在很多私人定制版或者黄标,会选用Collection系列的中号底座和外包装,但是铭牌上还是写的Eidolon,那就证明只是Eidolon,而不是Collection。图片大家可以注意下名牌,有些Collection外包装和大底座的也是写的Eidolon,这种就是典型的单纯用了Collection包装,和普通的小底座Eidolon(同车型)并无细节增加。」
最后说两句,随着目前入坑新人越来越多,虽然肯定自己喜欢的车很多,但还是希望大家还是理性消费,买自己真正喜欢的模型,尽可能去买一些相对来说性价比高的产品,尽量不要去过于高追某些模型,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来消费。当然,也请正视模型的合理溢价,模型发售这么多年,一点不涨这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平常心对待就好。
希望这些干货可以帮助到各位刚入坑MakeUp的朋友。


MakeUp是一个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模型品牌,目前模型工厂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
若有小伙伴对于MakeUp的品牌历史感兴趣,欢迎点击吧头像、查看吧内介绍,此介绍有较为详细的MakeUp发展史,由MakeUp中国区总经理甘霖撰写。
早期的Compass系列算是最基本的入门级,后来Compass系列停产后,Vision算是入门级,Forluma1系列是F1赛车、与eidolon系列平级,Eidolon就是最普遍的中高端产品了,Collection系列是基于Eidolon添加细节衍生出来的系列,或者是带有引擎的大盒产品。简单来说,Collection就是细节更多的Eidolon,不过现在新车,这些级别的细节和品控差距已经不大了。目前Mu也有18系列和64系列,18系列有Eidolon18和IDEA18,Eidolon18的细节度毋庸置疑,也是mu的力作,但IDEA18,其实说到底是个副线产品,发售价也跟43比例的产品差不多。64系列目前就是Titan64,小车发售价不高,做工也都是中规中矩,都是值得入手的。
黄标就是所谓的“地区限定版本”以前只能在东京南青山mu总部买到,现在是发邮件就可以尝试抽取。黄标,红标都有Eidolon,Collection,Vision,Forluma1这些系列,这是两个不同的平行划分标准。
最近中国特供版也复出了,MUCE开头的工厂编号,这种只卖给中国。
LSJ是早期的MakeUp的模型系列,通常为代工厂出品,现在没有了。
无外包装或者外包装无贴纸的就是所谓的厂货,有的是mu总部每年大甩卖的库存,最好的S级品质也不过1000出头,最便宜的B级也就400左右,再有的一种散包就是“假货”了,mu的模型数据,被某些员工偷出来重新生产,部分模型的工艺会达不到正常水准。
Mu的法拉利系列,已经没有了,很多朋友都问原因,我也在此做个统一解答,Ferrari的授权费用,每年都在水涨船高,MakeUp当年已经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代理费,所以只能放弃,虽然现在的mu早已没了当年的窘境,但目前的mu主理人,早已没有当年创始人对于Ferrari的那份热爱,他更看重的是利益问题。mu目前的产品线足够丰富、产品也足够多,mu根本没有必要再去复活法拉利产品,所以mu的法拉利产品,将来或许不会再有。
早期的私人定制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mu对于定制的各种细节的开放度也很高,比如早期BJames就有兰博警车套装,Raccoon有DMC 720的独家定制车型,但是现在的定制就很局限了,mu不让过多的增加细节,再不会有当年那么独特的定制产品了。
有朋友也问为什么很多意大利品牌都有Ferrari的授权,其实这是意大利的法律政策问题,他们的本土企业扶持政策,导致意大利品牌拿版权的费用异常的低。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非意大利品牌(如Kyosho)要做Ferrari车型的时候,很多都是借用其他厂家的授权,因为Ferrari的授权费真的很高。
「补充注意⚠️,是不是Collection系列要看金属铭牌,而不是看外包装,现在很多私人定制版或者黄标,会选用Collection系列的中号底座和外包装,但是铭牌上还是写的Eidolon,那就证明只是Eidolon,而不是Collection。图片大家可以注意下名牌,有些Collection外包装和大底座的也是写的Eidolon,这种就是典型的单纯用了Collection包装,和普通的小底座Eidolon(同车型)并无细节增加。」
最后说两句,随着目前入坑新人越来越多,虽然肯定自己喜欢的车很多,但还是希望大家还是理性消费,买自己真正喜欢的模型,尽可能去买一些相对来说性价比高的产品,尽量不要去过于高追某些模型,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来消费。当然,也请正视模型的合理溢价,模型发售这么多年,一点不涨这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平常心对待就好。
希望这些干货可以帮助到各位刚入坑MakeUp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