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75内置测评:
首先是koto面材,挺有特点的内置。
厚度要厚,导致重心靠前,拿着球拍像抡过去的感觉,需要适应一下。
我用的胶皮是正手蓝鲸三,反手白鲨,灌了一遍胶。
台内:搓、劈、摆短稳定,控制舒服,属于是指哪打哪。
中近台正手弧圈高一点,上桌率很高,同时厚度的增加导致旋转和控制都提高了,正手弧圈更加下沉,在球面摩擦更好了,吃得住球,有种加转后再压板子就放心冲的感觉,而且大力量下会突然变得通透,好像能贯穿一点击球,底劲十足。
反手很有特色,因为koto面材,又增加了厚度,让反手变得优秀独特,拨球、拧拉、中近台反手对拉都非常容易控制方向,弧线比较高一点,但是吃球深,上桌率非常高,反手往上拉再压,就能上桌的感慨。
我感觉的缺点就是有纤维毛刺,老毛病了,而且打起来有一点点闷厚,因为厚度增加,声音没有外置75那么清脆,比较厚重那种感觉,手感是没有外置那种通透的,是球上桌了,但是你偏偏感觉出台,就是手感不如外置那么通透舒服,但是却偏偏能意外的上桌。
还有小力量爆发不够,冲不死对面,借力的大力量下就不再闷厚了,变得很清脆但手感还是有点闷。
但是内置不就是这样吗,上限高,但是力量不大只能打出纯木感觉了,本人很菜打不出上限多少,不清楚打透的另一种手感。
在这个二百到三百的价位,这是一块很值得尝试的一款底板,毕竟你找不到在这个价位这么均衡的内置底板。



首先是koto面材,挺有特点的内置。
厚度要厚,导致重心靠前,拿着球拍像抡过去的感觉,需要适应一下。
我用的胶皮是正手蓝鲸三,反手白鲨,灌了一遍胶。
台内:搓、劈、摆短稳定,控制舒服,属于是指哪打哪。
中近台正手弧圈高一点,上桌率很高,同时厚度的增加导致旋转和控制都提高了,正手弧圈更加下沉,在球面摩擦更好了,吃得住球,有种加转后再压板子就放心冲的感觉,而且大力量下会突然变得通透,好像能贯穿一点击球,底劲十足。
反手很有特色,因为koto面材,又增加了厚度,让反手变得优秀独特,拨球、拧拉、中近台反手对拉都非常容易控制方向,弧线比较高一点,但是吃球深,上桌率非常高,反手往上拉再压,就能上桌的感慨。
我感觉的缺点就是有纤维毛刺,老毛病了,而且打起来有一点点闷厚,因为厚度增加,声音没有外置75那么清脆,比较厚重那种感觉,手感是没有外置那种通透的,是球上桌了,但是你偏偏感觉出台,就是手感不如外置那么通透舒服,但是却偏偏能意外的上桌。
还有小力量爆发不够,冲不死对面,借力的大力量下就不再闷厚了,变得很清脆但手感还是有点闷。
但是内置不就是这样吗,上限高,但是力量不大只能打出纯木感觉了,本人很菜打不出上限多少,不清楚打透的另一种手感。
在这个二百到三百的价位,这是一块很值得尝试的一款底板,毕竟你找不到在这个价位这么均衡的内置底板。


